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粮食央企整合:中储粮业务剥离中粮旗下

2019-06-11降蕴彰

财经 2019年13期
关键词:粮商储粮政策性

降蕴彰

中国高层即将对中粮、中储粮两大粮食央企进行深层次整合。下一步,中储粮的经营性业务将被逐步剥离,回归政策性粮食收储的主业;而中粮将通过进一步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图打造超级大粮商。

《财经》记者从不同渠道获悉,本轮整合以中粮为主,中储粮的粮油加工资产将划转至中粮旗下,其中,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是中储粮集团旗下的二级子公司,拥有35家直属企业,总资产760多亿元,2018年实现利润占当年整个中储粮集团利润的一半。

目前,中储粮主营业务是政策性粮食收储和粮油加工。具体到粮食收储方面,自2016年始,中国政府实施政策性粮食去库存计划,彻底取消了大豆和玉米的临储收购政策,调低了对稻谷和小麦政策性收购价格,中储粮的整个政策性粮食收储业务开始急剧萎缩;如果下一步,中储粮的粮油加工资产划转至中粮集团旗下,这意味着将剥离中储粮所有經营性业务,使中储粮回归至较为单纯的政策性粮食收储主业上来。未来中储粮的经营范围可能将逐渐收缩,企业经营性收益也将大幅下降。

国内行业机构天下粮仓网发布的《2018年度中国大豆压榨报告及2019年度展望》显示,目前中国国内油脂加工排在首位的是益海嘉里集团,年压榨油脂量为1594万吨;中粮集团紧随其后,年压榨油脂量为1126万吨;中储粮排在第六位,年压榨油脂量为483万吨。未来中储粮的粮油加工资产如果划转至中粮集团旗下,核算下来,中粮的年压榨油脂量将达到1609万吨,将超过益海嘉里集团,成为中国最大的油脂加工企业。

一位不愿具名的中储粮内部人士透露,长远看,中粮与中储粮还存在更深层次的整合,未来中储粮极有可能被中粮整体收编。

中储粮回归主业

中储粮组建于2000年,按照国务院对其职能定位,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的收购、储存、调运、销售。很明显,中央对中储粮的定位是“大粮仓”,属于政策性、公益性,是非营利机构。但在实际运营中,中储粮实际上开展了大量的经营性业务,仅仅在粮油加工领域,就涉及大米加工、面粉加工、食品加工、玉米加工、油脂加工等多个领域,而且是以市场为主体的方式参与国内粮油市场竞争,出现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行为。

前述不愿具名的中储粮内部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在2011年底,中储粮就有近百家粮油加工企业,其中一部分是由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并得到了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其外,在中储粮省级以下的分公司、子公司,还成立了2万多家“三农”服务公司,在农村推销化肥、农药、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

在粮油加工方面,中储粮凭借对国家粮源的掌控,以及在全国各地拥有大量配套设施齐全的粮油仓库,拥有较为明显的低成本竞争优势,比如,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可以从母公司中储粮调运最低价格的大豆原料,这是其他油脂加工企业望尘莫及的。

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一位副总经理曾公开称:中储粮的油脂加工“优势主要在于加工成本可以比益海嘉里与中粮减少6%”。

为扩大油脂加工规模,仅仅在2011年,中储粮就在江苏镇江、山东日照、天津等地开建了数家日处理超过3000吨大豆的油脂加工厂,到2015年底,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的总资产为761.3亿元,年销售收入439.4亿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19.6%,在中国油脂加工企业排序中位列第六。

中储粮从“大粮仓”到“大粮商”的转型,引发了不少业内人士对其定位的质疑。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等专家公开表示,中储粮在农产品加工经营领域的大规模扩展,已经模糊了“政策性”和“经营性”两个角色之间的界限,违背了国家成立中储粮的初衷。

中储粮在大量扩展经营性业务的同时,从粮食收购到储存、保管、拍卖的一系列流通环节,发生不少贪污腐败案件。据不完全统计,从中储粮成立至今,垂直管理体系下的中储粮系统工作人员,因违纪、贪腐等问题被查办的人员就已经上百。尤其是一些大案要案,屡屡在中储粮系统发生,像2011年中储粮河南分公司许昌直属库、安阳直属库、周口直属库就连续发生多起贪腐案件,其中仅中储粮周口直属库原主任乔建军涉案金额就高达2.37亿元。

