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文化教育研究的时空分布、热点趋势及演化脉络分析
2019-06-11张轩
张轩
摘要:运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使用CiteSpace V可视化分析软件对中国知网中CSSCI期刊收录的1998年至今有关体育文化教育的770篇研究论文进行可视化处理,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对体育文化教育研究的文献数量、科研机构、论文作者、研究热点及演化过程进行分析,整体认识我国体育教育研究的趋势和动态,为体育文化教育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研究结论:我国体育文化教育的研究开始于1998年,在2014年达到发文数量高峰,虽然之后发文数量有所下降,但仍维持较高的发文量;师范类院校是关注体育文化教育研究的主要研究力量;从研究的演化脉络情况来看,体育文化教育的研究对学校体育持续关注,随后过渡到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领域,表明体育文化教育是涉及到全人群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关键词:体育文化教育;知识图谱;时空分布;演化脉络;体育教育;学校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840(2019)02-0007-08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 of bibliometrics and CiteSpace V software, 770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coreperiodicals of China journal full text database were visualized and analyzed, including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focus points and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sports culture education research in China. Study shows that the research on sports culture education in China began in 1998 and reached its peak in 2014. Although the number of papers published has declined since then, it still maintains a relatively high quantity.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the main research for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volutionary context of research, sports culture education study continues to focus on school sports, and then transfers to the field of competitive sports and mass sports, which shows that sports culture education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involving the entire population and requires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whole society.
Key words:sports culture education; knowledge mapping; time and space distribution; evolutionary context;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 sports
1數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布拉德福文献离散规律表明: 大多数关键文献通常都会集中发表于少数核心期刊上,目前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 收录中文核心期刊的数量远远超过其他数据库。因此,本文将文献数据来源选择为CNKI,研究的检索表达式设置为:主题=“体育文化”并含“教育”,期刊来源选择CSSCI,检索日期为2018年11月8日,检索至今为止的全部文献,共检索到文献数量为783篇,删除“通知”“简介”等无关于体育文化教育的内容,获得770篇有效期刊文献数据。通过检索得知,最早有关于体育文化教育的期刊论文发表于1998年,因此,本研究的选择文献的实际年份是1998年到2018年。将上述文献分别以“Refworks”和“Endnote”的文本形式导出,“Refworks”文本格式可以用于文献的可视化分析,“Endnote”文本格式用于文件存储、词频统计和其他数据分析。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计量法
文献计量法最早由美国学者A. J. LotKa 提出,是运用数学及统计学方法对文献数量、时序、空间分布进行定量统计的方法。使用SATI3.2国产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对文献数量、科研作者和研究机构进行统计,运用文献计量学中普莱斯定律等理论解释文献的呈现结果。
1.2.2共现分析法
共现分析法是由法国研究员M. Cllon提出,是基于文献的内容表现特征,分析文献的主题词,在同一篇文献中对一组词组进行两两统计,然后进行有关聚类分析的方法。研究认为,词汇在一篇论文中出现的频率越高,那说明研究主题的关系更加紧密,可以通过这些词汇代表的学科和研究主题的变化,分析相关研究热点,进而探究该领域的演变过程。
1.2.3可视化分析法
本研究借助于美国 Drexel University(德雷塞尔大学)华裔教授陈超美博士与大连理工大学WISE实验室联合开发的知识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V(版本号为5.7 R7 SE(64-bit))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将下载的770篇文献导入到CiteSpace V软件中,时间跨度选择1998年到2008年,时区分割为(Time Slice)一年一个切片,选择所需要的不同节点机构( Institution)、作者 (Author) 和关键词(Key Word),网络裁剪不进行裁剪,直接运行软件生成知识图谱,对所生成的共现网络阈值进行适当的调整,选择聚类分析、时区聚类等操作,绘制共现网络、时区演变等可视化图谱,以展示体育文化教育研究的热点、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
通过图2可知,体育文化教育研究领域中作者的合作情况不够密切,科研作者的节点相对分散,目前形成了万炳军、史岩、曾肖肖和段健芝、黄晓华、龙宋军两组三人合作团队。除这两组合作团队之外,其余研究合作都是由两人所构成,如田雨普和周学荣、邱丕相和王岗、毛振明和李海燕、付玉坤和孙庆祝、龚正伟和盖洋、黄依柱和祝娅,这些小规模的研究合作群体出现6个,超过4人以上的研究团队并没有出现,大量的研究者是独立从事有关体育文化教育的相关研究,表现了体育文化研究领域中科研作者的合作程度较低。同时说明体育文化研究的论文作者合作情况不够理想,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体育文化教育理论的研究传播广度。
