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川南民族地区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思考

2019-06-11

财政科学 2019年4期
关键词:川南宜宾泸州

刘 利

内容提要:川南民族地区地处长江流域上游,是连接成渝经济区和南贵昆经济区走向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建设长江经济带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为川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本文对川南民族地区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基础和条件,以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川南民族地区更好地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引 言

党和国家在立足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势上,提出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构想。2014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长江经济带正式成为国家战略。2016年9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最具经济增长潜力的地带,覆盖11个省市,占全国经济总量40%以上,拥有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空间,是促进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和构建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战略举措,也是打造我国经济升级版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地区地处长江上游,96.2%的幅员面积属于长江流域,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川南地区作为四川一个民族聚居区,是四川第二大经济区,在四川“十三五”规划中被确定为新兴增长极,作为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其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有利于川南民族地区(主要指凉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宜宾市、泸州市以及各自下属区县中的民族聚居区、乡镇)优势互补,改变川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边缘化的状态,挖掘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缩小川南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差距。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新形势下川南民族地区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长江经济带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由中科院地理所等机构提出,随着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有关长江经济带的研究逐渐增多。刘伟[1]把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并列为国家一级发展轴线,着重研究了如何缩小长江经济带内部区域发展差距。刘毅等[2]系统梳理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主要问题,并从经济增长、国土空间开发、航运建设等7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关于如何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部分学者立足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周科等[3]分析了三峡库区融入长江经济带存在的突出障碍,提出了完善基础设施和做好产业转移承接等建议。刘利[4]全面分析了川南民族地区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以及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已有的研究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借鉴,但有关新形势下川南民族地区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思考还较少。因此,本文在重点分析新形势下川南民族地区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条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新形势下川南民族地区更好地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参考。

二、川南民族地区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基础和条件

川南民族地区作为大西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在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川南民族地区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新形势下,川南民族地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7年GDP总量持续扩大,川南民族地区四市的GDP总量为6068.6亿元,占全省比重16.4%。川南民族地区四市均跻身全省“千亿俱乐部”,2017年,宜宾市GDP为1847.2亿元,居全省第4位,泸州市(1596.2亿元)、凉山彝族自治州(1480.9亿元)、攀枝花(1144.3亿元)分别居全省第6、9、14位。从GDP增速来看,宜宾和泸州分别为8.8%、9.1%,高于成都和全省的GDP增速,显示了川南民族地区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良好的经济基础为川南民族地区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了条件。

图1 2017年川南民族地区四市GDP总量

(二)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不断增长

2017年,川南民族地区实现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9.9亿元,占全省(3591.3亿元)的13.4%,其中泸州、宜宾、凉山彝族自治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百亿元,分别为146.0亿元、138.8亿元、134.5亿元,跻身全省前四,紧随成都之后,且川南民族地区财政收入同比增速基本高于全省增速。川南民族地区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为川南民族地区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财政支持。

表1 2017年四川部分市州GDP总量和增速

表2 2017年四川部分市州财政收入及增速情况

2017年,川南民族地区城乡居民持续增收,其中攀枝花人均收入超过了全国(25974元)水平,紧随成都之后,是四川省第二个人均收入超过全国的城市。川南民族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迅速,与城镇居民的差距逐渐缩小,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有利于川南民族地区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

(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017年,川南民族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为12.7∶50.4∶36.9,与2015年相比,第三产业比重提升9.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8.6个百分,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8个百分点①数据来源:四川省统计局。,新型工业快速推进。食品饮料、轻纺等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白酒、机械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型产业逐步壮大,茶叶、生猪、水产、林竹等特色优势农业进一步提质增效,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旅游、临港物流、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

表3 2017年四川部分市州居民收入情况

(四)工业经济发展优势突出

川南民族地区是全省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工业发展一直保持中高速增长。从生产来看,泸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7%,增速居全省第3位,增速高于全省2.2个百分点,宜宾、攀枝花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2%、7.5%。从效益来看,2017年,川南民族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61.62亿元,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5.6%②数据来源:作者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自行整理。。

