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可持续设计与可持续、绿色设计的医疗建筑探讨

2019-06-11赵倩邓旋子张姣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9年2期
关键词:绿色设计理念

赵倩 邓旋子 张姣

【摘要】在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下,绿色设计理念已成为建筑设计领域的主流趋势。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医疗建筑应当将绿色设计理念贯穿于整体设计流程,凸显低能耗、轻污染建筑设计特征,优化了医疗卫生环境,维系了区域生态平衡。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可持续设计理念,围绕医疗建筑绿色设计展开深度探究。

【关键词】绿色设计理念;医疗建筑;医疗卫生环境

近年来,我国医疗建筑设计环节的高能耗、重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极大的影响了建筑设计的整体性与高效性,针对此,医疗建筑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量医疗卫生服务品质、病患需求及生态平衡等多方面因素,逐步优化医疗建筑设计,为病患提供高品质的就诊医疗环境。

1、深度剖析影响可持续、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因素

纵观建筑行业的发展概况可知,影响可持续建筑设计的因素包括如下几方面:其一,建筑环境设计。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建筑设计人员充分考量区域地理位置特征,优化调整建筑设计手段,改善空间环境;其二,主体建筑材料选择,以圣玛丽医院为例,其在建筑设计环节秉承可持续设计理念,构建了节水型园艺体系,并以可回收再利用材料为主,最大限度的平衡工程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控制环境污染;其三,太阳能集热器与采暖通风设备等,倡导利用可再生清洁型能源替代传统非可再生能源,以缓解能源供应匮乏与环境污染问题。

2、综合论述可持续、绿色医疗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当下,可持续、绿色医疗建筑设计理念的核心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具体来说,就是在医疗建筑设计过程中,要求设计工程师要着重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平衡,充分借助建筑所在区域的地理位置特征,提高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清洁型能源的综合利用率。与此同时,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医疗建筑设计单位要制定合理的防火、隔热、防潮等建筑设计方案,充分彰显人性化特征,以满足病患的实际需求。另外,在可持续、绿色医疗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平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优化整体设计,避免相互制约。

3、可持续、绿色医疗建筑设计的应用策略

3.1医疗功能区空间结构布局

众所周知,医院建筑具有科室数量多、流程冗杂等特征,且各科室专项医疗技术差异大,对医疗卫生服务标准要求较高,因此,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也大相径庭。基于可持续绿色建筑设计理念,一方面要构建智能化、集成化医疗垃圾处理系统,另一方面应着重把控专科疾病诊疗的具体特征,平衡各科室互动关系,确保医疗卫生服务的便捷性与准确性。此外,还应充分考虑单体设计对功能空间扩充的需求,预留充足的升级改造空间,并合理布设排水、电力供应、水源供应与气体交换系统。利用完善的蒸汽凝结水与空调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可将回收并经清洁处理的水源作为绿化灌溉、汽车冲洗与道路清洁等方面的用水,以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节约成本。

3.2医院建筑的绿色设计应当注重改善空气质量

大多数医护人员及病患对医院内空气质量都是怨声载道,刺鼻的药味儿、汗水味夹杂着其它难闻的气味,使人在封闭空间内感觉到胸闷脑胀,增加了病菌较差干扰的风险。出现此类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室内通风系统设置不合理。由于医院存在污染源多、交叉感染风险高、空气流通差等特征,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要转变思想观念,高效应用创新型室内环境智能控制技术,实时动态监控室内温湿度、通风条件,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从而降低暖通空调设备的使用频率,缓解环境污染,改善室内环境,为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3.3医院建筑的绿色设计理念应当立足于实际工作

医院服务对象多是机体免疫功能较差的病患,为此就应尽可能的改善建筑性能,以强化整体质量,避免对病患的康复治疗造成负面影响,消除可能存在的威生命财产安全的危险源。由此,在构建医疗卫生体系及配置医疗资源过程中,应最大限度的保证能源与资源的安全可靠性。通常,医院的经营需要多类型能源,且能源消耗量也至少达到普通建筑的两倍之多,为此,设置二次回风空调系统可提高热水的利用率,控制能源的消耗。

3.4在医院建筑设计过程中,着重注意空调系统的回风问题

由于回风管在使用时会携带大量病菌,因此,应当在回风口设置性能优越的过滤净化设备,减小灰尘堆积,并定期清洗,避免微生物或细菌的大量滋生,影响空气质量。此外,更为重要的是要优化吊顶、墙面、楼面、走廊及门窗的设计,尽量使用耐腐蚀性有机合成材料,保证防火性能。针对医院的墙面结构,必须要选择不易脱落的材料,避免局部脱落影响美观性,造成人员的误伤。再者,化验室、监察室与盥洗室等功能区的空间布局需合理,尤其是盥洗室,应尽可能满足不同病患的如厕需求,并做好防水、防滑与日常清洁工作。

3.5优化医院功能区空间布局

管理者应提高空间环境利用率,尤其是屋顶部分与地下空间。屋顶部分光照需保持充足且通风条件良好,适宜采取垂直绿化的方式,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吸除灰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等级。而地下空间可用于设置地下停车库,以解决医院职工与病患家属的停车难问题,维持地面秩序。

3.6注重外围结构设计

医院建筑的外围设计在整个建筑节能体系属于较为薄弱的环节,热量损失较大,针对此,应当优先选择热损失较小的外窗材料,如铝合金材料等。此类材料不仅热损值有限,且保温隔热效果、隔音效果较为突出。在建筑遮阳效果方面,可应用预制混凝土单元,缓解阳光直射对建筑物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持续高温天气的夏季,阳光直射不利于病患户外活动,为此,门诊处的外窗结构应设置具有自动开合功能的遮阳百叶,并可随着阳光照射位置的转移调节遮光面积,缓解辐射效应。

结语:

综上所述,可持续、绿色建筑设计是医院建筑设计未来发展进程中的主流趋势,应当加大重视力度,在增大医院建筑综合应用率的基础上,降低能耗,缓解环境污染。只有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合到现代醫院建筑设计领域,才能为病患提供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与就诊环境,以此提高医院经营运作效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仇争艳.基于可持续设计与绿色设计的医疗建筑探讨[J].城市建筑,2016(6).

[2]赵晓丽.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技术在医院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31).

作者简介:

赵倩,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北京;

邓旋子,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北京;

张姣,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北京

猜你喜欢

绿色设计理念
绿色设计理念在儿童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式分析
绿色设计理念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探讨
绿色设计理念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机械设计制造研究
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绿色设计理念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谈绿色建筑节能设计方法研究
试论室内设计中绿色设计理念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