图2CSSCI期刊中体育文化研究领域科研作者的共现网络2.2.2中观层次分析
对科研机构的探讨被认为是中观层次,这能够直观表现我国体育教育研究的主要力量以及其影响力的分布。通过SATI文獻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对机构分析,有668家科研机构参与到体育文化教育的相关研究中。根据普莱斯定律对核心机构的阐述,Nmax的数值为17,将其带入公式中可得M值为3.08,可知在体育文化教育研究领域中发表论文数量在4篇以及4篇以上的论文机构可以称之为核心机构(共13个)。表2统计的是CSSCI期刊中体育文化教育研究领域中核心科研机构的情况。普莱斯定律同时规定,核心机构的发文数量占到该研究领域的50%。通过表2可知,体育文化教育研究领域中核心机构发表论文数量为100篇,占到CSSCI期刊中体育文化教育总发文量的12.9%,距离普莱斯定律规定的核心机构发文数量还有一定的差距。在表2所统计的13所核心科研机构中,师范类高校有8所,所占比例为61.5%;专业体育院校有3所,所占比例为23.1%;综合类院校有2所,所占比例为15.3%。核心机构中不同类型院校与核心作者所在单位情况大体趋于一致,符合高产作者分布于高产机构的原则。
表2CSSCI期刊中体育文化教育研究领域中核心科研机构排名研究机构发文量(篇)1北京体育大学172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133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114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95沈阳体育学院86苏州大学体育学院77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68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69河南大学体育学院610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511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412广州体育学院413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4
图3CSSCI期刊中我国体育文化教育研究领域的共现网络探讨研究机构分布特征可以发现某科学领域知识产生、传播、演变的扩散源,以此评估科研机构在体育文化教育领域中研究实力。运用CiteSpace V软件,网络节点选择Institution(机构),对相应的阈值进行调整,从而生成我国体育文化教育研究领域的共现网络(如图3),探测当前体育文化教育研究机构合作情况。在图3中,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科研机构,节点的大小代表科研机构发文数量的多少,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科研机构之间存在合作关系,连线的粗细代表研究机构合作的紧密程度。对科研机构的共现分析,将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进行合并,如将“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社会体育学院”统一合并为“沈阳体育学院”。
通过体育文化教育研究机构网络可以看出,网络密度比较低(Density=0.0131),说明我国体育文化教育研究领域中科研机构的分布较为广泛,有13所科研机构存在合作关系(E=13)。最大的科研合作网络群体以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为核心与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贵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构建的合作网络;其次,由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构建的第二大研究合作网络群体;排在第三位的是以北京体育大学为核心与河南大学体育学院、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组成的合作网络;排在第四位的是以苏州大学体育学院为核心与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构建的合作网络;排在第五位的是由山东大学体育学院和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构建的合作网络。在以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为核心的最大的研究合作网络中,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和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的中心性都是0.01,其余科研机构的中心性值皆为0。出于中心性测度的节点在网络中的重要性,拥有高的中介中心性的节点,通常是连接2个不同领域的关键枢纽。这说明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和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在体育文化教育的研究中具有重要位置,但是从其中心性值情况来看,关于体育文化教育的相关研究机构并没有形成较为固定的、规模性的研究合作关系。从科研机构共现网络的整体情况来看,有众多科研机构未能形成研究合作群体,大部分的科研机构是处于单独研究的状态,例如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这些机构已经成为体育文化教育研究领域中的核心科研机构,但并没有形成较为稳定的合作网络,机构合作抗毁性较差。不同科研机构的合作能够有效提高科研成果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影响力。基于此,需要加快建立研究合作机制,努力促进研究资源的优势互补,推进科研机构(作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探索我国体育文化教育的相关研究,这对于教育强国建设和体育强国建设都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3体育文化教育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或主题词往往凝聚了作者研究的中心内容,因而通过统计关键词或主题词在某研究领域呈现的频次,可以反映出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热点。使用SATI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对770篇期刊文献进行关键词的字段抽取和词频统计,获得关键词1711个,大于10次以上的关键词有26个(如表3)。其中,“体育教育”一词在体育文化教育研究领域中出现的频率最高,达到106次,说明体育教育是体育文化教育的重要实现路径。运用CiteSpace V可视化分析软件,选取节点“Keyword”,对相应的阈值进行调整,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绘制我国体育文化教育研究领域中关键词的共现网络(如图4)。共现网络中的节点代表关键词,节点的大小与关键词的出现频次成正比,节点外环代表关键词出现的年份,按照时间从早到晚颜色由冷色到暖色过渡。
表3我国体育文化教育研究领域中高频关键词排名关键词频次排名关键词频次1体育教育10614大学体育192体育文化8615发展183学校体育8216教育164民族传统体育5017校园文化155体育4018校园体育文化146体育课程3719群众体育147高校3220体育运动138中国3021体育院校129体育管理2322青少年1210体育教学2323大学生1211高校体育2224素质教育1212体育史2225武术1213竞技体育2226体育教师12注:对频次大于10的关键词进行统计
