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匠精神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2019-06-11金晶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2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

金晶

[摘           要]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工作高度重视,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高职语文教学可以依托自身学科优势,加强教师自身师风师德建设,言传身教,利用文学作品、作者经历以及精心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等形式,将工匠精神深入教育教学过程中,顺应时代改革,共同提高职校素质教育。

[关    键   词]  工匠精神;高职;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6-0208-02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提到教育,要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因此加强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是职业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高职语文作为公共基础课,在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可以依托自身学科优势,顺应时代改革,将工匠精神深入教育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加快职业教育改革。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与时代意义

“工匠精神”一词,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一般认为,“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从业者对自己从事的职业要全身心投入,认认真真、尽职尽责。对每件产品、每道工序都凝神聚力、精益求精、追求极致、耐心、执着,追求突破、追求革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制造”一度遍布全球。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中低端密集产业和大量劳动力优势,而高端技术产品的核心技术却很少拥有。201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中国制造2025”战略提出现代职业教育要实现从培养中低端的及时工人向高端技术人才转变,从教会学生“制造机器”到“智造机器”转型发展。

因此,提倡工匠精神是促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需要;是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制造走出去的需要;提倡工匠精神,是满足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的需要,是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学生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职校自身需将工匠精神作为办学理念,教育培育学生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等工匠精神,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二、高职语文教学培养工匠精神的重大作用

高职语文课程作为职业教育基础课程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提高学生人文精神、文化素质、浸润工匠精神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专业优势。语文教学不仅仅引导学生热爱本名族语言、规范母语,在塑造学生思想品格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坚定的信心、浓厚的兴趣才能唤起一个人的强烈进取心,才能激发出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意志,从而为获得成功提供旺盛不衰的动力。因此,语文教育的作用在这方面凸显出来。

语文教材中,我国上下五千年历代优秀文学作品以及国外著名文学作品,都是教育学生、提升学生文学修养、增强文化底蕴的肥沃土壤。通过语文课程的有效学习,可以实现工匠精神的思想认同,奠定理论基础,陶冶道德情操,最终形成优秀品质。通过对丰富的优秀作品进行学习,避开说教,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工匠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

(一)以身作则,加强师风师德建设

1.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

多年来基础课程在职业教育中被边缘化,语文教师在职校与专业老师相比,显得过于单薄。这也就导致部分教师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没有不断学习创新,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调,甚至有得过且过等思想,严重影响了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因此,以工匠精神为指导,各级学校、部门、学科组加强语文师资队伍建设势在必行。如开展师德师风演讲、开展自我意识修正自查等活动。

2.提高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根据语文学科是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特殊性,对高职院校语文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上要提出更高要求,才更符合职教事业发展。我们认为,语文教师要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和为人师表的赤诚之心;要扎实掌握语文学科基础知识,包括文学、美学、心理学、逻辑学等专业知识,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具备职业教育理论,把握职业教育规律,结合职业教育的特色开展教学;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我追求的品质。

3.言传身教践行工匠精神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因此,教师首先要热爱本职业本岗位,用真心对待这份工作,做到爱岗敬业,不能因为个人原因而将不良情绪传递给学生。其次,教师要有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对待教学内容安排、课件设计、课后练习的批阅讲解甚至语言的表达,都要一丝不苟,力求精益求精。最后,不限于常规,在传统教授基础之上,开拓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式,大胆尝试翻转课堂、蓝墨云班课、PPT、慕课等先进教学方式。

(二)精心准备教学,夯实课堂教学主阵地地位

高职语文课程中,包含了我国和国外众多优秀名家名篇,无论古代还是近现代,都有许多体现工匠精神的内容。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强调突出,同时文章作者的经历也值得深度挖掘。以下就江苏省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编写组编订的、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中的部分篇目做简单分析。

1.教学内容上凸显工匠精神

如叶圣陶先生的《景泰蓝的制作》就是一篇赞美工匠精神的典型。文中详细描写整个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在讲解过程中,教师着重强调匠人们手艺精湛、工作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同时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事物观察细致入微的品质。

又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在结尾处用四组对比和比喻高度概括了南北秋天的不同:“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对这几组比喻的感受。相信这几组新奇有趣、雅俗共赏的比喻,已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味觉,让人切实感受到两种不同风格的秋天。此刻,我们就可顺势强调,对身边事物有着这样深入的观察和描写正是专注和创新这两种可贵的匠人品质。

