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体大型地下室消防系统设计
2019-06-11陆佳晋
陆佳晋
【摘要】结合实例探讨了大型地下室区域消火栓设计要点;泡沫-水喷淋系统的设计应用及其管网参数和管径计算;湿式系统由喷水至泡沫的转换时间核算。
【关键词】消火栓系统;泡沫-水喷淋系统;转换时间
随着《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等消防类规范一次次的修订,给排水消防的审查越来越严格,全国各地区的审图单位也有自己的特色强制性要求等,笔者结合所参与的大型项目及工作中的感悟,在下文中探讨一下大型地下室区域消火栓系统及喷淋系统设置。
平潭高铁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及高铁中心站站前城市综合体,本项目为多层公建,地下2层,地上3~4层,建筑高度23.50m。总用地面积为210679.9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29529.02平方米,其中地下建筑面积111447.01平方米。建筑功能主要为高铁配套交通枢纽、旅游配套、商业、办公、会展、停车库等。
本项目整个地下室区域,分为地下一层夹层、地下一层、地下二层(人防)三个层面,并按南北区及一期二期划分,共计64个防火分区。
地下室区域设置室内消火栓。室内消火栓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用水量10L/S,火灾延续时间2h。火灾时泵房内消火栓加压泵直接从消防水池内抽水,提升后供给室内消防管网灭火。在布置消火栓时,需要注意的点有:
(1)在楼梯间及其休息平台和前室、走道等处设置消火栓,以方便在火灾现场,消防队员从楼梯间到达地下室时,能迅速方便的找到并用其灭火。
(2)车道顶盖边缘线应标注,避免部分车道无法满足两股消火栓充实水柱同时到达任何部位。
(3)类似长条形的停车库防火分区,消火栓的布置间距注意不要大于30米,设置在防火卷帘两边的消火栓各自不要借用,情愿多放一个。
(4)人防区域消火栓管道在穿越防护墙时不要漏设防护阀,穿越防护墙后管道有转折的,防护阀应设置在贯穿墙体的垂直管道上。
(5)建筑专业要求美观,消火栓暗装时,消火栓箱后应增设隔墙,满足建筑专业耐火极限的要求。
(6)统筹考虑整个地下室的大系统,按照南北区分别设置消防泵房及消火栓环网,并根据甲方要求将其中二期部分单独引出一个小环网,并设置阀门,既不影响一期的正常使用,又为二期的建设预留提供方便。
地下室区域除电气用房、电梯机房等不宜用水扑救的部位外,均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其中,地下停车库区域设闭式泡沫-水喷淋系统(按照福州当地审图要求),柴油发电机房设水喷雾系统,其余为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地下车库为I类车库,设闭式泡沫-水喷淋系统,喷水强度为8L/min.m2,作用面积为465m2,用水量按85L/s设计,火灾延续时间1h;地下一层夹层非机动车库按仓库危险级I级设计,喷水强度为8L/min.m2,作用面积为160m2,用水量30L/s,火灾延续时间为1h。喷淋给水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火灾时泵房内喷淋加压泵直接从消防水池内抽水,提升后供给喷淋管网灭火。
泡沫-水喷淋系统,喷头均采用流量系数K=80的快速响应喷头。泡沫采用AFFF水成膜泡沫液。根据车库布置,设置若干个泡沫储罐于报警阀间内,每个防火分区设1~4个比例混合器,保证流量为8L/S时,自系统启动至喷泡沫的转换时间不超过2分钟(此处要注意,应按《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相关条文取值,原老喷规5.0.8条,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中已删除)。持续喷泡沫的时间不小于10分钟。泡沫-水喷淋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
a)泡沫液、泡沫消防水泵、泡沫混合液泵、泡沫比例混合器(装置)、压力容器、泡沫生产装置、火灾探测与启动控制装置、控制阀门及管道等,必须采用经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产品,且必须符合系统设计要求.
b)当选用水成膜泡沫液时,其抗烧水平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泡沫灭火剂》GB 15308规定的C级。
c)泡沫灭火系统中所用的控制阀门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
d)闭式泡沫-水喷淋系统输送的泡沫混合液应在8L/S至最大设计流量范围内达到额定的混合比。
以下为笔者在设计泡沫-水喷淋系统中所做的一些计算参考:
(1)泡沫罐容积计算
泡沫液最低喷射强度 B=8L/min*M2
喷射时间T>=10min
作用面积A=465m2
所需泡沫量=465X8X10=37200L
对于汽车库,选用6%水成膜泡沫液
泡沫液设计用量=1.3X37200X6%=2902L
选用PHYM80-30L立式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装置,贮罐容积3000L,混合器流量为:80L/S
(2)泡沫系统总流量增大,干管水头损失增大,各喷淋管道配水管所需管径相应增大。以防火分区B2-S3北侧区域为例,截取管网布置,见下图1。
按传统的喷淋支管管径配置(见表1),其计算结果为:总流量96L/s,入口压力0.41MPa,平均喷水强度13.0L/min.平方米。可见,在465m2的作用面积下,传统的支管管径配置已经不够用了。经过计算配比,调整并放大管径配置,截取最终出图时管网布置,见下图2。
按调整后的喷淋支管管径配置(见表2),控制流速不大于5m/s,其计算结果为:总流量71L/s,入口压力0.16MPa,平均喷水强度9.7L/min.平方米。这样可以把总流量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3)湿式系统由喷水至泡沫的转换时间核算
以防火分区B2-S3为例(参见图2),接自S3泡沫储罐,设置于报警阀间内。
混合器控制区域:DN200管长23.0米,DN150管长6.0米,DN100管长2.8米,DN80及以下管长16.1米,V=(3.14X0.22X23.0/4+3.14X0.152X6.0/4+
3.14X0.12X2.8/4+3.14X0.082X16.1/4)X1000=931L按8L/S流量计算,转换时间T=931/8=117秒 <2分钟,符合要求。
注意,在布置喷淋管网时,尽量设置喷头在干管两侧布置,不要单侧布置。泡沫干管上接出的混合器,有条件的话尽量靠近所控制的喷头入口区域,这样可以减少大管径管线的长度,减少转换时间。泡沫支管接入混合器前设置止回阀。
总结:
对于大型地下室区域的消火栓系统及喷淋系统,在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地下室的形状,功能区域,确定大概总管走向后再细化各个防火分区的布置。我们设计师需要的是耐心和责任心,多做计算认证,不过度设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建筑設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年版).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17.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151-2010.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2014.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