图4CSSCI期刊中体育文化教育研究领域关键词共现网络根据表3和图4可知:1)体育教育、体育课程、体育教学、教育和素质教育频次分别排在第1位、第6位、第10位、第16位和第24位,体育教育是体育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学校教育课程的重要手段;体育课程是体育教育主要平台,体育课程的改革与优化是体育教育发展过程中持续研究的内容,这也促进了体育教育发展;体育教学是按照教学课程标准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培养人的过程,素质教育是体育文化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实现目标,我国目前体育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校体育的发展以及学生身心健康;早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决定》指出了学校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教育价值,也规定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2)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体育史和武术的频次分别排在第2位、第4位、第12位、第25位,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武术是民族传统体育最突出的表现形式,体育史学在对发掘、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传统体育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作用。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基因和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也是在体育文化教育过程中一直探讨的问题。近代以来随着西方体育的传入,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日益消沉,有研究探讨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功能及实现策略,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价值备受关注。3)学校体育、高校体育、校园文化和校园体育文化的频次分别排在第3位、第11位、第17位和第18位,表现了相关研究者对学校体育的持久关注。21世纪以来,高等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中国学生身体素质逐年下降,《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反映了党和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体育文化教育是重要的研究内容。党的十九大以来,建设“健康中国”“文化强国”“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等战略布局对体育文化教育工作提出新的要求。4)体育管理、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频次分别排在第9位、第13位和第19位,体育管理在体育文化教育的路径实施中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研究者关注体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协同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学校体育和体育文化共同发展,影响体育文化教育的历程。分析竞技体育新的历史任务,探索竞技体育的目标使命与创新路径,就竞技体育运动员而言,提出完善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协同治理模式;相对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文化而言,群众体育出现的频次比较低,这表明体育文化教育的相关研究对竞技体育发展奥运争光计划和群众体育发展的全民健身战略在科研层面有明显倾向性,对群众体育的研究关注农村体育、大众体育、终身体育、群众性运动会以及全民健身等领域。
4体育文化教育研究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趋势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出,任何认识都是历史演化的过程,相关研究人员对体育文化教育的研究也是一个动态演化的历史进程。所以,探究不同时间的体育文化教育研究的关键词热点,能够从整体上把握体育文化教育研究的历史演进过程。基于对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在CiteSpace V可视化分析软件“Layout”界面中选择“Timezone View”,对相应的阈值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得到我国体育文化教育研究热点时区变化的共现网络(如图5)。对图谱进行相关探究,以分析我国近20年体育文化教育研究热点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演进路径。
图5CSSCI期刊中体育文化教育研究的热点时区可视化共现网络
1)1998—2003年。研究者对体育文化教育的研究处于初步探索时期,研究的主要关注点为体育教育和学校体育。学校体育作为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系统培养人的过程,表现了学校体育的基础性,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工作中重要内容。在1998年到2003年关于体育文化教育的研究,主要围绕“素质教育”这一研究主题开展。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重视教育工作,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作为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到1998年全国73%的人口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青壮年人口文盲率降低到5.5%,党中央、国务院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上作出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的重大决定。2000年高等院校再次扩招,这表明了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决心和将高等教育作为实施教育产业化的突破口的决心。在这种背景下,学校体育工作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教育工作,对健康教育的内涵进行解析,高校体育教育改革被提上日程,对素质教育的开展现状分析,进而探究其路径和方法,开展有特点、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构建贯穿整个教育过程的全方位的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体系。
