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守儿童的教育困境及对策探究

2019-06-11王鸿杨娜胡迎迎

新丝路(下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对策

王鸿 杨娜 胡迎迎

摘 要:留守儿童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一个重大人口问题。本文以西安市临潼区交口镇权中小学留守儿童为案例,主要分析留守儿童在学校教育的关键时期所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教育理念落后,出现厌学、逃学情绪,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等方面,根据以上问题表现,从学校、家庭、及自身三个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以保障在留守儿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多重关爱,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困境;对策

一、西安市临潼区交口镇权中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西安市临潼区交口镇权中小学的留守儿童占了全体学生数量的61.3%,这里的学生大多父母双方长期在外务工,生活在户籍所在地的12周岁以下的孩子,在长期的留守生活过程中,很难跟父母有沟通交流的机会,隔代抚养现象普遍。因此在儿童教育方面存在着比较典型的问题,经由问卷调查和访谈,现总结该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隔代教育现象普遍,教育理念落后

隔代教育成为留守儿童价值观、认知情感、社会化行为问题的一大主要原因。在思政部教师访谈过程中,老师认为:隔代教育,血浓于水,社会在进步,社会主义接班人需要的是新思想新文化,不能只做停留原始阶段,对于隔代教育问题,我们要做到管理、教育、关爱的一体化是留守儿童情感能真正得到所需,其实让孩子感到关爱的还是家庭,隔代教育的解决要从教育质量上解决。在关于留守儿童目前状况的问卷调查中也显示,67.5%的人认为"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1)祖辈的溺爱,祖辈的过分保护欲使孩子自理能力和自信心遭到限制,导致性格孤僻,不敢与人交往。

(2)教育观念陈旧,会使孩子的思想受到限制,由于启蒙方式不一样,孩子受到传统思想束缚,缺乏创新个性发展的动力,使其行为方式受到限制。

(3)儿童长时间和自己的祖辈生活在一起,缺乏母爱与父爱,最基本的"爱与归属感"得不到满足,长时间会导致亲子疏远,家庭不和睦,学业也无人问津。

2.逃学、厌学等情况较为普遍

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重要阶段,学校承担了重要责任,学习可以让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充分的提高。留守儿童问题上,由于缺乏父母的陪伴教育与管制,加上部分农村教育体制的落后,使一部分孩子产生逃学,厌学情况,这都是缺乏父母陪伴和关爱导致的,在关于留守儿童的目前状况的问卷调查中显示,29.54%的调查者认为留守儿童的厌学心理与缺乏父母陪伴教育绝对有关,而13.63%的调查者认为留守儿童的厌学心理与缺乏父母陪伴教育并无关联。

3.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爱与陪伴虽然是无形的,对于个体发展功能还不完备的儿童来说会造成有形的伤害,那就是心理问题。在教师访谈中,老师们一致认为,心理问题是影响儿童成长过程自身行为、认知、情感问题的基础,例如代沟,关爱缺失引发了情感的缺失,爷爷奶奶不能取代父母的感情,儿童渴望得到父母关爱,如果父母不在身边会引发孩子的"自我疑问",影响到身心健康,人格发展和行为方式。

问卷调查显示,84.48%的调查对象认为留守儿童所面临的困难是缺乏父母的呵护性格难以发展,12.07%的调查对象认为漏收儿童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教育受限,3.45%的人认为是经济问题。可看出留守儿童的最大困难,是缺乏父母的呵护性格难以发展所占比例高,教育和经济占比较低,可以看出不健康的心理成为“留守子女”走上不归路的导火索。但大部分孩童性格开朗活泼,学习上进,但这样完整的人格背后,殊不知实在缺乏关爱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在人生发展阶段留守儿童的爱与归属需求是缺失的,极其容易导致心理问题引發的认知、情感和社会化问题。

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成因

1.家庭环境不利于儿童的教育

在走访中,发现该校学生大多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缺少必要的家庭教育。父母的陪伴就像他们自己天然的保护伞,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们的自身行为以及应对外界的能力。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教育中担任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而留守儿童的父母却没有承担起这样的责任。

