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化进程发展探究

2019-06-11杨阿龙

今日财富 2019年2期
关键词:工业化厦门工业

杨阿龙

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本文以长泰县为例,就“十三五”期间,长泰县将以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税收贡献为导向,优选增量,提升存量,做大总量,加快发展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提升工业发展整体竞争力。根据国内外一些通行的理论方法,对长泰县工业化实际进程作一个初步的判断,并就加快长泰县工业化向更高阶段发展进程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工业化的概念

所谓工业化,主要是指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以至取代农业,成为经济主体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工业化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由农业经济为主过渡到以工业经济为主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和发展过程,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从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的序幕在英国拉开之后,工业化便以不可阻挡之势在世界各国展开。工业化已被实践证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贫穷走向富裕,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迈入现代工业社会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过程中,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生产比重下降,工业生产的份额逐步上升,超过农业;在工业内部,初级产品的份额趋于下降,制造业产品的份额趋于上升,轻工业产品的比重持续低于重工业产品的比重;同时,社会劳动者也由农业领域向非农业领域逐步转移。

二.长泰县工业化进程评价

我们综合霍利斯·钱纳里、西蒙·库兹涅茨、配第-克拉克等国内外经济学家的理论基础,按照指标体系应与新型工业化的任务、特征相符,突出企业竞争力的原则,采用三次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城乡结构、商品增加值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等五项指标来判断工业化所处的发展阶段。

(一)从GDP的三次产业结构判断——长泰县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

根据霍利斯·钱纳里和西蒙·库兹涅茨等经济学家的实证研究,其结果表明,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演变具有一定规律。当第一产业比重降低到20%以下时,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高于第三产业,这时候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当第一产业比重再降低到10%左右时,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工业化就进入后期阶段,此后第二产业比重转为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详见表1)。

2017年长泰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8:61.1:31.1,二产比例大于三产,且一产比重小于10%,由此判断,全县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

(二)從就业结构(配第-克拉克定理)判断——长泰县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中心将逐渐由有形的财物生产向无形的服务性生产转移。工业往往比农业,商业往往比工业获得更多的利润,从而使劳动力遵循“农转工—工转商”的趋势转移(详见表2)。

2017年长泰县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8.6%。按照配第-克拉克定理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与工业化的评价标准判断,长泰县就业结构处在工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三)从城镇化水平(霍利斯·钱纳里标准)判断——长泰县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

一般认为,在工业化前的准备期,城镇化率在30%以下;而随着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当城镇化率超过70%时,被称为高度城市化,此时经济大体处于后工业化阶段(详见表3)。

2017年长泰县的城镇化率为53.5%,根据上述标准判断,长泰县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级阶段。

(四)从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比重判断——长泰县处于后工业化阶段

约翰·科迪等学者提出根据制造业增加值在总商品生产部门增值额中所占的份额来划分工业化阶段(详见表4)。其中,制造业是工业的主体部分,总商品生产增加值值大体上相当于物质生产部门中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增加值之和。2017年,长泰制造业增加值为156亿元,占总商品生产增加值的63.7%,进入“>60%”期间,长泰已迈入后工业化阶段。

(五)从工业化率来判断——长泰县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

工业化率,即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根据评价标准,工业化率达到20%~40%,为工业化初期阶段;达到40%~60%为工业化中期阶段;60%以上为工业化后期阶段。

2017年长泰县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8.6%,根据上述标准判断,长泰县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

以上从不同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和评价方式对长泰县工业化目前所处的阶段进行了分析和判断。不难看出,所得结论略有相互冲突之处。其中从GDP的三次产业结构、就业的三次产业结构来看,长泰县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从工业化率、城镇化率来判断,长泰县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从制造业增加值占总商品增加值比重来看,长泰县处于后工业化阶段。因此,难以同各种“标准模式”一一对应。但从总体上看,长泰县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化,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期间,很快就会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

三.长泰县工业化发展展望

长泰县“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长泰县“十三五”发展目标为: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35%;城镇化率达60.8%。