2.优秀文学作者塑造学习榜样

语文教材中常常出现的鲁迅先生,他的经历就值得传颂。他最初在日本留学从医,后来看到祖国满目疮痍,国人民不聊生,他发现治病根本救不了国人。所以他弃笔从文,想用文字来唤醒当时沉睡的国人。后来,鲁迅先生的确做到了。他的文章如匕首,深深地扎在那些反动统治者和麻木不仁的人心上。

同样在古代文人中,大家所熟悉的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等大文豪,大多都有着类似在仕途上被人排挤、郁郁不得志等经历,然而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消沉,默默无闻一生。而是换一种方式,写出大量的优美诗篇,在文学上名垂千古。这些榜样楷模都值得我们学习。

3.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儒家学说创始人孔子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诱导学生朝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通过讨论、分组合作、头脑风暴、辩论等方法增加课堂趣味性,使学生更容易认同文中所阐释的精神,培养他们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等优良品质。

比如在讲解古文《六国论》的时候,教师可以在黑板上亲手绘制秦国灭亡顺序图,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历史、地理,也让学生看到老师精心准备授课内容和教师多才多艺的一面。《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和《鸿门宴》等篇目,则可以在熟悉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模仿文中场景,揣摩人物心理,进行表演。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中内容,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又如《五味》,可以通过蓝墨云班课提前做好问卷,课上在线作答,了解同学饮食喜好,对全国饮食的了解程度。

4.相关社会热点寻机导入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导入环节是课堂第一印象,地位十分重要。我们可以通过选取相同题材、类似人物经历、重点新闻报道等资料,找出有价值的信息,提炼升华,作为导入材料。让学生能对课堂讲内容有更多了解。

比如讲解《我来到这个世界为敌是看太阳》这首诗歌,笔者介绍了一名特殊的体操运动员体操运动员——丘索维金娜。她为了救自己的孩子,不顾年龄身体的限制,8次征战世界杯,并取得好成绩。这样的执着精神与即将要讲授的课文主旨有关,是典型的工匠精神体现。又如《冰河英雄》一文,属于新闻报道。在课前用蓝墨云班课提前找到近期发生的川航紧急迫降新闻采访,引入英雄机长刘建雄的故事,赞扬其处理紧急险情时的强大心理素质,更加要突出其精湛的飞行技术。

(三)课后活动巧妙渗透

1.教师课后反思

高职语文教师课后反思教学内容、过程等,准备是否充分,是否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积极性,反思后及时修改教学内容和方法。同时可采取定期集中备课方式,集思广益,发挥群体优势,达到知识能力互补的效果。同时与专业课老师交流,了解专业特点和需求,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教育学生。有机会还要深入企业,了解企业文化,将各行各业劳模事迹传递给学生,让学生浸润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中,这样工匠精神才能根植于心。

2.學生课后作业巩固

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除了知识性习题以外,还建议布置开放式题目。比如上文中提到《五味》这一课,在课后作业可以布置让学生回家制作自己喜欢吃的一道菜。将制作过程记录成文字,配上图片,在蓝墨云班课上提交。老师将题目设置成同学师生互评,文字、配图、综合评价形成总分。这样的作业学生不仅喜欢,在做的过程中也体会到要烹饪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绝非易事,没有长期的锻炼摸索是不可能成功的。

3.抓住社团活动契机

高职院校的社团活动,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的又一主要场所,可以利用各种社团活动,向学生传递工匠精神。比如读书会社团,可以直接选取阅读人物传记,让学生通过榜人物经历来理解工匠精神。比如手工社团,带领学生制作一个精美的手工艺品,通过选材、配色、学习制作方法等一系列劳作,亲身体会通过专注、执着才能有所收获。

综上所述,工匠精神是一种敬业、精益、专注、追求创新的职业精神。我国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必须要提高技术。因此加强职业教育中工匠精神的培育是职业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语文教育在职业教育中责任重大,在提高学生人文精神、文化素质、浸润工匠精神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肩的优势,理所应当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当作自身重要教学任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各个环节注重培养这一精神。首先要言传身教践行工匠精神,同时抓住课堂教学环节,加强课后活动等措施,将工匠精神深深扎根进学生心中。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丽媛.高职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2]王道春.高职教育中培养工匠精神的策略探讨[J].高教学刊,2016(22):30-31.

[3]刘晓.技皮 术骨 匠心:漫谈“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J].江苏教育,2015(11).

[4]张娟.以提升职业素养为导向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6):122-123.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职业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光影视界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致敬!老工匠
关于马术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