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际合作办学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的认知基础
2019-06-11严峻
严峻
[摘 要] 高等教育的中外合作规模逐渐扩大,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逐渐得到关注。认知三观,即经验观、突显观和注意观是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的认知基础,通过实例分析,从而为国际合作办学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阐述认知三观:经验观、突显观和注意观的内容,分析在英语教学中由于认知三观的不同带来的语言学习问题以及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的模式是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的。
[关 键 词] 经验观;突显观;注意观;认知基础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6-0094-02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中外合作规模逐渐扩大。中外合作项目为高校带来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资源和教学名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为中国教育的国际化奠定了基础。但是中外合作项目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如中方教师上课较容易出现中学课堂“满堂灌”的现象,以考级考证为指挥棒;外方教师上课,学生感觉课堂轻松,但是收获不大。针对单一教学存在的不足,中外教师如果进行合作教学,从课前备课、课上授课及课后评估几个方面进行合作,可以更好地将国外的教育思想和体制与中国学生的教育现状相结合,促进中外合作项目的健康蓬勃发展。
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中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会选择去項目合作院校进行深造留学,因而英语能力成为关键性因素。中外合作项目基本在一年级时会开设大量的英语课程,所以中方教师和外方教师在英语教学方面是交集最多的教学领域。本文将阐述认知三观:经验观、突显观和注意观的内容,分析在英语教学中由于认知三观的不同带来的语言学习问题以及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的模式是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
F.Ungerer和H.J.Schmid认为当今的认知语言学主要有三种方法表征:经验观(Experiential view),其中包括原型图式、隐喻与转喻、文化模式、概念化等理论;突显观(Prominence view),其中包括图形与背景等理论; 注意观(Attentional view),包括框架与图样理论。
一、认知的经验观
Lakoff认为心理理解涉及两个认知域:源域(Source domain)和靶域(Target domain)。概念隐喻就是以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一个认知域即源域(Source domain)的部分特点被映射(Mapped)到另一认知域即靶域(Target domain)上,后者因前者而得到部分理解。其中的映射是具有单向性的,因为其本身是以具体的、可感知的经验而去理解抽象的、不可感知的概念范围的,其也是一种抽象的推理过程[1]。而在中西方社会的文化差异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中,源域是在向靶域的映射过程中就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和区别。因此,这些差异给英语的听说读写方面带来了不少困扰。
如有一篇关于广告主题的英语阅读文章,有这样一个句子“Some advisers have forked tongues.”对于“forked tongues”这个短语学生就很难理解,只知道字面意思是“分叉的舌头”,但在这个句子里似乎解释不通。这个短语源于西方社会使用的餐具叉,叉前端是分开的,这种分开,不一致的特性就被映射到靶域,来表示某一些说谎,口是心非的不一致性。中方教师不太会在口语教学中用到这个短语,表达得最多的相近短语就是“Tell a lie”。
又如西方人形容整天坐在沙发上懒得动的人为“couch potato”。土豆、薯片在西方社会的饮食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土豆胖胖圆圆的特性与长期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的人最后也会变得胖胖圆圆的相结合,就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短语了。但是很多中国学生不太理解,也不会运用,他们常常会理解为沙发上的土豆。如果中西方教师合作教学,学生就能在外教创造的适当情境下听到、用到这些内容,中方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因思维差异带来的理解难点,西方教师则诠释产生背景和运用场合,解决这些因为社会文化思维的差异带来的隐喻理解困难,从而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
二、认知的突显观
认知语言学认为词语的意义与该词语在说话人的大脑里被激活的概念是对等的。意义是指人们以不同的方式描述想象情境的某些方面,即人们认为哪些成分是突显的。人们对参照点的选择很大程度上是由语义突显决定的。在认知语言学中,所谓突显就是指对语言所传达信息的取舍和安排[2]。著名的丹麦心理学家鲁宾(Rubin)曾探讨了“图形—背景”现象,其现象的含义就是指大脑会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有意义的图案上,而忽略了其他的周围图案。图形本身是具有完整的形状、结构和连贯性的,而注意的焦点和感知的突显部分则是更容易被注意和识别的;而背景是与图形相对、细节模糊、未分化的部分,是为突显图形起衬托作用、使图形突显的部分[3]。因此,在对同一个信息时,认知者根据自己的认识和需要,采用不同方式的表达,从而产生了一些不同的“图形”和“背景”。因此,在语言交际中是依据个体的主观意图以及说话者自身的空间位置和熟悉程度等特征去选择不同的视角或强调不同的部分对事物进行不同程度的突显[2]。
如在中国文化里,龙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在中国人观念中的突显意义是代表着权力和地位,很多与龙相关的概念都是褒义的,但是在西方人的观念中,龙的突显意义是怪物,相应的短语俚语都相对是贬义的,如“sow dragon teeth”(挑起纠纷),“chase the dragon”(服食海洛因), “the great dragon”(恶魔撒旦)等。在进行口语交流时,当中国学生谈到自己是龙的传人时,外教通常很费解,造成一定的交流障碍。又如在英语听力里会有这样的短语“speed bump”,这给学生的听力理解造成很大的障碍。由于突显观的不一致,中文里将地面上限制车速的横杠称为“减速带”,而英文根据其外形取名为“speed bump”。对于这样一些因突显观差异造成的理解和使用困难,中西方教师在合作备课时可以有效地发现理解难点,进行沟通,在合作教学时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形象生动的讲解,让学生不因这些困扰产生理解与运用上的困难。
三、认知的注意观
注意观是指在人们的经历过程中,事物的一些部分容易引起人不由自主的注意,而另一些则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引起注意[4]。
人的头脑中会储存许多根据语境和经验形成的图样。因此,在人讲话的时候或者在听别人讲话的时候,人的大脑会不自觉地运用大量来自图样或框架的信息来分辨。听话者和讲话人自身对事和物理解不一,导致最终呈现的信息也不一样。因此,表面不连贯的语言表达能被正确地理解为语义信息上连贯的整体[5]。总之因为人们的生活经历、知识结构和世界观之间的差异,加之与之他们的相关的认知能力的不同而造成对同一事物的假设或预期迥异,导致了交际双方无法共享认知语境,从而对交际效果有所影响。
如中国人见面会问吃过了么,如果直接翻译成英语去问外国人“Have you eaten?”,他们会觉得很奇怪,以为你要请他们吃饭,而不知道这只是中国人的寒暄方式,会觉得中国人不真诚,从而造成交流沟通的失败。又如在一次婚礼上,外国人称赞新娘漂亮,新郎按照中国的习惯回答说,哪里哪里,结果外国人以为是要具体说明新娘漂亮在什么地方,就把新娘从头到脚赞美了一番,从而使得交际的场面比较尴尬。所以对这些语用方面的差异在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中应当进行关注,在合作备课时,中方教师将学生可能出现的中式思维与外教沟通,在授课时就能有重点地去引导和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论
经验观、突显观、注意观是认知方式三个重要的表征,其研究的范围分别是范畴化和隐喻转喻理论、图形背景理论、框架理论。本文通过运用认知三观来分析外教和中教上课方式的异同点,阐释了中外教师合作教学的认知基础,从而可以更好地促进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模式的建立和实践。
参考文献:
[1]George Lakoff.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2]苏丽丽.从突显观分析隐喻的认知过程[J].安徽文学,2009(9):260.
[3]Langacker,R 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ume1[M].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4]罗健京,刘也玲.认知分析经验观、凸显观和注意观的解释力[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10(5):136.
[5]邵軍航,余素青.认知语言学的经验观、突显观、注意观及其一致性[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128.
◎编辑 尚思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