根据以上发展目标,对长泰县工业化进程,可以做以下展望:从三次产业结构看,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35%,第一产业占比已连续多年低于10%,因此,第二产业占比重超过第三产业已没有悬念,即可判断长泰县处于工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从城镇化率看,城镇化率在60%以上,可以判断长泰县处于工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从工业化率看,到2020年末,长泰县工业化率在40%~60%之间,可以判断长泰县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级阶段;从就业结构看,由于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及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低于30%,可以判断长泰县处于工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综合起来,从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看,长泰县处于工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从城镇化率和工业化率看,长泰县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级阶段,并逐步接近高级阶段。

四.推进工业化向高级阶段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外部条件

1.海西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获批,是福建省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里程碑,让福建发展和海西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跃上了一个新高度。作为以工业立县,竭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长泰县无疑将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更大的发展机遇。面对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分工的调整趋势,长泰县在积极承接厦漳泉产业转移的基础上,把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展到长三角、珠三角、港澳台及海外地区。

2.厦漳泉同城化。长泰县地处闽南金三角厦漳泉都市核心区、被誉为厦门后花园,是闽南地区唯一一个与厦门、漳州、泉州直接接壤的县份。长泰在厦漳泉同城化中地位逐步提升,《厦漳泉大都市区同城化发展总体规划》提出构建“集美——海沧——长泰”跨界增长区,明确把长泰作为厦漳泉同城化核心区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有利于长泰加快厦漳泉同城化加快进程。

3.厦门自贸区成立。2015年4月21日,福建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正式揭牌启动,厦门片区总面积43.78平方公里,是福建自贸试验区面积最大的片区,着力打造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两岸贸易中心等平台,园区内可享受设厂、通关、税费等多项优惠政策。厦门自贸区的成立,对长泰经济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机遇,必须趋利避害、因势利导,扩大长泰对接厦门的成效。

(二)内在因素

长泰目前正处于一个快速上升发展期,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進的重要关口。当前发展态势良好,基础设施日臻完善,生态优势凸显,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社会更加和谐,民生更加改善。漳州市全力支持长泰“再造一个经济开发区”的构想,为此将调整工业发展思路,把拓展一个总部经济园、建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园作为主攻点。

1.软硬件环境优越。“十三五”时期,长泰县落实先进制造业布局具备了一定的软硬件基础。长泰经济开发区成为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长泰县“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工业园区资源整合,促进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打造产城融合、绿色发展的国家级低碳工业示范区”;要“完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率先建成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推进文化强县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设包容和谐社会。”

2.工业经济发展良好。一是企业数多,支柱产业不断壮大。从2013年的经济普查看,长泰县工业法人企业1460家,从业人员6.8万人。2017年,全县规模工业企业261家,从业人员4.61万人。“光电照明、新型建材、纸制品、文体用品”四大支柱产业企业数107家,占全部规模工业企业数的41%;实现产值279亿元,占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的48.5%。二是大企业多,龙头企业不断增加。2017年,全县规模工业产值上亿元企业129家,其中,上5亿元企业22家,上10亿元企业7家。亿元企业实现产值512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89.0%。全县已列入省级龙头企业有3家,市级龙头企业有1家;省级高成长型企业5家,市级高成长型企业10家。三是高新技术工业迅速发展。全县有效高新技术企业21家,占全市的20%;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占全市的18%;省级创新型企业10家,占全市的18%;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10家,占全市的21%。全县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家;市级知识产权试点单位13家;省级自主创新产品企业5家;立达信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业试点示范企业。全县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5.1件,居全市第一位;研发与发展试验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3.1%,居全市第一位。

五.加快推进长泰工业化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一)聚焦产业集群发展,加快补齐工业短板。

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坚持把主要精力向工业集中、优势资源向工业聚集,优惠政策向工业倾斜,推进工业向创新驱动型、质量效益型、智能融合型、绿色低碳型、生产服务型转变,打造长泰工业升级版。

1.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围绕纸制品、金属制品、文体用品、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推进行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集成应用,推动传统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着力形成百亿千亿产业群。落实扶持企业发展各项政策措施,加大企业筹资融资、市场开拓、外贸出口、科技创新、人才培训、企业招工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择优扶强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优势企业。

