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放射诊断检查辐射风险认知探讨

2019-06-11孙专书李美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儿童

孙专书 李美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放射诊断检查辐射风险防控方法及效果。方法 所在医院于2017年1月起开始对儿童放射诊断检查辐射风险开展专项管理,选择期间参与放射诊断检查的100例儿童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6年10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患儿家属、儿科医生及放射科工作人员对辐射风险的认知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家属、儿科医生及放射科工作人员对辐射风险知识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就诊时,放射科工作人员检查前各项风险充分告知率(98.0%)、特殊部位防护率(99.0%.98.0%)、健康教育率(95.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开展专项辐射风险管理,能够显著强化儿童放射诊断检查的安全性,提高家属、儿科医生、放射检查工作人员的辐射风险认知。

[关键词] 儿童;放射诊断检查;辐射风险

[中图分类号] R197.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2(a)-0050-02

儿童是放射照射诊断检查中最为敏感的人群,对其医疗放射诊断辐射效应进行分析,最大程度降低儿童辐射风险,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比较关注的问题[1]。为进一步保证儿童放射诊断检查的安全性,要对放射诊断检查参数进行规范,并对放射学技术、介入程序进行改进。该研究主要透过儿科医疗照射辐射风险管理,分析现阶段儿童放射诊断检查辐射风险的认知情况,现做详细报道。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①患儿与家属:所在医院于2017年1月起开始对儿童放射诊断检查辐射风险开展专项管理,选取风险专项管理后100例就诊患儿及其家属作为观察组,患儿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6.52±0.86)岁。与此同时,选取2016年度100例就诊患儿及家属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55例,女性45例,年龄1~12岁,平均年龄(6.63±0.71)岁。2组患儿均接受放射诊断检查,满足相关操作指征及标准[2-3],患儿家属对诊断情况知情同意。2组一般资料对比差異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②儿科医生:选取儿科20名医生及放射科10名工作人员,采用调查问卷,对辐射风险专项管理前后这些人员对儿童放射诊断检查辐射风险认知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儿就诊期间,所在医院并未开展儿童放射诊断检查辐射风险专项管理活动,所有儿科医师根据患儿病情建议是否进行放射检查,所有放射科工作人员按照常规工作方式对患儿开展放射诊断检查。观察组患儿就诊期间,所在医院开展儿童放射诊断检查辐射风险专项管理,详细情况如下。

①培训:组织儿科医师、放射科工作人员,对其开展技能培训,使其正确掌握放射诊断检查风险性,包括CT、X线、胸片透视、超声、核磁等检查项目是否对儿童产生辐射风险及严重程度,使每个医护人员均能了解放射诊断风险问题。

②实践:在实践工作中,要求每个相关人员均能在掌握辐射风险的基础上,慎重处理儿科病患。儿科医师要结合患儿病情决定何种诊断方式,尽量将辐射风险降至最低。而放射科工作人员要向家属充分告知每种检查项目的优缺点,从而明确风险,减少医疗纠纷。

③教育:相关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患儿家属开展健康教育,充分告知辐射风险的同时,也要针对风险类型、主要危害、注意事项等情况,向患儿家属做好健康教育。同时,要充分告知每种检查项目检查前应该做好的相应准备,尽量保证一次完成,减少重复操作对患儿所产生的影响[4]。

1.3  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儿家属、儿科医生及放射科工作人员对辐射风险知识的认知程度,做好详细记录。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专项管理后,观察组患儿家属、儿科医生及放射科工作人员对辐射风险知识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3  讨论

3.1  加强风险认知必要性

儿童是放射诊断辐射最为敏感的人群,目前针对多种医疗放射照射是否对儿童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及影响程度,尚需要更多循证医学证据加以佐证,因此需要投入更多研究[5]。WHO于2009年召开儿科放射诊断辐射风险评估会议,可见医学领域在很早之前已经关注到儿童医疗辐射风险问题[6]。但是,对于基层医院而言,很多儿科医师及放射科工作人员往往忽视儿童放射诊断辐射风险问题,因而无法及时采取措施对辐射风险进行有效防范,一定程度上增加辐射风险。基于上述分析认为,与儿科放射诊断相关的所有工作人员均要对辐射风险有正确的认知,并在实际工作中对日常行为加以改进,减少不当操作对儿科就诊患儿所产生的影响,做好患儿家属健康教育工作,做好风险全面防范。

3.2  研究结果分析

从表1和表2中数据可以看出,除问题6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相关患儿家属、儿科医生及放射科工作人员回答正确率均相对较高,说明通过专项管理后相关人员对辐射风险知识的认知程度均有很大提升,提示专项管理取得良好效果。与此同时,观察组患儿就诊时,放射科工作人员检查前各项风险充分告知率(98.0%)、特殊部位防护率(99.0%,98.0%)、健康教育率(95.0%)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开展辐射风险专项教育能够强化儿科医师及放射科工作人员的各项技能,并使其充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最大程度控制辐射风险,提高患儿放射诊断检查安全性。权威文献[7]报道认为,放射科相关工作人员认为性腺是放射检查最敏感组织器官,占比高达92.5%,而甲状腺影响所占比例为7.5%,充分说明放射科工作人员能够正确掌握儿童敏感器官辐射风险。

综上所述,儿童是放射诊断检查辐射风险的主要人群,相关人员应对其加以关注,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对自身技能进行强化。而开展专项辐射风险管理,能够提高儿童放射诊断检查的安全性,提高家属对辐射风险的认知,从而视情况做出正确决定。同时,也能显著提高儿科医生、放射检查工作人员对儿童放射诊断辐射风险的认知,减少工作失误。

[参考文献]

[1]  张学禄.放射诊断中患者辐射剂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J].医疗装备,2017,30(14):188-189.

[2]  陈满连,李鹤展.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甲状腺形态或功能的影响[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4):52-53.

[3]  贺超才,张书芳,李蓬.2014-2015年安阳市放射诊断工作人员放射诊断防护KAP调查[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7, 28(1):52-54,57.

[4]  李秀芹,赵进沛,李习静,等.某地区19所医院10年间放射诊断工作场所防护状况调查[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 34(6):815-817.

[5]  梁挺,陈发想,董颖,等.2015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放射诊断设备与放射防护用品配置分布的调查[J].中国医学装备,2016, 13(11):114-118.

[6]  孔雪梅,赵进沛,李秀芹,等.北京军区部队卫生单位放射诊断与防护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4, 32(3):231-232.

[7]  闻充,杨永坚.安徽省乡镇卫生院放射防护现状调查[J].中国辐射卫生,2016,25(1):18-21.

(收稿日期:2018-11-05)

猜你喜欢

儿童
因为喜欢儿童 所以儿童喜欢
留守儿童
让人无法理解的儿童
六一儿童
动物们的儿童照
儿童故事
“六·一”——我们过年啦!
选购儿童强化食品要注意什么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
预防儿童龋齿要尽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