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伤害事故的预防

2019-06-11王逸潇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预防体育教学初中

王逸潇

摘  要:初中体育教学中所涉及的很多体育运动项目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再加上体育是一门身体实践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身体实践,初中阶段又是学生身心各方面素质快速发展的时期,鉴于此,本文就针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伤害事故的预防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从运动安全意识、准备活动、技术动作、场地器材等几个方面入手归纳总结了容易引发运动伤害事故的常见原因,然后又据此分别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期能够为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安全、高校开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学  运动伤害事故  初中  预防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2813(2019)02(c)-0012-02

初中体育教学中所涉及的很多体育运动项目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再加上体育是一门身体实践性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身体实践,初中阶段又是学生身心各方面素质快速发展的时期,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步提高,很多学生都表现出了较强的自主意识和争强好胜、喜欢自我表现的性格特点,以至于在体育教学中运动伤害事故时有发生。而运动伤害事故一旦出现,轻则影响体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重则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因此,初中体育任课教师必须将教学中的运动伤害问题重视起来,主动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发学生运动伤害事故的原因,积极探讨有助于预防运动伤害事故的有效策略,确保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安全、高效开展。

1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

全面了解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发学生运动伤害事故的原因,是有针对性的制定预防措施,降低教学中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率的基本前提。因此,在探讨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之前,笔者首先就结合自己的体育教学经验,针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常见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分析。概括而言,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发学生运动伤害事故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总结为如下几点。

1.1 运动安全意识低

通过在教学中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和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发现,绝大多数初中学生都没有树立良好的运动安全意识,学生运动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的知晓率和掌握率普遍偏低。例如:很少有学生能够清楚阐述常见运动损伤的特点,在出现了关节扭伤或者是肌肉拉伤等常见运动伤害事故之后,也很少有学生清楚应该如何处理,多数学生对此都比较茫然,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积极、主动的采取预防措施更是无从谈起。这说明,运动安全意识低是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发学生运动伤害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1.2 准备活动不合理

通过观摩本校体育任课教师和当地其他初中学校体育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发现,准备活动不合理也是引发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伤害事故的一个原因。概括来说,因为准备活动不合理为教学中运动伤害事故造成“可乘之机”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1)准备活动不充分,没有起到“准备”的效果。这是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情况,由于没有意识到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很多学生,包括一部分体育任课教师都没有真正将准备活动重视起来,以至于将准备活动草草带过,出现了准备活动的强度过低、时间过短等问题,根本没有起到“准备”的效果;(2)准备活动过度,使得运动性疲劳提前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指的是准备活动的强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使得学生在准备活动阶段的生理消耗或心理消耗过大,以至于进入了正式教学环节之后,运动性疲劳现象提前出现,而学生在运动性疲劳的状态下继续进行体育学习和练习时,运动伤害事故出现的几率明显会明显提高;(3)准备活动内容与教学内容的相关性低。准备活动内容与后续教学内容的相关性低使得学生在教学中所需要活动和用到的身体肌肉、关节等无法得到相应的活动,那么在教学中这些身体部位或是关节出现运动损伤的可能性就高。例如:在跳远教学中,大腿部位的肌肉、膝关节以及踝关节是最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的部位,如果在准备活动环节这些身体部位没有得到充分活动,那么在教学中出现运动伤害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

1.3 技术动作不规范或是技术动作错误

由于初中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普遍比较低,所以,在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技术动作不规范或者是技术动作错误等问题,而这类问题一旦出现,就很容易引发运动伤害事故。仍然以跳远教学为例,学生在完成跳远动作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摆动腿摆动不充分的问题,而摆动腿摆动不充分就是引发跳远教学中运动伤害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1.4 教学场地或是教学器材存在安全隐患

教学场地过硬、存在尖锐障碍物或者是运动器材老化等情况,均会大大提高初中体育教学中运动伤害事故出现的可能性,应给与应有的重视与关注。

2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

针对上文分析的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发学生运动伤害事故的几点原因,特结合初中体育教学的实际和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提出了如下几点有助于预防学生运动伤害事故的具体措施。

2.1 提高对学生运动伤害事故的重视程度

初中体育教师应充分了解运动伤害事故的危害性,从思想上提高对教学中运动伤害事故的重视程度,并将“预防第一”的思想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杜绝侥幸心理。

2.2 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运动安全意识

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运动安全意识,是降低初中体育教学中常见运动伤害事故发生率最为有效的一种做法。在组织开展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一方面应注意将常见的运动安全知识,例如:常见运动损伤的种类、特点、发生原因、预防措施、急救处理措施等渗透在教学之中,提高学生运动安全知识的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技能的掌握率;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時,应采取灵活、多样,能够吸引初中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初中兴趣的方式,例如:现身说法、案例剖析等等,切忌枯燥乏味的说教和灌输。

2.3 确保准备活动的科学、合理开展

为了避免上文分析的因为准备活动不合理引发运动伤害事故的情况,体育任课教师和学生都要注意提高对准备活动的重视程度,避免敷衍应付。除此之外,体育任课教师还要注意根据每次课的教学内容,组织合理的准备活动内容,确定科学的活动强度和活动时间,避免因为活动强度过低或过高,活动时间过长或过短等影响准备活动的效果。

2.4 强化基本动作练习,夯实学生的运动基础

通过强化基本动作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夯实学生的运动基础,以尽可能的降低学生在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中出现技术动作不规范或者是技术动作的几率,降低因为技术层面因素引发运动伤害事故的可能性。

2.5 做好安全排查工作

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之前,任课教师就要针对本次教学所需要用到的运动场地和器材设施进行安全检查,以提前发现教学场地和教学器材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因为场地和器材方面的原因引发运动伤害事故。除此之外,在每次课正式开始之前,体育任课教师还要注意提醒学生检查自己身上是否佩戴有容易引发运动伤害事故的尖锐物品,如果教学中涉及护具的使用,还要提醒学生检查护具的佩戴情况,以尽可能通过全面的安全排查工作,为初中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体育教学安全防护技巧与案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王辉.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问责案例解析及其风险防控措施[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7,33(5):78-83.

[3] 闫建华.学校体育运动伤害事故的特征、法律归责及风险防控措施研究——基于对58例裁判文书的荟萃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43(5):13-19.

猜你喜欢

预防体育教学初中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