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澜湄次区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现状分析

2019-06-11李嘉欣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9年1期
关键词:跨境区域理念

李嘉欣

[摘 要] 现如今,随着国际一体化社会形势深入发展,国家开始强调一带一路发展理念,并在该理念的支撑下,开展跨境旅游发展战略,从而实现我国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澜湄次区域作为我国跨境旅游的重点区域,是当前旅游行业关注的重点旅游发展项目,为促进澜湄次区域旅游实现深入发展,相关单位必须加强旅游人才教育培训,从而保证澜湄次区域旅游发展拥有更加强大的人才储备基础。鉴于此,主要围绕澜湄次区域人才教育培训现状以及具体优化对策展开有效分析。

[关 键 词] 澜湄次区域旅游;旅游人才;教育培训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1-0014-02

澜湄次区域是具体包括中国、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六国的跨境区域。现如今,一体化国际化发展形势逐渐成为国际重要趋势,而我国也特此推出了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从而为实现跨境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提供良好的思想导向。同时,在发展澜湄次区域旅游行业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旅游人才培训教育。针对跨境旅游对人才语言素质、文化素质、服务品质等的具体需求,应创新旅游人才培育教育体系,全面提高跨境旅游人才的综合素养。

一、澜湄次区域旅游合作特点分析

(一)彰显一带一路发展理念

澜湄次区域作为跨境旅游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一带一路发展理念[1]。也就是说,在国际化社会背景下,我国强调文化输入、输出以及跨区域之间的文化、經济、政治合作与协同发展,从而实现全球化发展形势有效建设。而澜湄次区域作为六国边境区域范围,合理进行旅游行业开发,能够实现各国之间文化、经济的有效交流。所以,在进行旅游人才专业培养与教育时,必须重视职业理念合理渗透,让旅游人才清楚认识到一带一路发展的内涵。

(二)跨国旅游合作特征显著

澜湄次区域的旅游发展特点,具体体现在跨国合作特征显著。从1992年开始,以亚行为载体,将中、柬、老、缅、泰、越国家建立有效联系[2]。通过区域合作,开发边境旅游行业。在开发该旅游领域时,各个国家遵循一个共同发展理念,即构建区域旅游合作圈,实现跨境旅游体系有效建设。所以,在培养旅游人才时,必须全面考虑,澜湄次区域的跨国合作旅游特点,加强旅游人才国际专业素养有效培养和建设。

(三)旅游条件和环境存在一定限制

据了解,在澜湄次区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关于旅游条件和环境,相较于常规旅游项目,存在一定的发展限制。首先,在区域贸易方面,我国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大部分情况是国内民众到其他国家进行旅游,但是国外游客在我国旅游领域中参与性比较低下。同时,因为各个国家在旅游行业的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这也就导致跨境旅游和谐发展面临一定挑战。此外,因为文化差异等,对旅游人才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所以,在针对旅游人才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时,必须综合考虑跨境旅游上述限制因素,有针对性地加强旅游人才国际综合素养培养,从而有效克服各项旅游限制条件,促进澜湄次区域旅游实现长远发展。

二、澜湄次区域旅游人才培训现状分析

(一)缺乏跨境旅游新思想渗透

据了解,目前在澜湄次区域旅游领域当中,针对旅游人才所组织的培训活动,缺少新思想、新理念的有效渗透,导致旅游人才在职业理念和职业素养方面认知不够准确。首先,关于一带一路发展思想,在培训体系中未能有效彰显,导致旅游人才对跨境旅游内涵以及自身的职能定位了解不够清楚,而限制了旅游人才专业素质建设。同时,在组织旅游人才培训活动时,未能将跨境旅游合作共赢发展理念渗透给旅游人才,导致旅游人才在组织和负责跨境旅游项目时,在职业理念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给各国旅游开发合作、协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培训体制、渠道建设不规范

据了解,目前在跨境旅游人才培育方面,在培训体制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在培训渠道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开发,否则将导致澜湄次区域旅游项目开发和建设进程受到阻碍。首先,在培训体制方面缺少科学性与系统性,导致培训活动难以有效地落实下去,甚至趋于形式化发展。同时,在培训渠道方面,当前跨境旅游人才培训渠道主要以东盟培训基地为主,在其他培训渠道方面拓展力度不足,导致培训渠道比较单一,严重制约跨境旅游人才专业素质培育质量。

(三)培训内容、方法有待更新

关于澜湄次区域旅游发展,针对旅游人才专业培训,做好培训内容、方法合理设计与更新至关重要。但是就目前来讲,当前的跨境旅游人才培育内容和方法,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旅游人才在跨境旅游方面所展现的专业素养,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在培训内容方面,未能将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旅游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法律、法规渗透给旅游人才,导致旅游人才在组织澜湄次区域旅游项目时,对国外法规体制了解不清楚,很容易因为组织不当而违反国外法律,从而制约各国之间的和谐关系建设。同时,在培训方法上,现有培训方法比较滞后、单一,通常采用课堂讲授的方法进行旅游人才素质培训。导致人才在参与培训活动过程中,学习兴趣比较低下,学习态度也不够端正,严重影响跨境旅游人培训质量。