(五)基础设施支撑能力稳步提升

川南民族地区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综合交通布局逐步完善。截至2017年底,凉山全州公路总里程达2.7万公里,水路通航里程达860公里,位列全省前列,全州乡镇和建制村通畅率分别达95.6%和87.4%③数据来源:凉山彝族自治州政府工作报告。。攀枝花与滇中城市群的2小时经济圈、与成都经济区的4小时经济圈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工程稳步落实。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宜宾市一个灌区、十座水库、百处水厂、千口塘坝、万里渠道水利工程建设逐步推进,构建大中小微协调、蓄引提排并举的现代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工程步伐加快。泸州1座大型水库5座中型水库工程项目开始实施。信息通讯条件全面改善,电信网、广播网、互联网“三网融合”和“宽带乡村”建设成效明显。

(六)自然资源禀赋优越

川南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宜宾作为全省重要的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区,是国家水电、火电、核电综合发展的重要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十二五”期间年产页岩气20亿立方米,实现产值50亿元,带动1000亿元产业链。攀枝花铁矿是全国四大铁矿之一,已探明铁矿(主要是钒钛磁铁矿)73.8亿吨,占四川省铁矿探明资源储量的72.3%,此外还有铬、镓、钪、镍、铜、铅、锌、锰、铂等多种稀贵金属。泸州地处攀西——六盘水资源“金三角”开发区,其无烟煤探明储量69亿吨,占全省的33%,煤层气1001亿立方米,占全省的28%。

(七)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

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川南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提供了大力的政策支持,201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对扶贫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对凉山彝族自治州深度贫困地区制定精准扶贫脱贫政策,大力推进七个一批行动计划和23个扶贫专项工作。对宜宾建立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增长机制,推进行业扶贫,启动22个部门扶贫专项194个扶贫项目。泸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了《泸州市扶贫攻坚计划》等规划,出台了增大投入、信贷优惠、财税优惠等政策。同时,川南民族地区还受西部大开发战略、成都和重庆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战略、成渝经济区战略的支持。

三、川南民族地区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

从川南民族地区各市的经济发展来看(见表1),泸州和宜宾的经济总量和增速都高于攀枝花、凉山彝族自治州,经济差距较大。2017年泸州的经济增速9.1%,位居全省第一,而凉山彝族自治州仅为5.3%,低于泸州3.8个百分点。从财政实力来看(见表2),2017年川南民族地区的泸州、宜宾、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财政收入都突破了百亿元,但攀枝花仅为60亿元左右。川南民族地区各市在经济和财政实力上都存在不平衡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川南民族地区一体化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其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

(二)产业结构单一,布局同质化

川南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尽管在不断优化,但仍然比较单一,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占很大比例,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攀枝花作为传统的重工业基地,过度依赖第二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大,产业结构单一。凉山彝族自治州受地形和气候影响,以农业为主,产业层次较低。在产业布局上,川南民族地区四市的工业相对集中于化工、酒业、食品、机械行业,工业结构同质化现象严重。其中,泸州和宜宾两个城市拥有相似的区位条件和天然气资源,在酒业、煤化工、能源支柱产业上存在重叠,且都以天然气化工产业为重点培育产业,导致两地的化工产品趋同严重。

(三)交通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川南民族地区地理位置偏远、高原山谷山地交错、地势起伏较大,导致陆路交通修建难度高,成本大,交通基础设施薄弱。水路交通上,由于地势高低落差大,川南民族地区在长江航道上通航能力较弱,等级偏低,无法满足通航需求,安全保障能力也不够。尽管泸州作为天府首港,全年昼夜通航1000吨级船舶,但整体上,港口规模较小,服务效率不高。从川南民族地区的交通体系来看,综合交通运输衔接不畅,不同的交通方式之间缺乏有效对接,多式联运发展缓慢。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川南民族地区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四)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川南民族地区地处长江上游,是长江流域的源头区,受地势和气候因素影响,自然灾害频发,导致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近年来,川南民族地区经济迅速发展,掠夺式地开发资源、开办高污染高排放的工业等人为活动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生态系统退化趋势严重,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减,水土流失面积12.1万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25%。川南民族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其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过程中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五)人才资源供给不足

