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呼吸内科临床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9-06-11朱顺平胡耀明李宇晖张满燕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临床教学呼吸内科医学生

朱顺平 胡耀明 李宇晖 张满燕

[摘要] 该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图表分析法、比较法,分析了自主学习理念、涵义,并对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初次评价,分析了其改革方向和新构建的模式。通过运用新构建的模式进行教学实验,再次对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呼吸内科临床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通过两次评价的比较得出改革后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最后对评价体系体系进行完善,旨在为我国呼吸内科临床教学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 自主学习;呼吸内科;临床教学;医学生;教师

[中图分类号] R714.2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1(c)-0142-04

呼吸内科常见疾病类型比较多,对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医学生在观察患者病情时需要观察其发育、营养、面容、步态、皮肤等一般状况,需要观察T、P、R等生命体征,需要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心理等神经精神状况,需要观察疼痛、咳嗽、恶心、呕吐等常见症状,此外还有饮食、睡眠、特殊治疗等其他方面症状[1]。做好临床观察对医学生细心程度、耐心等素质要求很高,因呼吸内科疾病类型多其症状也比较多,很多疾病的症状差别比较微小,这要求医学生熟悉掌握各种疾病的症状,具有丰富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问诊和体格检查技巧。但医学呼吸内科临床课程比较枯燥、无聊,临床实践环境恶劣,极容易引起学生反感,对其产生厌恶、抵抗情绪,影响临床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激发医学生学习兴趣,磨练医学生意志,挖掘医学生自身潜力,充分调动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呼吸内科临床教学效率和质量。因此,培养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呼吸内科临床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不可忽视[2]。但是我国呼吸内科临床教学受传统理念、模式、手段等因素影响,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而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为提高呼吸内科教学质量、效率,该文对其教学模式、手段等进行创新、改革,并对教学实践展开详细探讨。

1  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呼吸内科临床教学改革

1.1  自主学习涵义

自主学习能力涵义主要有4个。①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自主学习的关键环节,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若医学生不会自己学习,不具备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必将被社会淘汰,医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自学能力,才会不断提高呼吸内科临床实践能力,才会创新。②目标学习能力,它是指医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实际情况制定学习目标,根据目标制定学习方法、手段、策略以实现目标。③问题学习能力,它是指医学生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通过学习、讨教等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帮助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其对学习呼吸内科的兴趣。④元认知自我调节策略的利用能力,元认知是指医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它又称为反省认知、监控认知、超认知等。提高元认知自我调节利用能力,可帮助医学生发现自身问题,并根据问题迅速调整,有利于呼吸内科教学效果提升。这4个涵义要求医学生敢于正面自我学习成绩,客观公正自我评价,具备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自信心强,合理制定学习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套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以提高时间利用率[3]。

1.2  自主学习理念

我国最早的自主学习理念来自于孔子的启发式教学思维模式,经过长时间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蔡元培提出关于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他反对传统满堂灌、被动接受的教育模式,提倡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加教学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此后,自主学习理念在我国迅速发展,比较著名的是庞国维的自主学习理念,它主张自主学习是学生自我指导的过程,要求学生具有很高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学习技巧、学习策略,可灵活调节学习状态、创新学习方法、自我评估等。这种理念与国外著名学者Henri  Holec比较相似,都认为自主学习需要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进度,需要其选择学习方法、学习技巧,教师监控学生学习过程,并评估学习结果,学生自评学习结果等。截止到2018年的今天,知网文献已经有上百、上千篇关于自主学习的研究文献。自主学习理念于上世纪80年代引起医学界关注,随后其被引用到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以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效率[4]。

1.3  医学生自主学习评价

初次对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其自学能力、问题学习能力、元认知能力和目标学习能力现状,为下文再次评价对比提供依据。常见的评价方法有自我评价、生生评价、教师评价,呼吸內科临床教学评价还有患者评价、医院其他工作人员的评价等。见表1。