据前述不愿具名的中储粮内部人士透露,早在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做出重要批示,要求中储粮在发展中要“突出主业”,“严守安全、稳定、廉政底线”。

在此之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资委等方面多次发文,明确要求中储粮回归主业,避免再出现扩大非主业经营、非主业投资等的越界扩张问题,同时也要求大力整合粮油加工企业。

据了解,目前中储粮粮油加工业务范围涉及油脂油料、大米、面粉、玉米等多个种类,其中,又以油脂油料的加工业务规模最大。在整个粮油加工方面,中储粮也是主要依靠油脂油料加工和销售来盈利。下一步,如果中储粮的粮油加工资产划至中粮旗下,就彻底剥离了中储粮的非主业投资经营项目,迫使中储粮回归至政策性粮食收储主业,成为真正的政策性、公益性粮食央企。

中粮打造大粮商

与中储粮的角色定位摇摆不定不同,中粮的市场化道路走得较为明确。中粮正在实现打造国际大粮商的目标。

近年来,中粮先后收编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中谷集团公司、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公司(负责国内储备糖、储备肉业务)、中纺集团等大型中国国有粮企,并完成两大国际农业类企业——香港来宝农业、国际谷物经销商尼德拉Nidera的全资收购。

目前,中粮资产总额为5606亿元,年营业收入4711亿元,年经营总量近1.6亿吨,全球仓储能力3100万吨,年加工能力9000万吨,年港口中转能力6500万吨。在2018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中粮排在第122位,从总资产规模看,已经超越ADM、路易达孚、邦吉、丰益国际等老牌国际粮商,居全球粮商排名第一位。

中粮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公开表示,目前,中粮集团在全球粮食行业资产第一、营收第二,已经具备比肩国际大粮商的实力。他透露,中粮正加快在美洲、中亚、黑海等粮食主产区、新兴产区和关键物流节点完善布局,加大对港口、仓储、物流、加工设施的战略性投资力度,着力打造世界大粮商。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营收和资产规模位居前列,但中粮的整体盈利能力、尤其是粮油主业却不容乐观,主要还是靠房地产、酒店等非主业来赢利。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中粮集团利润为3.93亿美元,仅为排名第一的ADM集团的四分之一,为丰益国际的三分之一,盈利能力比实力强劲的几家国际大粮商还是差了一大截。

李国祥对《财经》记者说,中粮打造的粮油全产业链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粗放的业务扩张,重视资产的并购,仍停留在资本游戏阶段,在管理运作上仍然不够精细,与国际大粮商相比,并不具备明显的优势。下一步,在收编中储粮的粮油加工资产之后,中粮对全产业链的整合将面临着诸多挑战。

目前,中粮正在通过不同形式引入外部资本,对下属四大板块(农粮、食品、地产和金融)、18家专业化平台公司(中粮国际、中粮贸易、中粮油脂、中粮粮谷、中粮生化、中粮饲料、中粮糖业、中国纺织、中粮工科、中粮酒业、中可饮料、中粮肉食、中国茶叶、蒙牛乳业、我买网、中粮包装、中粮资本、中粮置地)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目标是争取在2020年前实现分板块整体上市,挽救中粮真正走出亏损困境。

在中粮的“十三五”规划中,包括中粮对内对外的资源整合,对实现整体上市的协调,以及设定的一些关键性指标,都有详尽的推进策略和实施措施。

据中粮集团总裁、蒙牛乳业董事会主席于旭波介绍,在进一步推进混改过程中,除了粮油核心主业保持绝对控股外,中粮对其他非主业公司都可以不控股。

与此同时,中粮将更加注重引进战略投资人,最大程度提升决策效率,引进市场化经理人、调动团队主观能动性,以此最大限度发挥市场化作用,提升中粮的整体盈利能力。

下一步,在对中粮、中储粮两大粮食央企进行深层次整合中,预计中粮将会超越益海嘉里成为中国国内最大的油脂加工企业,也将使中粮可能实现超级大粮商的目标。

猜你喜欢

粮商储粮政策性
山西首个政策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收入保险落地
本期导读
2022-2024 年广东省政策性渔业保险
罗克辛刑事政策性刑法体系批判
中粮国际公司: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国际化大粮商
渭南农户储粮的调查与分析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发展中国自己的国际化大粮商
中储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之我见
国内首座球形粮仓储粮效果及特性
沼气在防治储粮害虫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