川南民族地区由于地处偏远、科教文化设施薄弱,整个地区人员文化素质较低,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影响,知识分子回流率低,优秀人才流失严重。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智力支持,川南民族地区人才资源供给不足和文化教育落后阻碍了高新产业的发展,不利于川南民族地区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

(六)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有待提高

川南民族地区地处四川南部、成渝经济圈和昆明贵阳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处,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但川南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还不高,对外贸易和外资投资规模较小,外需拉动经济增长作用不明显。同时,开放合作和区域竞争的矛盾有待解决,川南民族地区尚未建立利益共享机制,一体化水平较低,四市在重大项目的招商引资上竞争大于合作,且川南民族地区与天府新区、成德绵创新改革核心区、重庆都市圈还存在政策争取、产业转移对接的博弈与竞争,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有待提高。

四、新形势下川南民族地区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政策建议

新形势下川南民族地区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但同时也存在着产业结构单一、区域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川南民族地区要立足实际,抓住经济带建设的机遇,积极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

(一)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实现互联互通

川南民族地区要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实现各市、各城市中心、县城、重点城镇之间的有效连接,推进城市的公路客运站、航空、公路铁路、水运之间的顺畅衔接,加快公路交通枢纽和站场布局,优化交通换乘系统,提升内部交通网络的服务效率。同时川南民族地区应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构建铁路、公路、航空、水运、枢纽场站多式联运综合外部交通体系。陆路交通上,构建以农村公路为基础,国省干线公路为支撑,高速公路、城际铁路为骨干的省域交通网络。向东,以泸州至荣昌高速公路建设为重点,提升通江达海能力;向南以蓉昆高铁、宜威高速对接滇中经济区和黔北地区;向西,构建沿江高速公路,构筑攀西—六盘水资源富集区开发大通道;向北,加快绵遂内自宜铁路、宜宾井研公路建设,打通川南、成都兰州运输通道。水路交通上,强化泸州、宜宾港口枢纽地位,打造川南民族地区的物流枢纽和物流集散地。航空建设方面,优化机场布局,加快宜宾、泸州机场迁建工程建设,实现与国内主要城市通航。

(二)优化产业布局,发挥比较优势

一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泸州酒业应联合五粮液工业园区、二郎名酒名镇,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提升白酒品牌,鼓励开展与名酒企业的多元化合作模式,提高市场占有率。宜宾应利用充足的自然资源和便利的交通优势,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产业,加快推进传统机械制造向智能制造和服务型制造转型升级,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促进生产设备数字化自动化、制造过程智能化、制造体系网络化,推动个性化定制与规模化生产相结合。宜宾市的筠连、古叙,作为国家矿区规划重点,应加快建设矿区资源综合协调开发利用示范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凉山彝族自治州要充分利用民族特色优势,发展旅游业。

二是发展高新成长产业。川南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应加快统筹页岩气的勘测与开发,推进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工业项目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提高页岩气的转化效率。泸州应利用好高新技术产业园,重视对高新技术新兴产业的培养,建设西部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园,推广新能源汽车,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宜宾应依托国家机密模具与特种材料集成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高端金属复合材料、高分子合成材料、化工新材料等,提升钒钛的精深利用,发展钛氮合金、医用钛合金等新型有色金属合金材料。

