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双校园模式下的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素质提升策略研究
2019-06-11奚倩文
奚倩文
[摘 要] 中外合作办学也被称为一种“N+N”的双校园模式,也就是由中方院校和外方院校共同负责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这种双校园模式是非常新颖的教学模式,是中外院校敢于创新的表现。而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中外合作院校都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摆在首位,倡导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拓展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路径,以心理素质教育入手,培养具有高素质水平的合格人才。基于此,主要针对双校园模式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着重探讨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策略。
[关 键 词] 中外合作办学;双校园模式;心理健康;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4-0050-0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以来是院校重点研究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归根结底是由于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不足,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直接阻碍着学生的个性心理健康,也不利于推进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双校园模式已经开展了一段时间,却没有深入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所开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果不佳。为了探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我们还需要在双校园模式下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一、中外合作办学双校园模式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中外合作办学双校园模式是当前国内高等教育对外交流和对外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目前高等教育学校培养多样化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教学模式。而中外合作办学双校园模式实际上也对学生提出了更严格的知识与能力要求,给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学业压力,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文化冲突。在这种双校园模式之下,大学生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因此其心理素质能力正在遭受重重考验。为了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双校园模式的人才培养建设,中外院校有必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必要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首先,从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部分大学生具有自我意识比较强、心理调适能力低、自尊心过强、自卑、焦虑、烦躁和抑郁症状明显等特点。其次,从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来看,学生的个性比较尖锐,在为人处世上,常常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学生往往会随性地发泄自己的情绪,不能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应激事件,甚至很难从负面情绪中解脱出来。有的学生在对待某些事情上,存在过度自尊或者过度自卑的问题,通常表现为自傲、狂躁、易冲动等心理问题。还有的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很容易出现抑郁或焦虑等心理问题。最后,从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来看,现在的多数大学生生活条件好,缺乏艰苦奋斗或者勤俭朴素等精神,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比较差,也缺乏可以将自己拉出负面情绪的自救能力。有些学生受到外方院校“宽进严出”办学特点的影响,出现自负和自卑夹杂在一起的复杂心理问题,会通过各种外在物质条件来彰显自己的自尊,又或者潜意识刻意强调自尊,从而掩饰自己的自卑。还有的学生在中外合作办学双校园模式下面临着很大的学习压力,也就为其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比如,有的学生在面临中方和西方两种不一样的教育理念、知识传授方式和考核方法时,会产生较强的不适应感。而且学生在学习期间,还会面临着更复杂的语言学习与语言测试问题,各方加到学生身上的压力非常沉重,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二、中外合作办学双校园模式下学生心理危机分析
在中外合作办学双校园模式下,大学生的心理危机是比较明显的。所谓心理危机,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问题,这是个人的心理矛盾存在比较激烈的冲突,而且这一冲突还比较难解决。
(一)心理危机的高峰期
实际上,在年级不同的情况下,通常大二学生心理危机最为明显,其次是大三学生,再到大一学生,最后是大四学生。而大二学生出现最严重心理危机的原因是学生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大学生活后,缺乏较大的突破,也缺乏合理的自我定位,难以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目标。在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都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反而会更容易出现心理危机。大二学生虽然有了比大一学生更多的经历,但是面临着出国或攻读双学位等重要的人生选择时,容易出现矛盾心理,而且态度比较优柔寡断,不容易作出决策。
(二)人际交往的心理危机
在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对学生的交际能力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但是目前不少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缺乏集体观念,其人际交往能力也并不強。但是实际上,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更容易出现人际关系上的心理危机。这主要是因为独生子女的个人自信心比较强,对人际关系的感知度往往也会比非独生子女更高,不少独生子女能够在人际交往上彰显自己的自信,让更多人愿意与之往来;而非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并非受到很多关注,因此其自信心不强、容易自卑,对人际交往的感知比较低,也就更容易产生人际危机。
(三)自我认知的心理危机
