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小抓起,培养规则意识

2019-06-11孙丽红

阅读(教学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规则价值现状

孙丽红

【摘要】规则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守规则,学会做人;懂规则,学会做事。只有从小形成规则意识,长大才能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为了让小学生懂得遵守规则,将来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就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小学生的规则意识。

【关键词】规则  现状  价值  策略

一个富强、文明的国家,无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必须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所谓规则意识,是指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规则意识的最高层次,就是要让遵守规则成为人的内在需要,在这种层次中,遵守规则已成为人的第二天性,外在规则成为人的内在素质,达到孔子所描述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一、聚焦小学生规则意识的淡漠、缺失

长期以来,现行的教育体制以及课程内容,没有对小学生的规则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致出现不少道德问题、社会问题等等,这是在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教育等各方面越来越走向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努力办好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的场景:

【镜头一】在学校的门口,只要放学铃声一响,马路两旁早早等待的家长们,完全无视交通信号灯和过往车辆的存在,像百米冲刺一样飞奔到孩子们的面前。孩子们也随同长辈们一起,把老师的叮嘱抛之脑后,高高兴兴地跟着家长乱闯。

【镜头二】校园里、走廊上,大声喧哗,追逐打闹;厕所里,上完厕所不冲洗,洗完手不关水龙头;课堂上,教师刚刚布置完任务,孩子们或窃窃私语,或埋头把玩小玩意儿,偶尔兴奋过头还嘻嘻哈哈地聊起天来。

【镜头三】很多旅游景区,都会在显眼的位置写上一些诸如“禁止攀爬”“请勿乱丢垃圾”“爱护花草树木”之类的宣传标语,但是这些标语在很多家长和孩子的眼中形同虚设。攀爬雕塑、乱丢垃圾、随处乱刻“到此一游”……

这些镜头映射出来的,绝不是简单的个人道德问题,追根溯源,是心中规则意识的淡漠和缺失。许多研究表明,大多数成年人的问题行为都源于童年时期。“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如果一个人在小时候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将会给其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反之,则会给自己、家庭、社会造成困扰与障碍。

二、培养小学生规则意识的价值、意义

小学阶段是学生各类意识、观念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1.培养规则意识,应社会发展之需。

重视规则意识的养成,是培养小学生全球化的国际视野与民族化、本土化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规则意识。儿童是未来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只有让他们以良好的规则意识为行为的准则,才能担负起建设祖国的使命。同时,学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对儿童的要求和约束远远超过幼儿园和家庭,更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进而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这是儿童学习和生活的重要保证,更是他们进入社会、适应社会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2.培养规则意识,顺健康人格之要。

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面临着一次重要的角色转变。由于学校环境和学习方式的变化,孩子往往会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此时,学校的规章制度恰好可以规范、约束学生的思想行为,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所以,适时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正好给小学生搭建了一个由不知道规则到认识规则,进而遵守规则的平台,以此形成健康的人格,促进自我的发展。

3.培养规则意识,建正常秩序之基。

皮亚杰和他的合作者经过大量的研究后指出,7岁、10岁和13岁是儿童的公正判断时期。小学一年级儿童正逢第一公正期,在此阶段他们是以成人的是非标准为是非标准,这样教师在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规则意识时,就要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坚持一个基本准则——按规则办事。无论是从大处着眼——学校的整体活动,还是从小处入手——作业的完成,都要依规则行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校园中的活动能够正常、有序地进行。如果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较强规则意识的人,那么他就会自觉遵守规则,整个校园就会变得秩序井然。反之,则无法顺利开展活动,甚至有可能会影响整个学校的正常秩序。因此,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是维护正常校园秩序乃至社会秩序的基本要求。

三、培养小学生规则意识的策略

栽种思想,成就行为;栽种行为,成就习惯;栽种习惯,成就性格;栽种性格,成就命运。学校要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促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向更好的方向转变,就要加强对小学生进行规则意识的教育与培养。