2)2003—2008年。2001年北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对体育文化教育相关的研究逐年提升,体育文化成为一时的研究热点。在这一时期,对大学体育的研究一直持续进行,竞技体育、奥林匹克运动、民族传统体育成为体育文化教育研究中新的增长点。在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夕,解析北京奥运会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三大主题,研究奥林匹克教育遗产内涵;奥运会不仅仅带来精彩激烈的体育比赛,也带来良好的教育契机和丰富教育资源。2005年,北京奥组委和教育部公共启动了《“北京2008”中小学生奥林匹克教育计划》,青少年奥林匹克教育成为关注点,倡导奥林匹克理念、传播奥林匹克文化、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推动体育运动发展。在此背景下,奥林匹克教育在高校体育中成为重要内容,通过奥林匹克教育纠正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中的困惑,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变革,将奥林匹克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探究奥林匹克文化在高等院校教育体系中的价值成为研究热潮。奥运会是竞技体育最高水平的展示,对竞技体育的研究也是焦点所在,有研究从历史比较的视角探究竞技运动起源,梳理西方现代体育人文价值观的发展历程,分析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体育文化除了在奥林匹克运动文化和竞技体育领域外,还存在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领域中。在奥运会举办之际,一方面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逐渐发掘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奥运会提供了展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舞台,民传统体育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另一方面,以奥运会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也带来消极影响,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冲突出现。有研究认为,当前体育精神冲突与文化缺失被認为是阻碍奥运项目,特别是传统优势项目发展的根本原因。
3)2009—2014年。北京向世界幾乎展示了一届完美的奥运会,研究者深入考察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的转型、体育强国建设以及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等方面。在这一阶段,研究者将体育文化教育工作放置在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研究的关注点在于体育史、群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体育强国、体育管理、体育政策、学校体育和大学精神等方面,进而推动我国体育文化教育的广泛开展。回顾历史,居安思危,继往开来,剖析中西方教育中体育认识的差异,提高民族科学意识;2008年,国务院文化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育、竞技与杂技领域中有3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位列其中,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探究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发展,以资源依赖理论和结构化理论为基础,评价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状态,探究内、外部因素对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为的影响。在群众体育领域,对农村体育、西南、西北地区群众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情况进行考察;在学校体育领域,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学校体育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研究关注于学校体育改革、学校体育设施政策、体育课程文化品质。这段时间的研究与2008年之前的研究相比,研究者将通识教育、体育课程、体育行为、体育教育专业和体育精神等方面统筹结合,通过强化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促进学校体育稳定发展。
4)2015—2018年。研究者对体育文化教育的研究逐步深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时代背景下,研究者对体育文化教育的研究集中在新时代、体育改革、学科建设、立德树人、文化自觉和校园足球等领域。2014年11月,国务院召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指出校园足球活动将由教育部督导,将校园足球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制定具体指标任务推动校园足球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突破。2015 年出台的《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以“国字号”文件的形式提出推进校园足球改革的规划,校园足球的发展进入新高度。研究者围绕着校园足球顶层设计、路径选择、青训对接以及足球文化提出了自己的思路;2015年国务院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体育学科建设受到关注,有研究思考大学的体育价值回归和体育责任担当,从体育博士招生专业方向探究体育学科设置;党的十八大指出,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有研究审视大学体育立德树人现实困境;学校体育仍旧是体育文化教育研究的关注领域。2018年《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历时三年修订完成,反思当前学校体育发展的问题,对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路径的探索,通过体育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成为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研究的重点。
