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肉羊产业的产业经济学分析
2019-06-11李盼陶晓赵新竹
李盼 陶晓 赵新竹
摘要:随着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畜肉类膳食结构趋向多元化发展,羊肉以其补温阳,益血气的功效受到消费者热捧。羊肉市场火爆的同时暴露了我国肉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产业化水平不高、品牌效益难以凸显等问题。通过分析肉羊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肉羊产业发展;问题;建议
随着国家产业扶持政策逐步落实,肉羊产业生产能力得到提升。尽管如此国内市场羊肉供给仍略有不足。据农村农业部监测,2016年全国羊年末存栏量为30112万头,同比下降3.2%,绵羊存栏量下降仅0.4%,山羊存栏量下降幅度达到6.2%。内蒙古和新疆作为全国最大的两个肉羊主产区,2016年羊年末存栏量同比分别下降4.7%和2%。目前我国羊肉供求状况仍属平衡偏紧。
2. 我国肉羊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1)整体产业化水平不高
我国大部分肉羊生产企业尚未形成规模经济。目前小部分龙头羊肉企业已经形成自己的全产业链,例如蒙羊、蒙都和大牧场这类企业,拥有企业专属的养殖牧场、屠宰场、仓储部门、检测设备和运输系统等,实现真正产业化运作。但是目前我国肉羊养殖以散户为主,整体产业化水平低。上游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问题造成种羊品质下降。饲料供给以青贮饲料为主,恶劣天气以及国家的禁牧轮牧休牧的政策会造成牧草、玉米的减产,养殖成本上升。中游养殖散户采用传统生产模式,粗放经营,养殖方式落后。牛羊大型屠宰加工企业少,开工率低,部分落后地区仍采用人工屠宰方式,加工场所简陋,卫生标准不高,羊肉产品转化效率低。总体而言,羊肉产业各环节脱节,缺乏合作共赢的机制。
(2)龙头企业品牌效益难以凸显
首先我国羊肉知名品牌数量少,企业之间定位相似,核心优势不突出。例如许多羊肉企业定位于“草原羊肉”,这种地域优势在一定的时间段和区域是成立的,长期宣传很难说服消费者。其次每个企业推出的羊肉产品大同小异,缺乏特色,导致消费者对产品的辨识度不够,购买时仅在不同价格之间做出选择。同时羊肉生产企业普遍只追求商标之名,不重视对羊肉产品的市场开发,缺乏有力的市场营销手段。很多内蒙古羊肉企业产品销售已经走出内蒙古,在全国各大卖场铺货。这类企业单方面寻求量的发展,忽略了质的要求,因此品牌占有率并不突出。综合来讲,龙头企业尚未将品牌放在战略角度考虑,品牌效益不明显。
(3)羊肉進口对国内生产造成压力
我国羊肉进口的贸易逆差连年增大,国内羊肉生产遭受巨大冲击。加之近年来我国与畜牧业发达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关税的持续降低将加速进口羊肉的涌入。澳大利亚统计局研究预测,2050年中国羊肉及其制品进口总量占国内羊肉总产量的比重将达到24.2%,届时很有可能波及到国内羊肉生产。
相比进口价格,我国羊肉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存在价格劣势。以内蒙古羊肉为例,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1月31日,新西兰羊肉进口均价为23981元/吨,同期内蒙古羊肉零售均价为55.72元/kg,价格相差近26元/kg。由此可见低价的进口羊肉极有可能对国内优质羊肉价格产生影响。
3. 完善我国肉羊产业发展的建议
(1)内外部合作推动产业化发展
一从内部条件来看,行业需要完善上下游合作关系。建立健全利益共享和利润分配机制,可以通过“龙头企业+养殖散户”、“合作社+养殖散户”的形式加强行业内部联系。养殖户负责肉羊生产,龙头企业统一收购屠宰,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羊肉产品转化率、技术转化率。二从外部环境来看,政府应该积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肉羊行业监管力度,杜绝行业内部恶性竞争,为肉羊产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肉羊全产业链系统周期长,价格反应滞后,当发生市场失灵现象时,政府还需要采取税收补贴、生产补助等措施来降低生产成本,保障养殖效益。
(2)建立特色品牌拓展销售渠道
企业需要依据产品特点进行羊肉品牌宣扬,如富含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勤羊肉”、突出传统烹饪技艺的“敦煌羊肉粉汤”、主打清真文化的“东乡手抓肉”。企业要加强品牌形象的经营,通过举办展销会、赞助文化活动、聘请形象代言人等提升品牌影响力。充分发挥互联网通信优势,开展线上线下合作的“O2O”模式,扩充消费渠道。采取体验式营销手段,提升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度。依据电子信息化建立产品质量追踪体系,在消费者中建树立品牌信任。
(3)多措并举应对进口冲击
一是要降低养殖户生产成本。我国应该完善良种繁育体系,通过政策补贴和技术支持手段,加速养殖散户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进程,提高产品竞争力。二是与国际市场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及时把握国内外市场的供需情况,灵活变动进口羊肉规模,避免造成国内市场巨大的价格波动,保障养殖效益。三是合理应对羊肉进口量冲击。进口羊肉的大量涌入不仅会带来竞争压力,也会促使国内肉羊行业提高产品品质,更快更好地发展。政府也可采取政策补贴的方式,降低进口贸易对养殖户生产的不利影响。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