1.4  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呼吸内科临床教学现状与问题

我国呼吸内科临床教学的基本知识点有病情观察、临床常见典型面容表现、体温常识、常见发热类型与特点、机体散热途径、脉搏常识、呼吸常识等,其中难点、重点是临床观察呼吸功能的要点、病情观察、问诊技巧、身体检查技巧等。自主学习理念引入呼吸内科临床教学后,医学生对呼吸内科临床实践更加感兴趣,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自主学习时不再盲从、无处下手,已经具备制定学习目标意识,同时具备选择学习方法、技巧的意识,可见我国呼吸内科临床教学引入自主学习理念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呼吸内科临床教学存在教师不重视临床教学、专业技术和职业素养不高、教学方法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自卑、惶恐、担心、厌烦等不良情绪,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5]。经过多方调查,总结出我国呼吸内科临床教学的问题主要有三大类:①教师问题。部分带教教师专业技术、职业素养不高,容易引起医学生的担心情绪。部分教师教学职业倦怠,抵抗带教,对医学生过于严厉,使其容易产生恐惧、自卑等情绪,严重影响教学效果。部分带教教师虽然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呼吸内科临床实践经验丰富,问诊技巧和身体检查技能比较高,但是缺乏教学能力,临床教学过程中讲解的呼吸内科专业知识过于深奥晦涩,过于庞杂,医学生很难理解、消化,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②医学生问题,很多学生选择学呼吸内科,并不是对呼吸内科感兴趣或者梦想成为一名呼吸内科临床医师,仅是因为想得到一份比较体面、有发展前景的工作。这类学生被迫性强烈,呼吸内科临床实践的心理素质差,极容易产生不良心理情绪,抵抗呼吸内科临床学习,影响教学效果、质量。③社会问题,呼吸内科临床教学需要患者、患者家属配合,尤其是临床实践教学受患者、患者家属配合情况影响较大,但我国很多患者、患者家属害怕成为试验品,极不配合临床教学以及实践,甚至有些患者、患者家属得知医生带实习生时直接拒绝医学生参与,这些都会影响教学效果。进入新时代后标准化病人教学模式传入我国,呼吸内科临床教学已经引入,但是由于标准化病人培训成本比较高,导致这种教学模式成本昂贵,在使用时受限制。此外标准化病人自身存在很多缺点,这些缺点也影响呼吸内科教学效果[6]。

1.5  改革方向

综上所述,为解决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该文将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改革。①激发医学生学习呼吸内科临床技能、知识的兴趣。②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权利和自由。③重视实验教学。④提出教学评估体系,深化自主学习的科学研究。⑤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具体改革措施是转变教学观念,增设与自我效能感、学业情绪相关的课程,提高医学生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完善评价体系,优化医学生呼吸内科临床实践环境,增设专职教师对医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改善医学生呼吸内科临床实践产生的不良情绪,在生活上、工作上关心医学生,对特殊医学生给予更多关注[7]。

1.6  构建教学模型

综上构建的呼吸内科临床教学新模型引入自主学习理念,重视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组织教师和呼吸内科医学专业学生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及其重要性,并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能力测评;统计并分析测评结果。基于自主学习能力理念,对呼吸内科进行教学改革及实践,将改革、实践运用在呼吸内科教学中进行实践,实践结束后再次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测评,统计分析,并与前次评价相互印证、比较。

2  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呼吸内科临床教学改革实践

2.1  实验

实验目的:评价改革后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呼吸内科临床教学实践的效果。

2.1.1 一般资料与方法  选择该院2017—2018年之间呼吸内科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医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60名,对照组60名。两组教学均引入自主学习理念,实验组采用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施方案是呼吸内科临床带教教师参照人数分组,每组设立组长,先对医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实验组采用标准化病人、Seminar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按照常规教学。授课讨论阶段实验组、对照组轮流发言,陈述教学观点、难点、重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案。授课结束前教师进行双向问卷调查,并总结讨论结果。在实验过程中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回收120份,回收率100%,试卷有效率100%。