1.以“小”见“大”,明确培养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而游戏需要依靠规则才能顺利进行。因此,通过游戏向学生传递规则的重要性是非常有效的。

在玩“老鹰捉小鸡”这个游戏时,笔者当“老鹰”,故意不按常理出牌,突然抱起“母鸡”放到身后,于是“小鸡仔”们乱了套。学生们不高兴了,都嚷嚷着说不可以抓“母鸡”,这属于犯规。笔者马上承认了“错误”,主动要求来当“母鸡”。游戏再次开始,笔者又一次“使坏”,一把抱住了“老鹰”,游戏再次中断。这个时候,学生们开始嘟囔:“那么不遵守规则,游戏怎么玩啊?!”笔者趁热打铁:“看来规则对我们大家来说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你们看,如果不遵守规则,连个游戏都不能好好地玩了。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更要遵守规则啊。”

通过这个小小的游戏,教师不用太多的言语教育,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就能意识到规则的重要性。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学生们从游戏中得出来的“真理”,要比教师千万次的说教更有效,更能将规则意识的“根”深深地扎在他们的心中,然后经过岁月的沉淀,慢慢地轉化为能量,开出自觉遵守规则的行为之“花”,这难道不是一种春风化雨般的教育的最高境界?所以,教师要经常和学生在一起玩游戏,故意露出“破绽”,和孩子们共同甚至让孩子们独立制定游戏规则,学生就能在游戏规则中增强自己的规则意识。

2.从“无”到“有”,探索增强规则意识的渠道。

(1)学习知识,了解规则。

万丈高楼平地起。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要先从学习、了解相关规则开始。因此,在培养小学生规则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好引导学生学习各种相关规则的工作。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學习规则应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这样既顺应了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需要,突出情感、学习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又能够循序渐进地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让学生学得牢固,兴趣盎然。

在“火眼金睛——寻找身边的规则”的活动中,笔者让学生们找一找与自己的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规则,并在队会活动时相互交流。学生们有的找到了成文的规章制度、法律法规,也有的找到了排队礼让、公交车先下后上等公共约定。学生们把这些内容收集、整理起来,汇编成《我们身边的规则》,作为学习规则知识的读本。因为有了学生自身的参与,此次活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2)环境熏陶,暗示规则。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学校非常重视环境的熏陶,从“会说话的墙”到“能指挥的楼梯”,从校门口的“仪容镜”到教室内的“正冠墙”,处处都将教育蕴含在环境之中。

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不强。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符号、图标进行提示和约束。比如,在图书室内画上一个闭紧的小嘴巴,告诉学生看书时要保持安静;盥洗室内,贴上老师和学生共同制作的洗手流程图和节约用水的标志;在楼梯踏步的侧面,写上“慢步轻声,礼让右行”;在花园里面,插上标牌“绿草茵茵,关爱是金”……这比教师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3)从知到行,强调规则。

培养良好的习惯一定要有持久性、针对性的训练。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要求他的弟子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尽量向后甩,每天做三百下。结果一个星期后有九成的学生坚持了下来,一个月后有一半的学生坚持在做,一年后只剩下一个人还在坚持,他就是柏拉图。由此可见,培养良好的习惯,需要持之以恒、水滴石穿的精神。

当然,鉴于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教师不能要求规则意识的培养一蹴而就。习惯是行为多次重复后的结果,是一种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习惯能让行为形成条件反射,使规则意识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从而形成遵守规则的潜意识。因此,教师要多引导、多鼓励,让学生有意识地努力达到遵守规则的要求,从而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形成牢固的规则意识。

总而言之,学校是把一个个自然人培养成一个个社会人的重要场所。为了让小学生懂得遵守规则,更好地适应社会,学校教育就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规则意识的培养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要将教育的过程贯穿在游戏、故事、环境等各个领域,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让规则意识融进每一个孩子的血液里,为孩子们的美好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城头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规则价值现状
让规则不规则
不如吃茶去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