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9-06-11李俊强
李俊强
[摘 要] 现代学徒制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是以培养企业需要的行业人才为目标,基于校企紧密合作的“双主体”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当前,现代学徒制试点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但同时在办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典型的问题。以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试点为例,阐述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对策思考。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6-0110-02
现代学徒制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积极探索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途径,能更加有效地培养适应企业职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但在推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面临着各种各样问题,如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学校主导地位削弱、高技能师资队伍缺乏、教学成本高风险大等种种问题。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在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过程中,推行“企业主体,学校主导”的一体化育人机制,探索“学业+就业+创业”三业同行的创新育人模式,实施校企联合招生的招工方式,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及内涵
现代学徒制从传统学徒制发展而来,它同时兼具学徒制的本质属性和现代职业教育的时代特性。传统学徒制是学徒为获得某一技术技能在雇主的安排下在工作场所展开学习和工作并获得一定报酬,是一种师傅带徒弟的高度情境式学习方式,知识与技能完全靠体验式领悟或师傅的经验传授。现代学徒制是以学校为重要主体,教与学的内容和过程经过系统地设计和组织安排,知识与技能在分段式的学习与实践过程中成体系建构,教育属性更加明确。传统学徒制是单纯由雇主开展,而现代学徒制是由企业和学校联合开展。“制度”则是使现代学徒制保持稳定的保障。保障现代学徒制稳定性的一系列内外部做法的制度及制度组合可以被称为“现代学徒制度”。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
教育部在2014年8月出台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必须形成与现代学徒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笔者所在学校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同时也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中推行“企业主体、学校主导”的一体化育人机制,探索“学业+就业+创业”三业同行的创新育人模式,实施校企联合招生的招工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代学徒制在培养新型工匠高技能人才方面优势十分明显,企业对这类学生认可度较高。但在推行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企业效益无法保障,企业合作积极性不高
多数企业在学徒培养过程中更注重利润。而学生在企当学徒期间,企业不仅要为学徒安排实习岗位、提供师傅进行辅导,还要支付相应薪酬,增加了直接成本。而学徒跳槽或被挖走,企业将无法收回对学徒前期投入的培训成本,直接影响企业参与的热情。另外,市场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行管理、用人需求等,这些不确定性因素冲击着现代学徒制试点的运行。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2016年12月立項为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与四川希望集团和德康养殖集团合作,组建“生猪养殖技术”现代学徒制班级,学生在企业当学徒期间,其薪酬要求不低于同企业同岗位人员的80%。2017年学生试岗、跟岗期,学生按照1800元/月领取薪酬,企业免费提供食宿,2018年学生定岗、上岗期,学生按照2300元/月领取薪酬,企业免费提供食宿,因此在学徒期间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现代学徒制班学生对企业岗位要求的技能技术掌握明显优于其他学生,学生毕业时其他企业也会趁机挖人,真正能留在企业的学生人数不多,企业面临无法收回成本的可能。同时,在2018年初,企业生猪市场影响较大,效益下降,对学徒的投入让企业负担更重。
(二)学校教学成本高,管理难度大
现代学徒制实行小班制,实习时间长、投入大、要求高;在学校与企业之间交替学习,强调“做中学”。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可能出现工伤和意外事故,学校承担一定安全责任和风险。同时,学生对现代学徒制不了解,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热情不高。学生及其家长对教学质量、学生权利的保护有疑虑,怀疑或担心学校以实习为名强迫学生低价打工,企业借此获取低廉劳动力。在企业期间,部分学徒对合作企业不满意,对自己的学徒前景不乐观,也不愿意过早地失去就业选择权等。如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学徒制班只有20余名学徒,采用的是“1+2”模式,第2、3年主要时间都在企业当学徒。学校管理难度大,出现意外事故后,学校基本无法及时处理和控制。更有个别学生认为自己一进学校就参加工作,对学校心存疑虑。
(三)教学评价体系未确立,教育成效难评估