综上所述,相关研究者对体育文化教育研究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演变。这种演变表现在:一方面,学校体育是体育文化教育的持久的研究领域,这种对学校体育文化教育的研究从宏观到微观,对相关问题的探索更加深入,从体教结合到校园足球,从体育管理到体育课程改革、学科建设等方面,研究更加细致具体;另一方面,相关研究者也认识到体育文化教育不仅限于学校体育层面,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也是体育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这意味着体育文化教育是惠及全人群的巨大工程。从健康教育到奥林匹克教育,从民族传统体育到红色体育,体育文化教育涉及领域众多,需要多方面协同发展。党的十八大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提出将教育优先发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这对于体育文化惠及全人群教育具有深远意义,这些新兴的研究热点在时区可视化共现网络中有体现,也就是2017年、2018年的研究热点,学科建设、立德树人和体育改革将对当前的体育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5结语
对体育文化教育研究的文献发文量统计结果表明,关于我国体育文化教育的研究最早开始于1998年,论文发表数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在2014年达到发表论文数量的高峰,之后虽然数量有所下降,但是仍旧保持较高的发文量,这对于“十三五”期间体育文化教育工作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从体育文化教育研究的论文作者和科研机构情况来看,师范类院校是体育文化教育研究领域中的主要研究力量,在对体育文化教育的相关研究中,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产作者和研究机构。从论文作者和科研机构的合作网络情况来看,体育文化教育研究领域中的论文作者与科研机构并没有形成稳定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研究合作网络群体。这说明应该积极推动论文作者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研究合作群体,这对解决我国体育文化教育工作中出现的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从体育文化教育的研究热点和演进脉络来看,我国体育文化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校体育领域,对学校体育领域的探索最为持久。伴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体育文化教育的研究逐渐过渡到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和体育管理等领域,研究视角更加全面,研究方法更加多样,研究内容更加深入。体育文化教育是一个具体的、系统的、惠及全人群的工程,需要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多方位、全领域的协调合作。
参考文献:
[1]杨玲,陈红刚,王伟明,等.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保障机制[J].体育学刊,2016,23(3):116-122.
[2]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Z].2016-05-05.
[3]鞠邦男,袁军鹏.对我国布拉德福定律研究文献的科学计量研究[J].现代情报,2010,30(11):109-112.
[4]蒋鸿标.三大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质量述评[J].现代情报,2015,35(9):84-88.
[5]Kumar S,Sharma P,Garg K C.Lotka's law and institutional productivity[J].Information processing&management 1998,34(6):775-783.
[6]于波.基于CiteSpace Ⅲ計量的我国校园足球研究:动态、热点与趋势[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5):40-45.
[7]聂应军,吕万刚,郑湘平.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外体育文化研究现状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11):26-33.
[8]唐宇钧.当代奥林匹克教育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审视[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3):270-272.
[9]阳艺武.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研究热点及演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2):73-79.
[10]李杰,陈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
[11]何俊,钟秉枢,郝晓岑,等.我国体育发展短板研究的时空分布特点、热点及历史演化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30(3):219-225.
[12]史书侠,李海亮,杨华.2005―2010年《情报科学》刊出论文作者分析[J].情报科学,2012,30(2):277-281.
[13]高明,段卉,韩尚洁.基于CiteSpaceⅢ的国外体育教育研究计量学分析[J].体育科学,2015,35(1):4-12.
[14]何秋鸿.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体育教育研究领域可视化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2):98-103.
[15]孙海生.国内图书情报研究机构科研产出及合作状况研究[J].情报杂志,2012,31(2):67-74.
[16]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1999-06-13.
[17]崔乐泉,孙喜和.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解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1):126-132.
[18]郑锋.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功能及实施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S1):472-473.
[19]马德浩.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的使命、挑战与对策[J].体育学刊,2018,25(5):5-12.
[20]杨国庆,彭国强.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的战略使命与创新路径研究[J].体育科学,2018,38(9):3-14.
[21]荣霁,杨兆山.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协同治理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35(1):67-72.
[22]沈克印,周学荣,田雨普.农村体育发展中的社会排斥问题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3):278-280.
[23]邓毅明.大众体育发展对策探索[J].体育文化导刊,2010(1):14-17.第41卷第2期 Vol.41 No.2山 东 体 育 科 技Shandong Sports Science & Technology2019年4月April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