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行业标准的“三元制”校企合作机制构建

2019-06-11陆轶叶宝玉熊建斌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9年2期
关键词:培训中心行业标准校企

陆轶 叶宝玉 熊建斌

[摘           要]  民航业属于高科技、高精密、高风险及高标准行业,其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一步可视化。为了解决目前行业院校缺乏双师和行业内先进技术的教学案例,满足行业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引入第三方培训中心——“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单位”(147学校)以实现创新培养模式,通过新引入的“一元”为学生开展创新培训工作,构建包含学校、企业、培训中心三方单位和人员的“三元制”校企合作模式。

[关    键   词]  行业标准;校企合作;“三元制”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06-0078-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飞机出行,飞行安全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要确保飞行安全,需要对飞机及其技术装备进行航线维护、定检维修及附件修理。航空维修是航空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门槛以及对安全的要求都很高,因此飞机维护是负责程度和科技含量较高的综合体,需要同时兼具操作技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而这类人才的培养除了需要理论的指导,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同时需要大量的实践鍛炼,掌握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因此,为达到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满足行业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引入第三方培训中心——“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单位”(147学校),构建包含学校、企业、培训三方单位和人员的“三元制”校企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不但利于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同时能实现高等教育“实践出真知”的目的。

一、基于行业标准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必须认真回答“为谁培养人,怎么培养人,谁来培养人,靠什么条件培养人”等人才培养关键问题。科技含量高、风险高、投入高是民航业的三大行业特征,在企业的充分参与下,该模式将理论指导与实践培训相结合,学生不但掌握了必备的理论知识,同时本专业领域的实操能力也得到提高,实现学生毕业即就业,使企业新员工培训周期大大缩短。

二、“三元制”模式与以往校企合作模式的区别

与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相比,“三元制”模式加入了“新一元”:第三方培训中心——“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单位”(147学校),新引入的“一元”为学生开展创新培训工作,这种模式不但利于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同时能实现高等教育“实践出真知”的目的。“三元制”培养模式在学生实际培训管理过程中由于企业的充分参与,在统一管理机制下制定一套基于行业标准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构建包含学校、企业、培训中心三方单位和人员的“三元制”校企合作模式。

三、以行业为依托,构建“三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为达到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满足行业工作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借鉴德国“双元制”模式,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改革,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国家的相关法律不够完善

我国目前在高职校企合作方面的政策尚且不够完善,地方政府也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所以在政策层面上校企合作较难落实到位。

(二)学校与企业对彼此之间的合作缺乏认知

目前对大部分企业来说,物色到满意的员工、解决人力资源成本是他们参与校企合作的最大动力,而对学校来说,学生就业是他们参与校企合作的最大动机,这就造成企业的需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冲突,共同目标驱动力不足。

(三)校企合作缺乏有效机制

校企合作顺利进行需要建立同时满足校企双方各自发展需求的合适机制,用来保证并监督校企合作顺利进行。当前的校企合作中缺少这种同时满足校企双方利益和关系的机制。

四、基于行业标准的“三元制”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一)加强“三元制”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

响应国家职教改革号召,在认真研究德国“双元制”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基础上,加强“三元制”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以坚持保障民航飞行安全为首任,充分依托行业标准,为培养民航高技能人才、积极推进工学结合、探索行业院校校企合作新模式。充分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引入“新一元”——第三方培训中心,形成学校、企业、培训中心为合作实体,建立包含学校、企业、培训中心三方单位和人员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制定一套基于行业标准的校企合作管理制度。

(二)探索“三元制”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根据民航企业的需求,采取“行业标准+工作任务+行业能力”探索基于行业标准的“三元制”创新校企合作模式,以建设与提高民航维修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技能。

(三)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学生

为了更好地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能适应企业的需求,探索培训中介机构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作用,完善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发展战略。下图为学生学习流程图。

学生在第一学年进行基础学习,学习基础理论以及基本的职业技能,在第二学年企业根据行业标准要求进行第一次考核,从中选拔一批综合能力较好的学生组成一个试点冠名班,并与学校、企业、培训中心签订四方合同,试点冠名班学生除正常的学习之外,暑假将参加短期的飞机维修专业初级岗位技能培训,课余时间进入飞机维修实训基地训练。其他未通过企业考核的学生则继续进行专业学习,并根据民航企业需求以及人才培养方案参与学校实训基地的实训,等待企业的第二次选拔。第三学年企业进行第二次考核,再次选出一批综合能力较好的学生签订职业培训合同,进行相关岗位技能业务培训,然后通过能力考核进入企业实习,未通过选拔的学生将由学校统一安排实习单位,并签订职业培训合同,实习结束后自行寻找工作单位。试点冠名班的学生则继续接受中级岗位技能培训,考核合格后进入企业实习,毕业后成为企业正式员工。

五、校企合作的前景

(一)缩短员工培训周期

“三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引入“新一元”——培训中心,鼓励将企业实际案例引入教学系统,通过新引入的“一元”为学生开展创新培训工作,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与实操能力,使学生毕业即就业,缩短员工培训周期。

(二)完善机制,实现校企“双赢”

“三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紧密结合企业需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本专业岗位职业技能,在“三元制”机制下,招生与招工、毕业与就业相辅相成,节约企业人才培养成本,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受益。

六、结语

“三元制”人才培养模式采用阶梯式培养,即第一学年进行基础和专业学习,第二学年通过企业考核后,根据学生选拔情况进行分班按需教学,对试点冠名班进行基础技能培训,未通过考核的则继续进行专业学习与参加学校的校内培训。第三学年企业再次选拔,根据选拔结果再次进行学习安排与培训,试点冠名班的学生接受中级技能培训,最后通过企业考核对学生进行实习分配。“三元制”人才培养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工作岗位基本技能,有利于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实现高等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孟舟.河南机场的合资飞机检修基地项目评价[D].北京化工大学,2017.

[2]叶宝玉,朱芳,刘传生,等.基于行业标准的“三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应用研究[J].卷宗,2015(11):1038-1039.

[3]张立华,井大军,范功利.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机制创新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5,24(2):57-60.

[4]马旭,李军利,周庆玲.“双元制”模式下船机专业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J].機械制造技术,2017(5):234-236.

[5]沈绮云,万伟平.产教融合 提升校企合作中的企业主体地位: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产业学院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为例[J]. 辽宁高职学报,2015,17(8):31-34.

[6]陈海峰,张俊青,黄云奇.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的理性思考[J].高教论坛,2013(5):103-106.

[7]兰小云.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8]杨健.校企合作背景下企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培训中心行业标准校企
杭州之江书画院培训中心优秀学员作品选登
杭州之江书画院培训中心优秀学员作品选登
造纸领域5项行业标准计划项目获批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近期发布的相关行业标准(2020年3月01日)摘选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五行真经(9)
31项安全生产行业标准即将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