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艺术体操个人成套身体难度编排的不足与导向

2019-06-11汪敏李惺慧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艺术体操中国

汪敏 李惺慧

摘  要:以新奥运周期2017—2020艺术体操评分结构的变化特征为依据,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18年全国艺术体操冠军赛个人全能前八名运动员的4项器械,共计32套成套身体难度动作编排特征进行详实解析,找出其身体难度编排的不足,提出适应于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运动员成套动作身体难度编排发展导向。结论:新奥运周期评分规则结构特征,重在强调高规格技术与高质量艺术并行发展。身体难度编排缺乏竞技价值、缺乏技术亮点,无法体现真正的价值内涵实现“再升值”,是中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难度失分的重肋。优选身体难度,展现个人色彩,高质量的完成作保障,以此获得高分值是提升中国艺术体操个人成套身体难度创新编排的着眼点。

关键词:竞赛与训练  艺术体操  个人项目  身体难度编排  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2(c)-0216-02

艺术体操作为竞技体育项目其技术发展受评分规则的制约,规则是竞技体育比赛的法宝,既规定参赛者的要求,又制约着参赛者的活动,是引领项目前行发展的向导者[1]。个人项目水平的高低最能反映出一个国家艺术体操的整体水平[2],评价一名艺术体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高低不仅仅局限于身体难度的分值,更重要的是在获得难度分值的同时如何突出个人技术风格、展现各项器械典型特点,赋予成套动作更高的艺术品味。而身体难度是个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典型代表,中外优秀选手之间其分值的选编已无明显落差,但对于编排缺乏艺术的超越分值体现真正的价值内涵实现“再升值”,正是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难度失分的重肋,阻碍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发展的瓶颈。鉴于此,以2018年全国艺术体操冠軍赛个人全能前八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中身体难度编排特征进行详实的分析,挖掘其编排的症结所在,提出适应于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身体难度动作的发展导向,为中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走在世界前列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支撑。

1  新周期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评分结构的变化特征

1.1 难度评分结构注重高规格技术

艺术体操个人项目难度的内容仍是由身体难度(BD)、舞步组合(S)、结合旋转的动力性动作(R)和器械难度(AD)4个部分所组成。若前两者(BD、S)是成套身体动作难度编排的典型代表,那么后两者(R、AD)则是成套器械动作难度编排的代表作,每一部分内容都是缺一不可的,共同构架成套动作的难度价值体系。本周期规则变化的最大亮点是取消了难度表,裁判员需要根据运动员现场所完成的难度动作加以准确评判,追求的是“场上优美的姿态”,方可得到裁判的认同。

1.2 完成评分结构注重高质量艺术

艺术体操作为难美项群中的项目,在强调高难技术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挖掘艺术潜质和美的内涵。本周期艺术体操规则的前沿理念在于让技术真正赋予艺术的本身,要求运动员将富有较高的艺术和娴熟的技术归入成套动作编排中,艺术完全融入动作的始终充分体现每一技术的细腻环节。高难的技术是成套动作获得高分值的前提,难美的艺术汇入难度之中是成套动作技术的升华,注重技术发展的同时,越发注重艺术的效果,运动员完成动作发挥到极致,这一极致的升华就是竞技技术与艺术美韵达到“完美”融合,将技术真正拥有艺术本色。

2  中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运动员身体难度动作编排的不足

2.1 身体难度的选编缺乏竞技价值

在艺术体操技术发展的不同时期,身体难度始终处于核心地位,不仅是艺术体操项目的典型象征,更是获得分值的源泉[3]。从冠军赛全能前八名运动员四项器械身体难度选编的平均分值来看,我国个人运动员跳跃难度的平均分值有0.49分,平衡难度有0.48分,而旋转难度的平均分值只有0.3分,旋转难度与跳跃、平衡难度相比在分值上稍显弱势。从世界艺术体操比赛资料显示,我国个人运动员跳跃难度分值上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基本相当,平衡难度却比国外优秀选手略胜一筹。从旋转难度来看,对于旋转技术水平较高的运动员来说,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我国个人选手在旋转难度的完成质量方面远不及国外优秀选手,这也正是我国个人选手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差距所在。

从身体难度基础分值选取情况来看,我国个人运动员四项器械对于身体难度的取值大致相同。在跳跃和平衡难度类型中,我国运动员普遍选择0.4、0.5分的基础分值难度,旋转难度的基础分值选取范围最为广泛,大多集中于0.2~0.4分范围内。横向来分析,我国个人运动员平衡难度无论是从选取数量还是分值上都高于跳跃、旋转难度。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运动员平衡难度在身体难度动作组中最为突出,与跳跃和旋转难度相比占有一定的优势。纵向来比较,带操中跳跃难度分值为最高,有1.14分;而圈操中跳跃难度分值相对较低,0.99分。从旋转难度看,球操是四项器械中分值相对最低的,只有0.73分;相反,棒操分值最高,有0.88分。而四项器械的平衡难度分值基本相当,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运动员更加倾向于平衡难度,这也是我国个人运动员的优势所在。

