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微课在中职日语教学中的运用

2019-06-11王巧姝

教师·中 2019年4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微课

王巧姝

摘 要:“互联网+”让中国的教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教育模式被颠覆,许多我们之前不曾见过的教学方式悄然出现并迅速普及。微课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其因主题突出、针对性强、内容短而精等特点受到广大学习者的喜爱。在“互联网+”教育普及的当下,如何有效利用微课方式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应该是中职教育者们持续探讨的话题。作者以民航服务日语课程为例,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微课在中职日语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日语;微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1-28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11-0104-02

一、“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新面貌

(一)“互联网+”让职业教育变得更智慧

“互联网+”教育带给我们一场基于信息化技术的伟大变革,它颠覆了传统教育的模式,许多我们之前不曾见过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甚至是教学评价的方式悄然出现,并迅速普及开来,且这些新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体验更加智慧和人性化。特别是在职业教育中,某一技能的操作演练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虚拟体验,让学生不出校园,也能真实地了解某一岗位的工作流程,体验实际操作。

(二)“互联网+”让教学变得更多彩

“互联网+”教育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例如,现在我们普遍使用的微课、慕课等,都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出现的新型教学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下,某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可以借助一段微课视频呈现;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变得更生动有趣;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支持下,教师还可以获得更客观、更全面的教学评价反馈。教师的教学不必再仅依靠一本讲义、一支粉笔,“互联网+”让教学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三)“互联网+”让学习变得更有趣

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学生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同一个知识点,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搜索到多种深浅不一的讲解视频,还可以参与互动。复习和预习时,学生不再仅靠翻看课本死记硬背,他们可以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在课前提前查看知识点,通过一些简单有趣的小游戏完成预习作业。课后也可以以同样的方式巩固和复习知识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手机作为一种学习工具被有效利用,而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学生们也乐于用手机等智能终端获得学习体验,因为这种多样化的学习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了乐趣,所以他们变得更愿意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变得更高。这就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变化。

二、利用好“互联网+”,丰富教学方法

(一)微课随“互联网+”应运而生

按照百度百科的解释,微课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其特点为主题突出、针对性强、内容短而精,被称为“碎片化”的学习形式。而这种“碎片化”的学习形式,更加适应当下社会的快节奏,只要有互联网,只要想学,无论何时何地,学习者都可以利用微课进行学习。

(二)在中职日语教学中使用微课

中职教育开设日语专业的并不多,所以日语大多数是作为第二外语开设的课程。面对学习积极性普遍缺乏、不愿在学习上多下功夫的中职学生,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使用微课,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比如,讲五十音图的内容时,如果教师不是照着课本教学生练读,而是结合画面生动、发音标准的“声画并茂”的一段微课视频来说明每一行假名的发音要点,那么学生会对知识点理解得更好,本堂课的教学效果自然会好很多。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我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挑战。中职教师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转变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优势,利用微课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三、以实例分析,探讨“互联网+”背景下微课在中职日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分析教学对象,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教育,现阶段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学习现状是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主动性差、学习积极性欠缺,导致其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有一定局限性。而民航服务日语课程教师的授课对象为中职航空专业二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过一学期日语,有一定的日语基础,但是基础薄弱,对本课程的学习有兴趣但也有惰性。根據这一特点,教师在制订学习目标时,应着眼于实处,达到让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来掌握某一项技能的目的。民航服务日语属于航空服务专业的专业课程,学生需要学习在航空服务范畴内常见场景的日语表达。以客舱点餐服务这个场景为例,其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学习和练习,学生能够背诵出课文中出现的食品、饮料的日语单词,背诵点餐时的常用日语句型,能够举一反三用日语为乘客进行简单的点餐服务。

(二)构思教学方法,完成教学设计

当教学目标设定好了之后,我们就可以围绕上面这个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设计。我们需要用到的教学方式是包含微课的多媒体互动式方式,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主要教具有微课视频、电子白板、PPT、教材等。微课视频用于本堂课重点知识点的直观展示和分析,PPT用来配合讲解和进行学习评价。后期的学习评价和检测,我们还会到航空实训仓进行实景演练。

