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腔镜管理中细节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2019-06-11钱元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细节管理手术室应用效果

钱元

[摘要] 目的 探析细节管理在手术室腔镜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自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对该院手术室实施的60例腔镜手术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及观察组(细节管理),每组均分为30例,观察与比较两组手术室腔镜实施管理后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手术室医师的总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室腔镜实施管理后的器械准备差错率、器械消毒合格率以及器械完好率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室腔镜实施管理后的清理过期物品耗时、器械准备时间、无菌知识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室腔镜实施管理后医师的临床总满意度为29例(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实施管理后医师的临床总满意度的18例(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腔镜管理中细节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手术室;腔镜管理;细节管理;应用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2(a)-0042-02

近年来,随着临床外科手术的不断进展及手术技术的不断完善,促使微创技术也在随之日趋成熟。腔镜手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且使用率极高。据有关临床实验证实,针对临床医疗工作来讲,手术器械管理工作不仅对手术开展进程,患者的后续治疗以及临床效果带来一定影响,还会對医院的经济收入与医院口碑造成直接影响,为此对于手术室器械的使用次数、时间长短以及维护保养的好坏是延长其寿命的关键[1]。该文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0月期间对该院手术室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分别实施常规器械管理及细节管理后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深入探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该院手术室实施的腔镜手术共60例,其中30例腹腔镜手术作为该次对照组(常规管理)和30例腔镜手术作为观察组(细节管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上纳入的研究对象均经过该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重点对临场手术室的有关人员的管理工作、腔镜器械的清点、消毒以及保养等清洁均作出详细分析,并根据以上出现的相关问题给予相应护理。年龄28~38岁,平均年龄(29.21±2.3)岁;观察组年龄27~42岁,平均年龄(28.23±2.5)岁;手术室包括主管护师为3名、护师7名、护士4名,学历本科2名、大专11名、中专1名。

1.2  管理方式

1.2.1 对照组  对该组患者均采取常规管理方式,如结合医嘱在术前做好有关器械准备工作,术中对患者实施护理配合等常规护理。

1.2.2 观察组  对该组患者均采取细节管理方式:①建立细节管理小组,由专业人员负责手术室有关人员对器械的关联工作,并严格加强手术室人员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水平的培训,不仅能够对手术室器械的使用、损耗以及厂家补货等情况,同时又要做好有关器械的名称、数量及使用次数等情况,以免及时将旧仪器进行更换,将以上资料进行详细整理,并妥善进行保管[2]。②将腔镜手术器械的主要用途、维护方式以及保养方面给予做好记录,并加强对手术有关的腔镜器械的管理制度,根据手术医师的要求、手术通知单等,应术前1 d对手术所需的所有器械准备好,手术结束后再依次对器械进行清点、检查以及清洗、消毒[3]。③若对手术器械进行清洗或保养时,应做好及时性和彻底性,将用过的器械立即给予拆除和清洗,与此同时,应采用专业的毛刷进行刷洗,对于腹腔器械中带有残留的部分粘液和血液等情况,应采用高压水枪进行反复交替冲洗,并采取清洁治疗巾给予擦干再置于超声波酶剂清洗槽中清洗10 min后,再将器械放置在消毒器中进行消毒,取出后给予烘干、包装。④利用等离子灭菌器对其进行灭菌,完成后放置于无菌腔镜箱中保存即可[4]。

1.3  观察指标

分析对两组手术室腔镜实施管理后的器械准确差错率、器械消毒合理率以及器械完好率;观察两组手术室腔镜采用管理后的对清理过期物理耗时、器械准确以及无菌知识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手术室腔镜采取管理后临床手术医师的总满意度情况。

1.4  疗效判定

两组手术室腔镜实施管理后医师的满意度评分标准:≥90分以上则判定为非常满意;≥70分则判定为一般;<60分以下则判定为不满意;临床护理评分总分为100分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百分比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均数±标准差)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腔镜实施管理前后的器械准备差错率,消毒合格率,完好率情况

结果发现,观察组手术室腔镜实施管理后的器械准备差错率、器械消毒合格率以及器械完好率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管理前后的清理过期物品耗时,器械准备时间,无菌知识评分

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室腔镜实施管理后的清理过期物品耗时、器械准备时间、无菌知识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腔镜管理后医师的临床总满意度情况

结果得出,观察组手术室腔镜实施管理后医师的临床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微创手术技术以及腹腔手术技术的不断进展与提高,已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及患者选择上的青睐,促使手术的有关器械的清洗工作量也随之增加,极易出现器械清洁不符合临床管理规范情况,为此,对患者的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传统管理模式不仅存在手术室有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匮乏,促使对待术后的器械不能够做到及时清点,进而无法立即明确手术器械是否存在损坏、零部件脱落等一些问题。加上对无菌意识浅薄,灭菌效果差以及手术室器械清洗不彻底,极易加速了对器械损耗。而细节管理是目前一种新型器械管理模式,是以规范化、系统优、科学化为一体的管理理念,可通过对手术室有关管理人员加强对专业知识及无菌技术水平的培训,从中可激发有关人员的责任心与职业素养。另外,还需对有关人员加强做好有关器械的相关登记,进而对手术器械进行严格遵循无菌原则进行清洗、消毒及灭菌操作,恰恰弥补了过去传统管理模式的不足之处及漏洞,可作为器械消毒灭菌质量以及器械使用连续性的重要保障。

该次实验结果阐明:观察组手术室腔镜实施管理后的出现器械准备差错1例,占总百分比的3.33%、器械消毒合格28例,占总百分比的93.33%、器械完好为27例,占总百分比的90.00%,对照组腔镜实施管理后的出现器械准备差错8例,占总数的26.67%、器械消毒合格21例,占总数的70.00%,器械完好20例,占总数的66.66%;观察组手术室腔镜实施管理后的清理过期物品耗时、器械准备时间、无菌知识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室腔镜实施管理后医师的临床总满意度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实施管理后医师满意度的60.00%,这与陈桂谊等人[5]在研究报告中观察组获得的医师总满意度的97.32%,较对照组医师总满意度的72%的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以看出,实施细节管理模式对手术室腔镜管理中的临床效果佳,不仅可减少了手术器械准备差错率的发生,同时提高了清洗器械的合格率及有关人员的无菌知识,进而提高了医师的总满意度。

综上所述,针对手术室腹腔镜管理中,采取细节管理不仅可为手术顺利保驾护航,同时还可提高了整体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丽芳.手术室腔镜管理中细节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7):95,106.

[2]  黄淑梅,王小燕,吴伟.手术室腔镜器械细节护理管理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8,24(14):173-174.

[3]  林秀敏,吴春梅,范应鲁.细节护理管理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实践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8):106-108.

[4]  王小建,周艳英,蒋珊.细节护理管理在手术室腔镜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8,31(14):74-75.

[5]  陈桂谊,詹文清,肖华英.腔镜护理专科组在手术室腔镜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8,8(13):179-181.

(收稿日期:2018-11-02)

猜你喜欢

细节管理手术室应用效果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我的好奇心
土建工程材料的细节管理探讨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推行细节管理方法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