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质护理管理理念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作用研究

2019-06-11宋锦张永萍李海霞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脑血栓护理满意度

宋锦 张永萍 李海霞

[摘要] 目的 探讨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管理理念的作用。方法 选取86例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并于治疗期间分别给予常规护理管理与优质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BADL和Parker-Palmer得分较护理前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后得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当中,给予其优质护理管理有利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值得在临床护理当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优质护理管理;脑血栓;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2(a)-0016-03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的不断升高,脑血栓的发病率也增长。脑血栓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治疗不但需具备良好的医疗技术,而且还需在治疗过程当中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1]。该文针对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该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血栓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当中采取了优质护理管理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6例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脑血栓患者。采取单盲法将患者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53~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2±3.4)岁;合并高血压15例,糖尿病16例,高脂血症12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在55~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5±3.3)岁;合并高血压14例,糖尿病16例,高脂血症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经CT或MRI检查确诊;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所制定的脑血栓相关诊断标准;初次发病,且于发病24 h内送入该院治疗;知晓该案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脑出血患者;存在严重精神系统疾病或内科疾病患者;脑血栓病史患者;肝肾功能严重异常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常规药物治疗,让患者口服VE、尼莫地平和阿司匹林,采取静脉滴注法给予脉络灵、低分子右旋糖及维脑路通,并采取静脉滴注法行尿激酶治疗,1次/d,50万U/次。

在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管理,包括病房环境护理、定时为患者翻身、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给予饮食指导、药物护理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施优质护理管理,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管理: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并给予针对性疏导,通过为患者介绍成功案例以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嘱患者多鼓励和关心患者,陪伴患者,以消除患者恐惧、緊张感;倾听患者主诉,并耐心、积极地回答患者问题,了解患者需求,尽量满足患者合理需求,帮助患者解决日常生活问题。②健康教育管理:采取发放健康手册、集中观看影音视频、定期开展疾病讲座等方式为患者及其家属行疾病健康教育,使其了解疾病的诊疗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提高其治疗与护理配合度[2]。③生活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病情,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依外界环境及时调整病房温度与湿度,定期开窗通风,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针对存在运动障碍患者,可安装防护栏,以免患者坠床;给予患者口腔、呼吸道、排便等方面护理,帮助患者完善其日常生活活动,防止发生相关并发症[3]。④康复锻炼:嘱患者遵医嘱用药,促进身体康复;依患者实际状况为其制定相应康复锻炼方案,并给予患者健康锻炼指导,如卧床患者可先行床上功能锻炼,通过握拳、握手等活动锻炼上肢肌力,行下肢抗痉挛、平移运动,并采取热敷、局部按摩等实施肌肉按摩,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随后慢慢发展至倚床训练、坐立训练和行走训练等[4]。

1.3  观察指标与评判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其中生活能力以基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法(BADL)进行评价,包括穿衣、吃饭、洗澡、如厕等能力,最高分16分;运动功能以行走活动能力(Parker-Palmer)进行评价,包括室内运动、室外行走、外出购物等内容,最高分9分,得分越高表明能力越好[5]。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以本院自制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采取百分制,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3个等级,满意包括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两项,计算患者护理满意率。

1.4  统计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录入SPSS 19.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表示为例数、百分比[n(%)]和均数±标准差(x±s),并行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BADL和Parker-Palmer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均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护理后得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67%,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74.42%,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脑血栓是一种因颅内供应脑部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致血管腔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引起脑梗死性坏死的病症。脑血栓多发于中老年人,发病时存在失语、偏瘫、共济失调等症状,严重还可能导致患者死亡[6]。通常地,患者发病6 h以内会行溶栓、抗凝等治疗;6~72 h可行抗凝、降纤治疗;72 h后可行抗感染联合抗凝及脑保护治疗。在治疗期间,若能给予患者康复锻炼,并有利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另,据相关研究表明[7-8],对脑血栓患者给予优质护理管理还可促进患者生活能力的提高。

该案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行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行优质护理管理的研究组,其护理后的BADL和Parker-Palmer得分明显更高,此提示,经优质护理管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同时,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率(97.67%)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4.42%),分析其原因,优质护理管理内容更加全面、细致,可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护患关系和谐,自然也就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给予脑血栓患者优质护理管理有利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的构建,值得在护理过程当中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辉.优质护理管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8):193-195.

[2]  杨艳霞.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3):174-175.

[3]  朱惠娟.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20):188-189.

[4]  秦伟利.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7):76-77.

[5]  刘桂娟,王丹.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2):161-163.

[6]  李宁.细节化优质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28):164-168.

[7]  秦鑫.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31):145-147.

[8]  曹丽红,向红霞,万娟,等.优质服务在脑血栓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4,33(2):162-163.

(收稿日期:2018-11-10)

猜你喜欢

脑血栓护理满意度
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纳联合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观察
如何提升脑血栓患者的护理力度,预防并发症?
面部烧伤女性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优质护理在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中的效果观察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血府逐瘀汤为主治疗脑血栓形成的观察与护理
睡前一杯水可防脑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