电工基础教学方法的探讨
2019-06-11周天平
周天平
[摘 要] 电工基础是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等专业学生必学的专业基础课,掌握程度决定着接下来课程的学习,课程涉及很多理论的研究,学生因其较强逻辑性产生乏味感受,教学效果也比较差。通过对教学方法的讨论,提高学生学习这一章知识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 键 词] 电工基础;教学方法;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6-0075-01
电工基础这门课程因其概念复杂、知识逻辑性强,很多学生对这节的知识产生很强的畏难心理。其实电工这节课与实际联系比较紧密,有许多电路实验实践性很强,所以这一章节的知识是和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本文针对上述的教学困境,给出相应的教学措施。
一、实验引路,学生动手得真理
教师在讲述电工基础的知识时,常常是理论课和实验课分开进行。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时,往往内心没有对知识主动接受,课下知识很容易遗忘。教师要主动创造一种情境,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知识自主的走进学生的内心,所以实验课就可以实现这一点,学生自主发现实验现象,对实验现象产生思考。例如,介绍电阻原件时,可以先让学生看看各种电阻的实体,然后学生在电路上测试电阻的性质,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观察,推理出实验数据之间的联系。学生产生疑惑,教师在进行答疑解惑。
下面以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为例介绍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一)实验需要的设备
(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2)恒压源(双路0~30V可调);(3)EEL-53组件。
实验开始前,我们先对三个电流进行编号:I1、I2、I3。熟悉線路的结构,掌握各个开关的使用方法。
将电流表插入三条支路上,读出电流表的读数,根据下图的电流参考的方向,判断出“+”或者“-”。记录到表里。
(二)分析基尔霍夫定律实验结果(学生分组讨论)
通过很多小组测得的数据,我们可以小组内进行讨论,分析自己测出的数据的规律。
通过小组成员的相互讨论,很容易发现I1+I2+I3=0。
二、分类比较,巧用方q深化思考
电工基础理论教学时,电路讲解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知识,学生要学会分析电路。例如,网孔电流法、叠加定理等。上述那些定理有的只能用于直流电源,有的双方都能用。学生第一次面对这个知识点时,学生会感觉理解吃力。笔者对这些方法运用有一些心得和体会,对此进行详细的介绍。
支路电流法与网孔电流法两种方法对解决一些简单的电流问题不大。如:例题1:已知R1=2Ω,R2=6Ω,R3=3Ω,US1=8V,US2=6V,US3=9V,求各支路电流。
通过对这道题目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节点电压法首先需要选准、确定参考节点,再判断电路中的独立节点数n,只需列写(n-1)个节点方程,然后计算出结果就行。
叠加原理是每个电源单独对支路电流作用时,所有电压和电流代数之和,电路可以被简化。电路中有n个电源,则可以将电路分为n个简单的电路。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电压定律,列出各分支电流,正负极相加,叠加原理的优势是算式简单,整个过程非常清楚。但是此方法也有一些局限性,适用于线性电路,或者是电路中有很多个直流电流、电压的计算,且不能计算功率。
戴维南定理在解题时,线性含源的电路进行简化,可以想象为理想电压源和电阻的串联,电路简化后,可以求出各个支流的电压和电流。使用戴维南定理进行解答问题时,首要的问题是如何对电路进行简化,这是教学的难点。在简化的过程中可运用叠加原理,分析、求解出开路电压Uoc、戴维南等效电阻Req。
诺顿定理和戴维南定理非常相似,线性含电源电路简化为理想电流源和电阻并联,简化的方法和戴维南定理相同。
教师通过应用分类法对多种分类方法的优劣势进行分析,可以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清晰地认识到各个方法的优劣势,不会混淆。通过对五种方法的清楚认识,可以熟练地应用在解题的过程中。类比法还适用于正弦交流电路的教学,如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的内容里。网孔电流法不管在哪种方法里都是需要先规定电流的参考方向,再利用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求解。
参考文献:
[1]阚振坤.《电工基础》教学方法的探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48-49.
[2]张元君.《电工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0(3):245,250.
◎编辑 尚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