2.1.2 统计方法  统计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x±s)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3 结果  由上表2可知实验组医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普遍比对照组高,可见基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呼吸内科教学经过改革后,明显提高了医学生呼吸内科理论学习质量。由表3、表4、表5可知,实验组医学生判断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实践技巧普遍比较高。由表6可知,实验组对带教教师满意度普遍比对照组高。

2.1.4 讨论  实验组理论成绩普遍比对照组高,这表明运用构建的新的教学模式可提高医学生对一般状况、临床典型面容、体温与发热常识、呼吸功能要点等基本理论知识教学质量。这是因为引入自主学习理念后,教师注重激发医学生学习兴趣,引进各种学习方法,比如:标准化病人、TBL教学方法等。这些方法无疑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医学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会主动学习呼吸内科基本理论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实验组医学生求知欲强、思想灵活开放,其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问题学习能力比较高,问诊和体格检查技巧水平高,各方面与对照组相比都比较优秀。可见,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呼吸内科临床教学质量和效率。此外,标准化病人教学手段引入后,可促进标准化病人与医学生的交流,提高医学生与患者交流沟通能力,有利于医学生了解患者实际情况,提高其问诊能力。对照组是按照常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呼吸内科带教教师不会特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医学生容易对呼吸内科临床工作产生抵抗、厌恶等情绪,在不良情绪的主导下医学生问诊技巧、体格检查技巧、理论知识学习等水平降低,影响最终教学效果。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对基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呼吸内科临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2.2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的作用是反映呼吸内科、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期望,促进医学生自我提升,促进呼吸内科临床教学模式不断改进、不断创新,逐渐完善其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呼吸内科教学质量。合理、完善的教学评估体系对呼吸内科临床教学、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完善教学评估体系的具体措施有3种。①提高医学生、带教教师评价专业素质,由于教师、医学生自身不具备评价专业知识、技能,很难做出精确评价,使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失去公平、公正。②根据呼吸内科临床教学实际情况选择有针对性评价方法,传统评价方法过于注重教师评价,忽略学生自我评价、医学生之间的生生评价以及患者的评价。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综合考虑,根据综合考虑的实际情况选择评价方式。③运用评价结果,充分发挥评价应用的作用。我国呼吸内科临床教学评价大多流于形式,其评价结果并没有与带教教师考核、绩效、升职连接在一起,导致评价失去其应有作用。在改进评价体系时应重视评价结果的运用,充分发挥其应用作用[8]。

3  结语

自主学习能力包括自学能力、问题学习能力、元认知能力和目标学习能力,培养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激发其学习呼吸内科临床实践技巧的兴趣,激发医学生对呼吸内科临床工作的兴趣,促进师生交流,全面提高呼吸内科临床教学效果,因此培养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呼吸内科临床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很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改革方向是激发医学生学习呼吸内科临床技能、知识的兴趣,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权利和自由,重视实验教学,提出教学评估体系,深化自主学习的科学研究,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呼吸内科临床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欧阳兵,杜映荣,杨永锐,等.Seminar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2018(82):280-282.

[2]  刘美娟.TBL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医学教育进展,2018(3):5-6.

[3]  陈晓丽.教师标准化病人在呼吸内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教育,2018(26):118-119.

[4]  朱曉旭.PDCA循环系统在呼吸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7(3):5-6.

[5]  沈月娟,杨文红,徐玉芳.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6,36(4):379-383.

[6]  业秀林,李薇,杨姣,等.临床路径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8(13):63-64.

[7]  徐光艳,周凛梅,娄思玉,等.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16):43-44.

[8]  杨侠,张明,单虎,等.微课结合PBL法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教育,2018(8):197-198.

(收稿日期:2018-12-20)

猜你喜欢

临床教学呼吸内科医学生
论中职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医学生职业道德毕业论文考试的实践与思考
医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现状调查报告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探讨
民族院校卓越医生培养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叙事医学在耳鼻咽喉科LBL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医改影响下的临床教学
医学模拟教学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