据调查农村教育观念主要有两种:一是读书无用论,大多数人认为读书是无用处的,而出去打工能省学费还能挣钱。这种思想潜移默化,使得大部分孩童在潜意识中认为,那就是爸爸妈妈不在家陪我,是为了赚钱,我应该早入社会;另一种认为读书是学校和老师及儿童自己的事情,家长是没有责任,自己只提供让孩子上学的机会,忽略了对他们的正确引导以及特长发展,阻碍了思维的发展空间。当然,部分农村留守子女的监护人教育观念还是很强的,却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无法对儿童进行学习辅导,只能让儿童自我学习,附加孩子学习,不仅使孩子厌恶学习,还对父母产生不好的印象

家庭成员的缺失和教养方式的落后,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无法得到有效的榜样作用,孩童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作为引导,使留守儿童大多在学习习惯的养成和重视程度上不够,无法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进行学习计划的设定,表现为课堂上的不专注,无法按时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

2.学校教育的不恰当方式

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大环境是他们另一个成长的地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已有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不足,教师队伍短缺,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容易产生负面影响。

学校教育问题在于教育设施建设不足和师资力量不完备。据走访调查以陕西省西安市交口镇权中小学为例得出学校对于留守儿童教育造成的原因有以下方面:

首先,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有很大提升空间,现代化电教设备投入、住宿条件等方面仍需改进。农村教学设施规划资金缺少,无法达到既定要求,使很多教学环节无法正常开展,教学资源利用率不足。

其次,留守儿童大多集中在农村,地方偏远设施落后,师资力量不能满足学生的基本知识能力需要,大部分学校出现一名教师带多个班级现象。为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重新规划、集中教学就显得非常必要。

3.儿童自身心理健康影响

孩童年龄小,耐挫力较弱。在受到伤害时,自身感受没有合理的宣泄目标,时常感觉自己被抛弃,想起自己的父母的时,因不能理解自己生活的环境而在期待上受挫,心理问题更加突出,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其心理非常脆弱,情绪不稳定,对自己没有客观的认识,遇到困难也不愿意求助别人,宁愿自暴自弃。当孩童感受不到与同龄人一样的待遇时,自尊心和自信心会被磨灭。

在孩童成长时父母缺少正确的引导,当他决定一件事的时候,不知正确与否,自己的观点很难形成。如果遇到困难,自己不会主动分析遇到困难的根源,没有父母帮助其找出克服的方法和给予孩子做健康的心理辅导,他们不能明白每一次挫折都是一次成长,所以他们从小心理防线就会很低,自我观点很难成型。

据调查,“留守儿童”违法违纪现象很严重,他们逃学、旷课、不交作业,甚至沾染打架、赌博、酗酒等。对于行为规范的教育留守家庭却无法给予,导致留守子女极易产生犯罪和越轨行为。隔代教育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留守子女对年老隔代的或关系较疏远的长辈的教育往往不会顺从的接受,而这些长辈也可能因本身种种原无法对这些儿童进行行为控制和社会化教育,就可能导致这些孩童走上犯罪的道路。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方法与策略

为更好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应当着力加强政府、学校和家庭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积极配合和合理分工,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创造和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气氛。

1.家庭方面

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当积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式,重视儿童教育问题;除关心物质需求,儿童家长不能忽视孩子的精神需要,做到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双关怀”,创造健康的家庭环境;家长应当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程度,为儿童提供示范和榜样,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教育孩子。

2.学校方面

学校应该转变以往教育理念,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发挥带头作用,展开相应的教育工作,力争为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加强学校与农村留守儿童的互动,及时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品德和心理等方面的动态,疏堵结合,力争做到防患于未然;呼吁政府和社会力量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适当映入社会公益机构参加留守儿童的相关工作,积极释放社会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正能量,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3.政府方面

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履行政府职能,努力缩小城乡差别,保障农村留守儿童享受平等教育权益;加大引导和鼓励社会、民间力量参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建设力度;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加大对农村留守兒童教育的宣传,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动态,动员全社会参与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会接触到不同的大环境即“人在情境中”,对儿童来说,最好的环境就是有一个温暖的家庭,这就需要父母的陪伴与呵护,才能真正造就孩子完整人格,在认知情感以及社会化方面有更好的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在我国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应当积极面对和解决。这需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整合政府、学校和家庭等三个方面的资源,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形成合力,为早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创造积极氛围。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