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科护理管理中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观察

2019-06-11李秀亭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儿科满意度护理

李秀亭

[摘要] 目的 观察儿科护理管理中优质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则接受优质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无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小儿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可以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患儿各项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同时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得到大幅提升,还可以有效降低各种医疗纠纷事件、差错事件和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儿科;护理;优质护理管理模式;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2(a)-0028-03

儿科具有其特殊性,因为患儿年龄较小,无论是身体机能还是心智状态都与成年人具有根本性的差异。具体来说,小儿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自身抵抗力较差,就心智精神状态来说,小兒患者不理解治疗措施对他的意义,因此其治疗依从性较差,此外患儿还不能按时服药,等等,这些因素使得针对小儿患者的临床护理难度更大。如果护理不当,小儿患者容易发生哭闹,这会进一步影响到患儿家属的情绪,降低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此外针对小儿的相关检查由于得不到配合很难顺利开展,这为科学诊断患儿病情带来不少困难。针对小儿的护理如果得不到患者和家属的支持,就容易发生各种医疗纠纷事件,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后续各项工作开展的难度。目前临床上针对儿科患者多采用优质护理管理,这种方法根据儿科患者的基本特点开展工作,注意照顾患儿情绪,最终促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为促进患儿恢复健康起到积极的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各种医疗事件的发生率。该文选取2014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则接受优质护理干预。观察组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在3~9岁,平均年龄(6.3±0.7)岁,其中32例为支气管肺炎患者,17例为腹泻患者,5例为炎症患者,6例为其他疾病;对照组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在3~10岁,平均年龄(6.8±0.4)岁,其中30例为支气管肺炎患者,18例为腹泻患者,6例为炎症患者,6例为其他疾病。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给以患儿对应的药物治疗,针对患儿具体情况实施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等。观察组患者接受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责任制:针对每位患儿具体情况建立护理小组,护理小组一般由一个主管日常护理的护士、随时抽检的管理护士和总管儿科病房的护士长组成,其中日常护士全面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包括病房护理、沟通护理、日常护理和家长护理、用药护理等等,抽检护士针对儿科病房内实施优质护理管理的成员进行检查,一般采用随机方式进行抽检,检查内容包括日常护理是否达标、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满足患儿恢复需要,并将其检查情况及时上报给主观儿科病房的护士长,对于日常护理中存在的问题由护士长引导及时纠正,保证针对患儿的各项护理措施具有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

研究制:护士长组织负责患儿日常护理的护士定期举行探讨会,研究个人在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探讨会上,每位负责日常护理的护士都要发言,主讲内容包括自己在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护理过程中的困惑以及处理与患儿及其家长关系的情况,护士长组织护士针对每个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找出最佳解决方案,并引导护士在后续工作中科学应用。护士长还要引导护士科学处理与患儿及其家长的关系,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研究讨论会由护士长组织并负责,将其落实为一种制度,从而不断提高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学习制:针对患儿护理过程中,护士长要组织所有护士定期进行学习研究。学习内容主要从最近的护理实践出发,比如可以以某个患儿的护理经过为案例,组织护士学习针对患儿实施护理过程中值得借鉴的地方,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以及后续工作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护士可以研究讨论如何进一步优化护理方法,讨论如何与患儿开展沟通交流,如何迅速取得患儿信任。这个过程有助于不断提高护士的护理技能,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组织护士开展学习有助于帮助护士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学习,进一步掌握各项护理技能,有助于护士在后续工作中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各项护理工作。

应急制:部分患儿在护理过程中会发生各种不良反应或者突发情况,针对这类患儿要实施科学的应急制。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一旦发现患儿的不良反应,需要立即向上级报告,并在主治医生、护士长等研究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后续治疗护理措施,从而及时解决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需要针对儿科护理实际制定对应的应急管理机制,将患儿容易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科学分类,做好每种反应的护理准备工作,包括常用药物、需要使用的器械等,这样就可以在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第一时间进行治疗或者护理,缩短治疗护理时间,有助于尽快缓解患儿不适,促进其恢复进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疼痛发生情况、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各种医疗事件的发生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n(%)]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发生情况和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中无痛率达到82.4%,对照组患者无痛率为58.7%,结果显示观察组无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达到96.2%,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82.1%,结果显示观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P<0.05)。

2.2  两组患儿护理期间医疗事件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儿护理期间发生纠纷事件2例、差错事件2例、风险事件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3%,对照组患儿护理期间发生纠纷事件8例、差错事件9例、风险事件7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P<0.05)。

3  讨论

针对小儿患者的护理难度较大,这是患者的特殊性导致的。小儿患者年龄较小,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对于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另一方面,小儿患者心智发育不成熟,对于各项治疗护理措施不能完全配合,有时候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导致护理治疗难以顺利开展。针对小儿患者的护理,必须讲究方法。近年来,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护理方法充分尊重患儿的特殊性,注重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以取得患儿信任和支持,此外优质护理还会根据患儿情况开展科学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迅速消除各种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为顺利开展各项治疗护理措施打下基础。优质护理在儿科中的应用,还特别注意对患儿家属的护理,主要是针对患儿病情进行健康教育,积极与患儿家属沟通交流,取得家属信任,做好柔性关怀以及知识讲解,帮助患儿家属科学认识病情,引导患儿家属掌握基本的护理方法和措施,在取得家属对各项治疗措施的支持的基础上,实现护理工作的有效延续,保证其护理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针对小儿的护理,特别需要取得家属的支持,只有在家属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各项治疗措施的顺利进行,家属对患儿的影响是关键性的,家属的支持可以帮助护理人员稳定患儿情绪,促使患儿接受各项检查措施和治疗措施。此外,取得家属支持,才能有效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才能有效减少各种医疗纠纷的发生。

该次研究针对两组患儿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管理,具体包括病房护理、沟通护理、日常护理和家长护理,从各个方面为患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恢复环境,帮助患儿打消各种不良情绪,并与医生护士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关系,积极接受各项治疗措施。在各种医疗事故发生率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充分说明,针对小儿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可以取得良好臨床效果,患儿各项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同时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得到大幅提升,还可以有效降低各种医疗纠纷事件、差错事件和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凤君.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9):190-192.

[2]  李富晓.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7):1336-1337.

[3]  罗婷,魏革,庄艳.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9):1336-1337.

[4]  王艳惠.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172-174.

[5]  褚雪梅.探讨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87):227-228.

[6]  罗旭.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肾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饮食保健,2017,4(10):66-68.

[7]  姜雅波.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肾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7(36):76-77.

[8]  王香玲.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5):2844-2845.

[9]  阐玉英,姚文英,许志玉,等.关键接触点管理在儿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12):5-7.

[10]  汤华.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30(27):2964.

(收稿日期:2018-11-01)

猜你喜欢

儿科满意度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儿科临床中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法探讨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安徽推出儿科分级诊疗规范
我国将恢复儿科本科招生8所院校今年7月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