从当前的现代学徒制试点看,教学成效的评价采用理论和技能考核相结合的办法,理论考核主要由学校负责,岗位技能考核主要由企业负责,两相结合构成整体评价。但现代学徒制成效评估难以形成统一标准,相关主管部门也没有制定统一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标准,对学徒完成培训之后的知识、技术技能水平等没有出台统一要求,在教学过程、教学条件、教学评价等方面也未出台相关具体措施,缺乏适合的学徒制教材。企业不一样,师傅传授的内容和技能也不一样,教材也不一样。评价的方法不统一、不科学,因此评价结果有可能出现偏差。另外,市场的不断变化和需求导致对岗位职业技能的要求不断变化,造成教学标准和教学成效的评价难以适应市场要求。
三、发展对策
现代学徒制是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模式。针对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建立完善制度
建立健全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企业、学校、学生积极参与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在现代学徒制的试点过程中,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与现代学徒制相应的制度,才能保障各方利益和诉求。
(1)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运行秩序作出规定,并对学徒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的界定。明确企业的培养产权,保障现代学徒人才的专用性以促进企业参与积极性。(2)针对现代学徒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和高投入的现实,企业开展人力资本投资需要一个以合同为载体的规约保障,受教育者完成学徒培训后,能够留在参训企业中进行服务,以保障企业对其所培养人力资源的专用性。(3)形成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成本分担机制,减轻企业成本压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是一项高成本、需要长期投入的人力资本培育项目,而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小型企业作为现代学徒制的执行主体,很难有长线投入。并且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也面临着较大的成本压力,如果完全依靠企业自身投入,企业经济压力大,成本与收益在短期内无法成正比,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难以满足现代学徒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国家可以通过项目的形式对企业所产生的成本进行合理分担,以减轻企业在现代学徒制中的投入压力。(4)规范学徒培训合同制度。目前,在现代学徒制的试点过程中,学徒培训合同制度不规范,部分企业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只考虑到自身成本和风险防控,没有保障学徒的利益。因此,要建立完善学徒培训合同制度,规范企业与学徒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在学习过程中,既要保障企业的利益,也要防止企业利用现代学徒制来剥削学徒,使现代学徒制退化为廉价劳动力的获取的一种方式,以保障学徒的权益,提高学生及家长的参与热情。
(二)建立现代学徒制动态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设置及课程开发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学徒制的核心。现代学徒制的专业设置及课程开发须立足于企业及所属产业的发展动态,同时按照行业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情况来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建立动态化的专业设置方式。对课程开发,必须确立现代学徒制的岗位能力标准,按照岗位群或未来岗位更换的可能性来开发课程,既要体现出岗位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避免学徒职业能力范围过窄,以提高学徒的综合素质。同时,在课程开发及专业设置方面,应结合现代学徒制的时间分配,必须将学徒在校理论学习与在企业技术技能学习的时间进行合理分配,按照不同的行业、企业、专业的实际情况做灵活的动态调整,以达到适应岗位及市场不断变化的要求。
(三)建立统一和动态化的教学标准和评价体系
现代学徒制实行双主体教学,学校与企业是教学标准和评价体系制定的主体。学校熟悉现代学徒制理论体系,是教学标准制定的发起者;而企业熟知岗位的实际需求,熟悉学徒职业技能、职业资格与岗位的对应性。教学标准必须由学校与企业的共同主导,共同制定动态化、专业化的教学标准。主要应该包括职业资格培训体系、职业技能培训内容、技术规范技能标准以及学徒可迁移技能体系等方面。学校应该结合上述具体标准,将这些标准细化到课程体系中,将关键职业能力标准及职业技能转换标准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企业在学徒教学过程中,应结合职业能力的具体标准,将学徒培训落实到岗位学徒培训中,将关键职业技能嵌入學徒培训中。总之,学校与企业应当严格按照职业资格标准要求及培训技能标准来明确现代学徒制的培养目标与体系。
参考文献:
[1]关晶.现代学徒制办学模式:内涵、现状与发展策略[J].职教论坛,2018(34):31-35.
[2]刘望,隆平,田伟军.“现代学徒制+分段组合”高职人才培养的教学组织与实施机制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6(9):41-44.
[3]王琳.论现代学徒制对高职院校转型发展的影响[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4(23):6-9.
[4]陆致晟.现代学徒制与小班化模式关系探讨[J].职业教育,2015(11):72-74.
[5]谭家兴.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要素分析[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47-48.
◎编辑 尚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