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
2019-06-11杨频
杨频
摘 要:促进民族交流、提升国民体质是开展体育文化的目的,其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对此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民族传统体育具有自然性、地缘性、娱乐性、群众性,能够将不同民族的百姓充分地吸引进来。对于武陵山区这种30多个民族聚居的特别地方,如何将其百余种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开发出来,已经是我国政府正在积极思考的问题。本论文对此进行分析,给出具体的开发策略。
关键词:武陵山区 民族体育 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1(b)-0201-02
武陵山区空气清新景色怡人,30个兄弟民族聚居于此,少数民族具有的原生态生活习惯和传统,使得成为人与自然最和谐的地方。这里的百余种民族体育项目,是武陵山区宝贵的文化特产,蕴含着少数民族人民的乐山乐水乐生活的精神,对其进行开发不仅仅可以促进30个民族的交流,更可以提升武陵山区旅游资源,让这里旅游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1 武陵山区民族传统体育现状
武陵山区主要有苗族、土家族、侗族、汉族、回族、蒙古族、纳西族、壮族等30个兄弟民族,以典型大杂居小聚居形式居住。各种彼此融合,同时又有自己传统文化,其中的传统体育项目总计有百余种。纵观这些体育项目大部分和舞蹈有关,载歌载舞中展开具体的体育赛事,甚至于体育项目本身就是一种舞蹈。比如苗族的射弩、划龙舟、骑滑马、耍狮子;侗族的哆毽、草球;土家族踢毽子、打陀螺、踩高跷等等。目前武陵山区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在各个小学的普及率达到了60%,也就是说在武陵山区60%的中小学已经不同重点普及了大部分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其拥有十分广泛的群众基础。
和其他少数民族地方的民运会相比,武陵山区的民运会效果比较好,促进了少数民族体育竞技性,并且使一些体育项目走出山区进入到城市当中,为很多喜欢少数民族运动人士提供了很少的体育产品和项目。另外,这里还有一些各民族参与的单种体育项目,比如赛龙舟等等,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这里少数民间的融合和经济发展。
现阶段将少数民族项目和旅游结合、生产民族体育产品已经成为该地区正在进行的项目,凡是到这里的旅客都能看到后者参加具体的少数民族体育运动,更能买到一些体育产品,比如毽子、陀螺等等。不过,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还不系统,还没有形成政府主导民间配合的系统开发体系,故此还没有形成“旅游+体育”复合经济优势。
2 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开发目的以及策略
2.1 開发目的
在武夷山去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开发的目的分别是:第一,保护传统文化。少数民族的体育项目以及对应产生的文化都是历经很长历史时期沉淀而成,富含着一个民族乐观精神以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朴素世界观,不管是体育项目还是其中衍生的文化,都是少数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积极保护。而保护的最好方式就是开发利用,使其能够为当地经济所用。第二,促进少数民族融合。武夷山去有30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保留体育项目,可以说精彩纷呈。体育活动能够增加各少数民族竞争意识,同时也能通过具体的竞技比赛等促进个民族间的交流,实现民族融合,实现和谐发展。第三,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得到了当地社会各界的喜爱,而且有的部门体育运动通过民运会已经传播出去。这里的民运会围绕少数民族体育,拥有良好的主题和形式,吸引了很多商家到此宣传、投资。并且每年武陵山区都在端午设置赛龙舟,届时这里人山人海,端午龙舟体育项目已经成为品牌,得到了区内外很多商家的关注。而且这种形式的比赛,让这里的旅游增添了活力,游客明显增加。
2.2 开发策略
虽然武夷山去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资源雄厚,但是在具体的开发上还存在不成系统、宣传不足、策划不足等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体育文化资源的发展和利用。笔者认为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应该从政民结合、体旅结合、文体结合等方式来进行开发,使其为当地的经济提供助力,同时也能让其在民间得到推广从而延长其寿命,最终促进这里和全国各地文化的融合,让武陵山区不仅仅是中国更是世界的。
2.3 政民结合创品牌
首先,以当地政府为主导,对当地的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以及文化进行归类,形成竞技类、表演类,并建立数据库对其登记,实现数字化管理。在具体的过程中需要政府深入各个少数民族,对体育项目进行详细了解,总结体育项目的特点、形式,并和民众一起讨论开发的渠道和方式。因为对自己所在民族体育项目进行规划和设想,没有比本民族的人更有发言权。
其次,除了借助全国形式的民运会,也可以推出本地的季度运动会。算上民运会总计五次运动会,等同于打造了五次各民族交流的契机,让体育成为媒介,实现民族交流和融合。另外,在政府主导下,积极组建有特色的少数民族运动团队对外进行表演,以此来输出武陵山区特色,宣传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文化。对内搞运动会,还是对外进行演出宣传,政府都要充分地联合当地电视媒体对这些文化盛事进行传播,扩大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影响力。
最后,在当今信息数字化时代,政府以及民间力量要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当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平台,采用视频、文字、图片等形式,综合地输出精彩内容。更可以打造微信服务号、订阅号,以精彩的内容来获得点击关注,既提升了武陵山区的知名度,又宣传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一举两得。
2.4 体旅结合创形式
让当地少数民族体育和旅游结合,前者为后者增加魅力、让更多人到武陵山区旅游;后者为前者提供平台,让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体育能够被国内外游客所认知。这两种资源搭配使用,达成了1+1>2的效果。首先,如前文的民运会加上四季运动会,让旅游变得更加有特色,也实现了分流游客的目的,降低了旅游时间过于集中而导致的消费、环保压力。
2.5 文体结合增魅力
体育文化虽然是文化一种,但是却缺乏文字的概括以及润色,这必然降低了这种资源的魅力。所以,实现文体结合才能增加资源魅力。具体可以:第一,面对武陵山区内外介绍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并征集广告语、说明文以及配图,通过这种形式制造新闻引起文化界关注,进而形成更大范围的讨论。第二,广泛征集当地少数民族文体结合形式较好的体育项目,并将其制作成册或者视频,通过宣传媒介进行推广。第三,建设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基地,吸引爱好者前来观摩学习。第四,将少数民族体育动作融进具体的广场舞中,使其拥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在不断的传播中获得更多的爱好者,提升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资源的利用率。
3 结语
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资源开发,要秉持促进传承、增加效益、实现融合的目的,需要政府、民家团体以及个人积极地参与到具体的活动当中,比如旅游项目中的体育项目、文体结合中的文化提炼、少数民族体育馆的建设,甚至是口口相传,都脱离不了个人,需要当地政府不断地引动,打造文化口碑,铸就品牌优势。
参考文献
[1] 陶坤.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生态特征及关系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6(6):36.
[2] 覃英,朱福军,唐君玲.武陵山片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4(2):160-162.
[3] 余俊,吴湘军,杜红政.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J].运动,2016(13):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