实际上,在中外合作办学双校园模式下,现今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之间的自我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别。比如独生子女通常受到更多的关注,若是选择出国,那么很难快速适应国外的环境。长期下来,独生子女更容易对自我存在和自我价值等产生怀疑,也就会引起自我认识的心理危机。有的学生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很难在社会锻炼中磨炼自己、发展自己。若是在双校园模式下对自我定位和自我认同等方面产生了疑惑,如果没有自主分析现状,并调节自我看法,就很容易产生自我认识的危机。
三、中外合作办学双校园模式下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路径
近些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双校园模式受到不少高等教育院校的关注,并且一些院校已经开始落实这一教学模式。但是其必须面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尤其是当前大学生心理特点、心理问题、心理根源已经愈发明显,还出现了心理危机,要求中外合作双方能够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强化大学生出国各项必要的培训活动
在中外合作办学双校园模式下,要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则要考虑到大学生出国后可能会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为此,中外合作双方应该注重加强对大学生出国之前的培训。尤其是对即将出国的大学生,要予以全面的培训,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大学生的其他课业辅导,让学生有良好的语言基础,同时具备良好的专业课学习技巧,让学生可以避免受到过大的语言与课业的双重压力。尤其是良好的语言基础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知识与技能时效率更高,还能提高学生在国外遇到问题的应对能力,尤其是其交际能力可以获得很好的进步。此外,培训内容还要包括外国文化,比如日常礼仪、风俗习惯、地域风情等,让学生能够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在面对突发事情时能够应对自如。当然,在加强学生出国前的培训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持有不卑不亢的心态,要增强自我认同感,并具备一定的自尊心,才能更快地适应国外环境,减少相应的心理危机。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适应性教育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如自我意识、个性心理、择业心理、人际交往心理、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等。只是在双校园模式下,适应性的心理矛盾问题比较显眼。学生一般在完成国内这一阶段的学习之后,就会到国外去进行另一阶段的学习,会面临着不同的语言环境与社会人文环境。不管是出国前还是出国后,学生的适应性心理水平都应该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比如从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同样需要学生去自我适应,又比如在双校园模式下的教育差异所带来的不适感也需要学生去适应。而学生出国之后,更是要努力保持良好的适应性,才能在国外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保障自己的学业顺利完成。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适应性教育。
首先,在学生入学的初期,学校应该让学生对中外合作办学有正确的理解,使其在慢慢熟悉这一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其次,教师可强化学生的人际交往教育,引导学生采取正确的方式扩大自己的朋友圈,多参与形式多样的活动,从各方面的学习交流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更多的互动与交流过程中赢得对方的尊重,建立起彼此的友谊,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最后,学校要积极开展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德育教育,让学生未来在国外的陌生环境中,能够避免受到不同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让学生在异地也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定位。
(三)构建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一件很有必要的工作,学校可以为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规范化的指导。在建立这一教育体系时,首先要建立心理普查机制,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建档,尽可能地把握学生的实际心理健康状况。为此,学校需要加强筛查、预警、跟踪以及控制等环节,让大学生心理普查工作一体化。其次,学校应该构建网络心理教育平台,在线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指导,让学生随时可以咨询心理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网络化的心理辅导既需要保证即时性和广泛性,也需要保证隐秘性,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咨询心理问题,并且鼓起勇气咨询心理问题。最后,学校要加强辅导员教育和朋辈辅导教育,利于学生及时调节自身的负面情绪。
综上所述,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一直以来都是高校非常重视的内容。而在中外合作办学双校园模式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依旧有不少,甚至会出现心理危机。双校园模式是一个新型的教学模式,各校要理性对待其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而为了切实减少学生的负面情绪,保障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应该采取有效对策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可以具有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进而成长为一个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综合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何薇,姚佳.关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探究[J].科技资讯,2014,12(36):222.
[2]赵珂.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多样化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23):198-199.
[3]张崇.新时期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策略探讨[J].西部素质教育,2016,2(12):52-54.
[4]田菊会,刘辉,李含章.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亚太教育,2016(2):3-4.
编辑 陳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