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19-06-11李芳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护理安全管理骨科护理管理

李芳

[摘要] 近年来,护理安全以及医疗事故导致的护患纠纷数量众多,伴随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意识地解放,人们逐渐开始重视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骨科患者多由于车祸等意外事故出现疾病,患者病情较为严重,不仅存在行为上的障碍而且存在心理方面的问题,因而容易在护理过程中出现多种问题。由此,该文通过对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其后针对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予以阐述,其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患者的病痛,提升治疗效果。

[关键词] 护理安全管理;骨科;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1(c)-0092-02

临床护理管理的过程中,多容易出现一定的问题,由于护理过程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而需要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予以管理。为保障护理过程的安全性,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予以分析已经成为护理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临床骨科中,遭受车祸等外伤的患者占据较大的比重,因而患者多存在病情紧急、危重等情况,需要配合有效的护理管理。由此,该文针对当前骨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予以分析,其后阐述了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以期能够为提升患者满意度和医疗质量提供帮助。

1  骨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因素分析

1.1  护士专业技能不足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其中骨科技术的进步较为明显,诸多先进设备以及先进仪器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医师和护士地专业素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1]。其中护士能够熟练掌握先进设备和仪器地操作,已经成为保障护理安全的重中之中,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护理人员对于仪器、设备的使用不了解的情况。在实际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部分护士甚少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导致护理人员在先进的理念以及先进的知识方面的了解率不高,未能够及时更新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在实际工作中依然采用陈旧知识以及过时的技巧为患者开展服务,进而对护理地效果造成影响。除此之外,还存在部分护理人员的年龄较小、工作阅历不足的情况,部分医院在招聘护理人员的时候,未对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进而导致了护理人员容易在操作的过程中出现护理差错,进而诱发不良后果,引起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不满,甚至严重时可能诱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

1.2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

临床骨科中每天需要接收数量较多的患者,由于接收的患者的病情存在差异,每例患者的自身情况同样存在差异,如性格特点等,因而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开展骨科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将患者的具体情况书写成纸质材料或者构成书面材料,这种书面材料便是护理文书[2]。护理文书在护理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够详细地记录患者的治疗以及护理过程,便于后期更好地查看;而且能够在关键的时候发挥法律效用,即当作证据使用,发挥护理文书的法律效用。但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受到护理人员书写问题的影响,如书写不规范、书写不完整等。常常出现护理记录涂改、残缺不全或者同医护记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进而对后期患者的治疗护理造成影响,因而护理文书的规范性书写需要得到护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1.3  护患沟通渠道不通畅

多数情况下,骨科收治的患者为外伤患者,而这类患者中存在较大部分的患者是因为遭受了车祸、坠楼等意外事故导致的。面对此类情况,患者及其家属常处于情绪激动的状态下,多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等方面的问题。其次,由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在医学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因而容易在护理人员开展护理的过程中表现出对于护理人员工作的不理解,进而出现护患纠纷。在纠纷出现之后,若护理人员的解决态度不佳,如表现出不耐烦等情绪,可能加重護患纠纷的严重程度,继而严重影响实际护理操作效果[3]。此外,伴随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医学治疗花费同样得到提高,主要是在治疗护理的过程中耗费了先进的医疗设备以及先进的仪器、患者运用了较为昂贵的药物等,故治疗护理的费用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加。若护理人员并未在开展治疗护理之前向患者进行了说明,可能导致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心理负担加重,引发护患纠纷。

2  护理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  完善医疗管理制度

构建完善的医疗管理制度,并不断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以便护理人员能够熟悉并掌握医疗管理制度的内容,进而实现在实际工作中能够严格遵照护理工作的内容开展护理操作。护理人员需要构建一定的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心理学的知识跟患者进行够用交流[4]。及时了解患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的困难,积极主动帮助患者解决困难,以便能够更好地缓和护患冲突,获取患者的信任。此外,还需要分析、总结护理过程中护理安全事件出现的原因,针对事件的轻重程度予以评估和衡量,进而制定出更为完善的护理措施和护理制度。

2.2  强化专业培训

骨科患者的风险因素较多,为能够适应骨科患者的风险因素,护理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并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以及专业素质[5]。基于这一要求,医院相关部分需要给护理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机遇,如开展积极护理措施培训、防范护理培训、骨科专业医疗知识培训等,并指导护理人员规范书写护理文书,进而达到完善护理人员专业操作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目的,在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应急能力的同时显著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针对部分新上岗的护理人员,医院尽可能安排经验相对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分组合作,以便有效提升新上岗人员的护理水平,降低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2.3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在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对骨科病房的基础设施予以维护、完善和管理,及时处理病房内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以及地方,及时地将危险因素消灭在萌芽的状态之中[6]。其后,需要对病房中的基础设施予以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展开病房基础设施检查工作,直到检查合格之后才能将设施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由于医院的人流量较大,且病症数量较多,护理人员需要对病房予以勤消毒、清洁处理;针对刚刚进行过骨科手术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严格依照无菌操作的相关要求开展患者护理工作,及时做好患者的皮肤清洁工作,并帮助患者翻身,以防止出现压疮等情况。护理人员的护理的过程中可以将患者病床旁边增加固护栏,增加病房的巡查次数,以防止患者出现意外,保障病房内人员的安全。

2.4  强化患者心理护理

由于骨科患者的外伤多是由车祸等意外伤害造成的,其中有部分患者的创伤较大,因而心理上的恐惧感以及痛苦感容易长时间地伴随患者,给患者造成挥之不去的阴影。患者心理容易出现紧张、焦虑、自暴自弃等诸多负性情绪,故患者容易出现不配合治疗、消极治疗,甚至抵制治疗的情况。因而护理人员需要在护理的过程中保持亲切和温和的态度,耐心且细致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密切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变化以及心理变化,积极疏导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并不时地给予患者语言上以及行动上的鼓励,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地治疗信心,以便达到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3  结语

骨科护理危险因素出现的原因较多且相对复杂,作为护理工作的管理者,应该发挥监督和管理的作用。在骨科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高度警惕潜在的或者是经常发生的危险事件,随时对护士进行提醒,做好护患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以便患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护理工作人员。在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做到耐心细致,很好地落实安全防范措施,继而达到显著提升护理工作安全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周燕,张继娜.护理安全管理 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9):3008-3009.

[2]  高志文.细节管理在骨科 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智慧健康,2017,3(5):36-37.

[3]  张淑英.骨科护理的安全 隐患与安全管理重点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8):11465-11466.

[4]  张晶,左昌兰,晏飞.护理安全 管理运用于骨科护理管理的体会[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4):168.

[5]  周秀丹.骨科中实施安全管理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0):164-165.

[6]  房欣.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6):250-251.

(收稿日期:2018-10-31)

猜你喜欢

护理安全管理骨科护理管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预见性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结核内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分析
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护理安全管理在血液净化中心的实施应用效果分析
心脏介入围手术期护理安全管理的施行意义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