2.积极推进产业优化创新。坚持速效兼取,以质为先,盘活存量,做大增量,提升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健全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确保政府引导性资金稳定增长,营造有利于社会资金投入科技创新的环境。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3.加快建设企业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能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和效益,扶积极申报省国家级技术中心,以进一步增强企业研发能力。鼓励企业建立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支持企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以及与高校、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加强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6.18、“蓝火计划”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作用。

(二)坚持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打造总部经济。

发展总部经济是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集群层次,应对产业转移、解决资源能源紧缺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扎根长泰的必要措施。科学规划长泰经济开发区总部经济基地。积极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导总部集聚布局、综合型总部与职能型总部相对集中的总部经济基地。

1.加强总部经济规划。以县城中心区、经济开发区、台湾工业园区、官山工业园区、银塘工业园区为主要空间载体,把项目建设和总部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加快园区的基础设施和商务配套设施建设,带动全县资源向县城中心区和4个产业园区集聚,为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物质承载空间。

2.加大培育企业力度。以培育壮大本地小巨人为主,对大企业、大集团,根据其财政贡献程度,给予相应的政策配套支持。进一步整合优化资源、资产、技术、人才等要素配置,大力培育企业发展,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产值超百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指导大企业、大集团制定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并与全县重点产业专项规划紧密衔接,按照投资、项目、资金、技术年度实施。

3.着力引办重大项目。集中精力争项目、引项目、上项目、千方百计促成更多的重大工业项目落户。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归根到底要有项目特别是大项目、好项目的支撑。要进一步牢固树立项目意识,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上大项目、大上项目是确保工业经济保持增长的最直接、最有效措施。要建立工业项目谋划、招商等机制,密切關注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方向,大力抓住发展契机,充分发挥集聚区集群效应,尽快促使一批新的工业项目开工建设,早日投产、及时入库,为全县工业提供新的增长动力,支撑工业经济持续增长。

(三)把握机遇,加快对接厦门自贸区

厦门自贸区建设是国家一项重要战略部署,长泰应以更加前瞻的视野、更加主动的态度、更加积极的措施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因势利导,创造条件,强力推进与其互动、融合发展。

1.主动对接。抢抓厦门自贸区建设机遇,全面承接“溢出效应”,全面对接厦门、融入厦门,把长泰建成厦门自贸区政策功能的延伸区和“溢出效应”的承接地。厦门自贸区的建立,将加快厦门“退二进三”战略进程,一批电子、机械、化工等先进制造业企业将迁移至岛外。为此,建议把握厦门自贸区带来的工业产业转移机遇,加大对厦招商引资力度,围绕文体用品、纸制品加工、光电照明、新型科技建材等4大支柱产业,引导符合我县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转移落户长泰,把生产基地或生产配套环节建在长泰,实现优势互补。

2.读懂政策。从长远看,厦门自贸区建设,对长泰是机遇大于挑战,溢出效应大于虹吸效应。长泰可以借助这一开放平台,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加速产业结构调整。长泰要顺利搭上厦门自贸区这趟‘动车,就必须吃深吃透自贸区相关政策,不断学习研究自贸区投资自由化、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等做法和经验,尤其要深入研究探索负面清单管理、准入前国民待遇、贸易便利化、金融改革创新、“一照一码”的登记制度等政策,正确研判这些政策对长泰的影响,并采取行之有效措施应对。

3.借鉴发展。厦门自贸区的设立,不仅仅推动自贸区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因此,建议我县加强与厦门有关部门沟通协作,及时了解自贸区的相关政策和相关企业入驻情况,强化产业对接。在此基础上,引导企业利用好自贸区平台,帮助龙头企业、重点外贸企业梳理自贸区的基本政策,鼓励立达信、万晖洁具等出口型企业开拓国外市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建议参照学习借鉴厦门自贸区提升行政效率的办法和经验,加快推进政府购买服务、行政审批制度、简政放权等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改革、厘清政府边界、放开管制和市场化配置要素,切实让厦门自贸区经验在长泰可实施、能见效。(作者单位:长泰县统计局)

猜你喜欢

工业化厦门工业
厦门鼓浪屿之行
心之厦门,梦想之旅(上)
厦门品小吃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03:工业经济高速稳步增长
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的青年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