(四)旅游网络综合素养有待提升

在澜湄次区域旅游发展领域,旅游网络占据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各国边境旅游项目顺利开发和实施的重要保障。但是在旅游人才培训过程中,关于旅游人才在跨境旅游网络方面的综合建设仍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旅游人才对跨境旅游网络掌握不够清楚,导致旅游路线梳理存在很大程度的局限性[3]。由此可见,当前针对澜湄次区域旅游发展,在跨境旅游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人才素质建设效果并不理想,严重阻碍跨境旅游深入发展进程。因此,旅游行业必须重视跨境旅游人才培训体系完善与创新,从而保证旅游人才专业素养,更加贴近跨境旅游发展需求,促进澜湄次区域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实现跨境旅游合作共赢圈的有效建立。

三、澜湄次区域旅游人才培训对策探究

(一)渗透跨境旅游全新职业理念

在跨境旅游行业领域,为保证旅游人才具有正确的职业理念,在组织培训和教育活动时,必须重视新思想、新理念的有效渗透,从而端正旅游人才的职业态度,提高职业素养。首先,必须将一带一路思想有效贯彻到培训体系当中,让旅游人才对国家旅游行业发展理念与发展定位形成准确认知。同时,加强旅游人才合作共赢理念的有效渗透,规范旅游人才职业理念,让旅游人才在今后的跨境旅游工作项目当中能够尊重国外文化,顺应当地民俗需求,从而实现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和谐关系的有效构建,全面促进国内外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合作发展与往来。

(二)以东盟培训基地为基础,健全培训体制和渠道

针对当前跨境旅游人才培训体制和渠道不完善现象,相关单位必须采取相应措施。首先,在培训体制方面,必须综合各个国家旅游行业发展理念、标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考虑,构建综合性、协调性的培训体制,从而保证各个国家的旅游人才都能够有效适应培训体制,提高培训活动的适应性和参与性。同时,在培训渠道方面,必须针对跨境旅游未来发展以及人才储备需求,合理开发和拓展培训渠道。在东盟国培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其他培训渠道。比如说,针对跨境旅游人才培育需求,专门设立跨境旅游专业,完善跨境旅游课程体系,实现跨境旅游人才的专业性、系统性培育。

(三)完善澜湄次旅游培训内容、方法体系

为了实现澜湄次旅游深入发展,实现跨境旅游合作体系有效建立,必须重视培训内容、方法体系的有效建设,从而保证旅游人才在跨境旅游方面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体系更加全面。首先,做好英语和小语种语言培训,是跨境旅游人才培训的重点内容。让旅游人才能够正确掌握其他国家的语言,从而保证跨境旅游服务能够更好的落实,掌握其他国家的交流语言,能够保证语言交流更加顺畅,开展旅游项目服务也更加便利。其次,应重视国外文化有效渗透,重视中西方文化差异合理渗透,让旅游人才在组织跨境旅游服务时,能够遵守当地风俗习惯,实现中西方和谐关系有效的确立。同时,加强国外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渗透,提高旅游人才的国际法律素养,避免在组织跨境旅游服务时,因为不了解当地法律法规而做出违法行为。除了在内容上加以完善,还要对培训活动方式方法进行创新。为端正旅游人才的学习态度,激发旅游人才培训活动的参与兴趣,必须对培训方法进行调整和创新。通过融入案例分析、情境模拟、小组讨论等多种培训方法,营造良好的培训活动气氛,让旅游人才在培训活动中表现得更加积极,从而有效提高旅游人才跨境服务的专业素养。

(四)重视人才旅游网络综合素养培训

关于澜湄次旅游,旅游网络是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旅游人才必须掌握的职业内容[4]。因此,在组织培训活动时,应重点加強旅游人才网络综合素养有效培养和建设。针对澜湄次区域范围,合理设计区域旅游网络,以便旅游人才可以更加清楚地掌握跨境旅游路线,保证跨境旅游活动能够有效、有序地进行下去。首先,必须加强旅游人才地理知识、素养合理建设,针对跨境旅游范围内的地理条件和环境面貌,进行重点培训,从而保证旅游人才在进行跨境旅游服务时,能够针对当地气候和环境情况,做好风险预防工作。同时,构建完善性跨境旅游网络,引导旅游人才自主进行旅游网络钻研和分析,清楚掌握跨境旅游网,实现旅游人才综合素养有效建设,为实现澜湄次区域旅游有效开发,促进跨境旅游实现高效、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高素质旅游人才储备。

综上所述,澜湄次区域旅游是当前旅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我国一带一路旅游理念落实到实践过程中的重点因素。因此,为保证澜湄次区域旅发展更加顺利,相关部门必须重视旅游人才专业素养有效培养和建设。根据跨境旅游发展需求,就人才职业理念以及培训基地、体制、内容方法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培训,保证旅游人才能够更好地为澜湄次区域旅游发展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赵旭亮.晋城市旅游人才培养开发的新思路[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6,19(3):87-90.

[2]王璋,尹美群,张继东.旅游教育与人才培养现状特征分析与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5,20(4):68-76.

[3]於小慧.基于培训需求特征的旅游业人才建设策略研究[J].中国商论,2015(24):183-186.

[4]黄艺农,王姿.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J].湘潮(下半月),2015(8):75-76.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跨境区域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分割区域
浙江:出台5个新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实施方案
擦桌子
用心处事
区域发展篇
2013年跨境电子商务那些事儿
现代陶艺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