2.2 身体难度的选编缺乏技术亮点

从冠军赛来看,我国运动员选用7种跳跃难度动作类型,而且注重伴有旋转的跨跳类难度,其中分值最高的躯干后屈反跨跳也是我国运动员的最优选择。在平衡类难度动作中我国运动员选用9种难度动作类型,选用较多的类型为俯平衡()难度和侧倒平衡()。对于和两个平衡难度几乎是每一名运动员的必选难度,选用类型较为集中。与高超技术水平较为突出的平衡难度相比,我国的旋转难度则处于弱势。我国大部分运动员单个转体类的难度动作运用类型少,而对于单一难度的频数有所增加,这也是由于每个运动员4项器械的成套动作均使用同种类型的旋转难度动作。我国运动员选用转体类难度类型最为突出的是后劈腿前天平的旋转难度,对于选择2个或3个不同形式的转体连接为数不多,且对于上一周期选用较多的浮埃迪难度,在本次冠军赛此难度则少则甚少。

从身体难度结合器械情况来看,我国个人运动员平衡难度所结合的基本器械技术组动作所占总体比例要远高于跳跃和旋转难度,跳跃难度和旋转难度4项器械从总体来看所结合器械动作主要以非基本器械技术动作为主。在4项器械中身体难度结合器械方面最能体现器械典型特征的是带操,其次是圈操,最不如人意的便是球操,大多以非基本器械技术动作为主。我国选手往往忽视了个人风格与器械特性的展现,在4项器械中选编的身体难度似乎完全相同,缺乏别出心裁体现个人技术风格的编排特色,无法给观众和裁判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加之完成质量欠佳,致使身体难度最终得不到认可,影响了成套动作的艺术效果和競技价值。

3  中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运动员身体难度动作编排的突破点

3.1 身体难度的实效性编排赋予成套更高的技术价值

在进行身体难度的编排过程中,首先要考虑所选取的身体难度运动员是否能够“完美”胜任;其次身体难度类型是否能够符合器械的典型特点,如果只单一地考虑身体难度的表面价值,一味的追求所谓“高难”技术动作,只会导致身体难度的内在价值无法体现。应在确保高分值的同时,身体难度与器械的完美结合极大地提升成套动作的技术之美,优选身体难度,使编排向着实际、高效的实效性方向发展,提升个人成套动作的技术价值。

3.2 身体难度的个性化编排赋予成套更高的艺术特色

身体难度的编排一方面应充分体现运动员自身的技术特点,选择与众不同的身体难度类型,使其成为运动员靓丽的“名片”;另一方面则是运动员依据器械的典型特征选择每一项器械的“专有”身体难度,以此来凸显运动员高水平的运动能力。由此,身体难度类型个性化技术风格的选编是实现个人成套动作高价值的艺术再升华,是提高个人项目艺术特色的制胜之道。

3.3 身体难度的高质量完成赋予成套更高的升值空间

无论艺术体操项目如何发展,高质量的完成依旧是成套动作中的重中之重。只有高质量、完美无缺的身体难度动作做保障,才能为获得高分值打下坚实的基础。高质量的完成是艺术体操发展的生命线,规则引领富有“难美”特质的身体难度颇受艺术体操个人项目的追崇,利用这一优势,审视身体难度的结构特征,将有限的分值演绎出无限的价值,缔造精美绝伦、独具特色的身体难度是鉴赏成套动作品级的基石,而高质量、完美无缺的完成则是助推成套动作艺术再升化的保障。

4  结语

在新周期规则的引领下,高规格技术与高质量艺术的高度融合是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迈向世界顶尖水平的必由之路。我国运动员在身体难度编排方面缺乏竞技价值、缺乏技术亮点,无法体现真正的价值内涵实现“再升值”。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应紧跟世界技术发展的步伐,优选身体难度,培养运动员的个人技术特长。身体难度编排向着实效性、个性化和高质量完成的方向迈进,赋予成套动作更高的技术价值和艺术特色,中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奋起直追,有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 刁在箴.基于规则演变的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新思路[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8):1128-1130.

[2] 樊晓,纪惠芬.2008奥运会中外优秀艺术体操个人项目运动员成套动作的难度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1):72-75.

[3] 张洋,李贵森.新周期下我国艺术体操成套编排创新思路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27(1):70-74.

猜你喜欢

艺术体操中国
全国艺术体操锦标赛
高校开展艺术体操选修课的价值
场上与场下
优雅背后的艰辛
艺术体操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对学生心理素质影响分析
从2013年版艺术体操规则分析艺术体操运动的发展动向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