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价值观察
2019-06-11叶巍
叶巍
[摘要] 目的 探析抗菌药物管理中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该院住院部收治的98例患者,以2017年4月抗菌药物管理工作PDCA循环管理模式实施为界,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9例。比较分析PDCA循环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研究组(管理后)具有抗菌药物使用指征的患者达23例与对照组(管理前)27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抗菌药物使用率51.02%低于对照组75.51%,药物不合理使用率8.16%低于对照组26.53%,细菌送检率65.31%高于对照组3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抗菌药物管理中可降低药物使用率和不合理使用率,提高细菌送检率,利于规范用药,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抗菌药物管理;PDCA循环;价值;细菌检查
[中图分类号] R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2(b)-0070-02
抗菌药指抑制和杀灭细菌和微生物的药物,现有抗菌药包括人工合成抗菌药和抗生素两类,医者规范使用可防治细菌性感染,帮助病患重获健康身心。随着医药事业愈发完善,抗菌药物种类愈发繁杂,部分患者因对抗菌药物存在错误认知,加之医院药物管理不当,易出现药物违规使用或滥用问题,导致患者产生耐药性或受困于药物毒性,影响疗效[1-2]。为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用药行为,提高抗菌药管理水平,保证临床合理用药,延缓或控制细菌耐药性,保证医疗卫生安全,国家卫生法律法规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各医院根据本院实际情况重新解读相关条例,严格按要求开展药物管理工作,以延缓和遏制耐药趋势,减少临床不合理使用问题,实践发现常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仍存有漏洞,致使临床用药尚有误区。PDCA循环管理模式严格把控抗菌药物质量管理工作,从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方面进行管控,阶梯式处理抗菌药物管理问题,在动态循环中发现解决问题,切实改进抗菌药物管理工作,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该文旨在探析抗菌药物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就诊的98例患者,以2017年4月抗菌药物管理工作中PDCA循环管理模式实施为界将患者分为研究组(管理后)和对照组(管理前),各49例。该院就经院领导、住院部医护人员及药房工作人员共同审核通过,所有参选对象均签署《病人知情同意书》,排除遵医性差、精神异常、交流障碍、中途退出者。研究组男29例,女20例;年龄28~67岁,平均(44.63±3.17)岁;入院原因:肺部感染10例、泌尿道感染14例、腹部手术15例、呼吸道疾病8例、其他2例。对照组男31例,女18例;年龄27~69岁,平均(44.57±3.21)岁;入院原因:肺部感染9例、泌尿道感染12例、腹部手术17例、呼吸道疾病9例、其他2例。两组病例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抗菌药物常规管理,药房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药物管理员岗位责任制开展日常工作,保证药房整洁、药柜充足、布局合理、药品摆放明确,遵医嘱发放药物,并告知药物功效及使用方法。
研究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①计划阶段,组织药物管理人员分析抗菌药物管理现状,分析影响药物管理质量的因素,提出解决方案,该院抗菌药物使用率过高,医护人员未严格掌握药物使用适应证,细菌送检率过低,临床用药存在不合理使用问题(联用多种抗菌药、疗程不当、频繁换药、药物选择不当、用药时机不佳),缺乏监管团队和完善的管理制度。②设计与执行阶段,由药房主任统筹管控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织药房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明确各自职责,完善药房管理细则及抗菌药使用规范,成立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定时组织开展专业培训,严格按抗菌药使用原则(适应证、疾病诊断、细菌学检查)科学用药,根据患者自身病情、体质、肝肾功能确定用药种类、方法、剂量、疗程,小组成员互相监督院内抗菌药使用情况,接收处方时认真核对,明确用药指征,有异议者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保证用药安全。③检查阶段,每月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工作人员总结抗菌药使用情况,分析临床不合理用药原因及潜在误区,如治疗急性感染患者时抗菌药疗程多为5~7 d,部分医生在患者症状体征消失后立即停药,疗程过短出现病情反复问题;普通感染患者使用多种抗生素,造成二重感染。④处理阶段,组建监管团队,严格监控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实施工作,及时纠正其违规操作,给予健康教育;每周由药房主任组织开展总结工作,分析失误查找不足;小组作业,完善奖惩机制,互相评比,给予物质及精神奖励,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改进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实现标准化管理。
1.3 观察指标
整理病例资料,分析两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指征、药物使用率、不合理使用率及细菌送检率。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n(%)]用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具有抗菌药物使用指征患者23例少于对照组2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53,P=0.419);研究组抗菌药物使用率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细菌送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抗菌药物别称抗生素,指具有杀菌或抑制细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硝基咪唑类、磺胺类等化学合成药物,多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中提炼培养或使用化学合成方法制作而成,医生多用抗菌药物治疗病原菌感染疾病或用于外科手术中,以防治感染[3]。研究发现,抗菌药物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干扰蛋白质合成、与细胞膜相互作用影响膜渗透性抑制病菌或通过抑制核酸转录或复制,阻止细胞分裂,消灭细菌,控制细菌感染性传染病,从而改善民众生活质量[4-5]。众所周知,抗菌药物应用于各个科室,在中国医药市场连续多年销量高居首位,占全国药品销售额近1/3,现已成为临床常用药物,随着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愈发完善,新型抗菌药层出不穷,医生运用该药可有效控制致病菌,帮助患者改善病症。但2014年3月25日,英国首席医药顾问戴维丝教授指出医生滥用抗菌药,会引发超级病菌,增加后续治疗难度,因此如何科学用药成为当前医护人员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笔者通过抗菌药物管理控制推进规范化用药管理进程,可规避滥用抗菌药物造成的DNA污染、细菌抗药性、超级细菌及人体危害(骨髓造血机能障碍)。常规用药管理笼统琐碎,缺乏规范化管控,笔者引入PDCA循环管理模式,有计划地开展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同时动态监控、检查、处理改进工作质量,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循环模式开展抗菌药物管理工作,通过周而复始地运转处理各阶段临床用药问题,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经验总结中达到预定质量管控目标。实践发现,两组具有抗菌药物使用指征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抗菌药物使用率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细菌送检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不仅能规范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同时可降低药物使用率及不合理使用率,提高细菌送检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刘莉娟[6]于文中证实PDCA循环管理实施后可降低抗菌藥物使用率,减少药物选择不当、疗程不当、联合用药及给药时机不当等问题,通过健康教育及监督管控可提高工作人员责任感,规范其日常工作行为,便于及时查找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抗菌药物管理质量持续改进。总之,PDCA循环应用于抗菌药物管理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朱亚珅.PDCA循环管理法在我院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174-175.
[2] 李小丝,杜淑贤,陈林.PDCA循环法在清洁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管理中的应用[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6,16(1):76-78.
[3] 窦富珍,俞敏.PDCA循环在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医药前沿,2016,6(10):350-351.
[4] 许佳音.PDCA循环管理法在我院抗菌药物管理中的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9):104-106.
[5] 陈锐俊,薛梅,高燕灵.PDCA循环在抗菌药物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1):189-190.
[6] 刘莉娟.PDCA循环管理对某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4):180-181.
(收稿日期:2018-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