(三)精心设计,制作微课视频

1.微课视频设计

根据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微课视频的设计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知识点导入环节,教师用简短的开场白将话题引入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客舱服务之点餐场景的日语表达”上来。第二部分,本堂课重点知识点展示环节,教师准备一个客舱服务点餐场景的日语会话视频,用来直观呈现和直观展示日语句型及表达,给学生呈现一个口语发音的范例。第三部分,知识点提炼巩固,教师分别展示和讲解本堂课需要掌握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微视频内容可以由教师结合PPT,在电脑上用录屏软件自行录制即可。

2.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选材

我们需要搜集第二部分的微课视频素材,即客舱服务点餐场景的日语会话视频,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获取:自行制作、利用现有的资源。由于视频内容是客舱服务的日语会话,如果要自行演绎,就需要对客舱服务知识和日语口语都非常熟练的人完成。由于暂且还找不到合适的表演者,所以我们选择寻找现有的视频资源。

而互联网就帮我们解决了这个困境。互联网上有丰富的视频资源可供我们选择,当然,挑选出一条符合自己要求的视频也需要下一番功夫。本节课的微课视频节选自日剧《attention please》里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客舱点餐情节。这是一部讲述主人公从职场新人成长为一名专业空姐的日剧。剧情里面经常出现客舱服务的场景,且空乘服务人员不论是在服务礼仪方面还是在日语表达方面,都是规范化、标准化的示范,所以整体来看是一个不错的范本。

3.对微课视频进行后期制作

首先,用录屏软件自行制作知识点导入和总结部分的视频,用EDIUS或者Camtasia Studio对视频进行剪切和编辑,转换视频格式,便于电脑播放。然后,用相同的方法对节选的日语会话视频进行编辑,由于是日语会话,我们还需要用Subtitle Edit等字幕编辑软件添加中日双语字幕,这样便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最后,整合视频和字幕文件,制作片头和片尾,设置一致的视频分辨率,处理好声音、背景音乐及特效,最后导出生成一个完整的MP4格式视频。

(四)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微课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微课不仅可以用于呈现知识点,我们还可以将其反复利用,用于强化记忆和复习总结。教师引出知识点后,可以播放微课,这样可将本堂课重点内容,即客舱点餐服务的日语表达直观呈现给学生,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将日语句型、日语口语的语音语调生动地呈现。当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将每个词汇、句型拆分讲解,为让学生加强记忆和纠正发音,教师也可以播放微课视频配合讲解,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模仿口语发音。当进入口语练习环节,教师也可将会话部分的视频重复播放,让学生反复模仿口语发音,熟悉语言环境,最终达到让其正确进行日语表达的目标。最后,知识点总结环节,教师可以将微课再播放一次,以加深学生印象。

(五)创新教学评价手段,展示教学成果

以角色扮演来完成会话练习是日语学习中常用的教学评价手段。本堂课教学评价和检测也会采用这个方式,并做一些创新。因为学生们已经具备客舱服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包括航空仓设备的操作、客舱服务的基本礼仪等,所以为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教师可在航空仓进行教学评价,让全班学生自行分组,穿上专业制服,分别扮演空乘人员和乘客,并在航空实训仓实景演练飞机客舱点餐服务场景的日语会话,让每组进行摄像。摄像的目的是让学生评分和自我评分。然后,教师和学生按照规定好的评分标准进行打分,综合教师和学生的评分,得分高的前三组可以获得平时成绩加分的奖励。而得分最高的这组学生表演的日语会话视频,也会经本人同意,上传到校园网的学习交流板块,作为一种学习资源,或者说一个微课,与其他学生共享。

四、结语

通过使用微课,我们明显发现,利用微课等多元化教学手段的课堂,学生的注意力更能被吸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点的接受能力都比在传统课堂上要好,这是微课带给我们的积极的教学效果。未来的课堂,是“互联网+大数据”的智慧课堂,教师应该因时而变,积极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转变观念,学习新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学相长,让教师和学生都成为“互联网+”教育的受益者。

参考文献:

[1]易兰英.微课制作及其在教學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14(8):191—192.

[2]周鸿铎.我理解的“互联网+”——“互联网+”是一种融合[J].现代传播,2015,37(8):114-121.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