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旧酒瓶简单清洗散装酒变身“品牌酒”
2019-06-11
先从外地买回3000余斤散装白酒,后从废品回收站购入热销品牌的旧酒瓶,再从网上购买相配套的外包装、商标及酒瓶盖,最后在自己租来的库房内将以上物品合成“品牌酒”,低价销往全市各烟酒门市,非法获利10余万元。
2018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公安局公共交通治安分局将该非法窝点一举捣毁,将犯罪嫌疑人张某、范某当场抓获。
散装白酒变身“品牌酒”
2018年下半年,包头市公安局公共交通治安分局民警在调查摸排中发现,河南籍嫌疑人张某与山西籍嫌疑人范某,多次以网购方式从浙江温州购买汾酒、蒙古王和金骆驼生态酒等外包装,张某从河南开封买来3000余斤散装白酒。二人在一出租库房内,用自制简易工具灌装、包装后,以低价批发给一些烟酒门市进行销售。
为了躲避公安机关的打击,张某频繁更换库房和交易地点,并采取给中间介绍人提成、现金交易等手段,迷惑和转移警方工作视线,一度给侦查工作带来困难。办案民警经过数月艰苦经营,成功掌握了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规律。2018年11月16日,嫌疑人张某订购的一批包装材料到达包头某物流公司。收网的时机已经成熟,办案民警快速出击,将犯罪嫌疑人张某、范某抓获。随后,警方从犯罪嫌疑人范某所租的另一处房子内缴获4大桶劣质散装白酒(每桶55公斤)及一些成品酒、酒箱、酒盒、酒盖与还未裁剪的商标等。在出租屋内,散装白酒被装在白色塑料桶中,简易密封后随意放置在院内或杂货间。据犯罪嫌疑人交代,制假所用的酒瓶大多是从废品回收站买回的旧瓶。他们利用编织袋将旧瓶子拉回库房后,简单清洗处理后,便将散酒灌装进去,酒瓶没有进行消毒处理。灌装后,二人将网购来的配套酒瓶盖子盖压好,便可进行贴标包装。
假酒非常逼真 还有抽奖用的二维码
犯罪嫌疑人范某、张某均是50岁左右,在包头市租房居住,平时以打工为生。看到白酒利润较大,便萌生了用低价酒充当高价酒销售的想法。二人购买的白酒外包装都是本地热销的一些品牌,比如汾酒、蒙古王等,网购来的外包装纸箱、酒盒、商标、酒瓶盖子、兑奖二维码等应有尽有。
二人将散装白酒包装成为品牌酒后,以低价卖给一些位置偏僻、规模不大的烟酒门市。以汾酒为例,一瓶酒可装500ml散酒,而500ml散酒价格仅2元,加上外包装等费用,一箱12瓶装的酒成本价为30元左右,他們却以每箱100元左右的价格销售给烟酒门市,而品牌真酒的价格为600多元/箱。
办案民警打开收缴回的一箱成品“蒙古王”酒开箱展示,“从外观很难分辨,你看右侧这儿,就连抽奖用的二维码都有,很逼真。嫌疑人购置回来的散装酒有不同口味,有浓香型的,也有清香型的。他们根据各品牌酒的不同味道进行对应灌装,不是十分熟悉这个品牌酒的人,很难发现异常。”
目前,犯罪嫌疑人张某、范某已被刑事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