(三)加快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

川南民族地区要紧抓“一带一路”、国际商贸物流的契机,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集群。一是发展现代物流业。川南民族地区拥有长江黄金水道的地理位置优势,应以宜宾、泸州临港物流园区为重点,加快建设成川滇黔渝结合部的现代物流中心。二是发展金融服务业。积极引进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壮大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探索组建川南民族地区的银行。三是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大对泸州、宜宾、川南电子商务中心的支持力度,通过建立电子商务示范区,助力川南民族地区的网络零售。四是整合发展文化旅游业。川南民族地区要着力构建五粮液工业旅游区、泸州老窖旅游区为5A级景区,打造区域特色旅游品牌。要推进民族特色与旅游深度融合,开发凉山彝族民俗风情旅游,将彝族的文化和民族特色融入景区,保护地方特色文化。

(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文化教育水平

川南民族地区要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人才的文化教育水平,为川南民族地区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要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整个教育体系,通过政策优势吸引优秀教师,提升师资质量和教育质量;要深入推进“智力回引工程”,实施企业家和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创新创业公平竞争的市场体系,加大对创新创业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强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五)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吸引优质企业进入

川南民族地区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的节点处,要发挥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东向“桥头堡”和南向门户作用,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利用地理区位优势,依托交通枢纽和黄金水道,积极融入“成渝双核”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建设,加强与长江经济带沿江省市的联合与协作,积极对接南向国际经济走廊产业布局,实现一体化发展。泸州、宜宾作为长江上游重要港口,应积极建设国家示范物流园区,申报设立保税港,主动融入重庆同城化发展,建设川渝合作开放区。攀枝花应利用区位优势,加强与攀西、六盘水的区域间产业联动,在资源开发、大宗物资转运方面展开合作,并借助云南瑞丽“内陆口岸优势”,积极融入中新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大力发展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主动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川南民族地区还应该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减少政府行政审批,为优质企业进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最大限度释放企业的活力;要加大对优质企业的帮扶力度和税收减免,通过招商引资、产业园建设吸引品牌企业入驻。

(六)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川南民族地区要顺应农业现代化的趋势,优化农业结构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立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经营体系。一是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宜宾和泸州要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提升农业现代技术水平,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农业生产设施建设步伐,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二是创新农业经营方式。要鼓励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工商企业参与农业经营与生产开发,推广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生产经营模式,推进农业朝规模化方向发展。三是发展特色农业。川南民族地区要利用特色农业的优势,积极促进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宜宾要紧紧围绕茶、竹、牛、猪、桑、酿酒专用粮等5+1特色优势产业,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攀枝花要积极构建早春蔬菜、特色水果、畜牧水产、林业生物和优质烤烟“五大特色”产业体系,依靠标准化建设和龙头企业带动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品牌。

(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

川南民族地区要坚持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支持改革,健全完善城乡统筹、科学发展体制机制,协调城乡规划统筹、产业统筹、基础设施统筹、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统筹,坚定不移地走区域中心城市、小城市、小城镇协调联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一是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川南民族地区要加快泸州、宜宾、攀枝花、凉山彝族自治州四个中心城市建设。泸州要以装备制造、能源化工、商贸物流产业等为重点,宜宾要重点发展白酒、文化旅游和高新技术产业,着力把泸州、宜宾建设成为现代港口城市、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商贸中心。攀枝花要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能源化工、钒钛材料产业集群,凉山要着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医药制剂。

二是培育发展特色城镇。川南民族地区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扎实推进“百镇建设”行动,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城镇,集聚产业和人口。宜宾和泸州依托商贸物流产业打造商贸型特色小镇、攀枝花基于历史工业城市打造工业型特色小镇、凉山发展融入民族特色的旅游小镇。

(八)共建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长江流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川南民族地区地处长江流域的上游,应和中下游省市达成共识,通力合作,共建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川南民族地区在上游应着力保护好自然环境,建设上游生态屏障,继续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和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严禁天然林商业性砍伐,加大对湿地的保护力度,全面治理水土流失。区域内应建立四市联动的环境治理预警机制、应急机制、跟踪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开发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形成统一监管、各负其责的环境执法机制。

五、结 语

新形势下,川南民族地区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是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和打造我国升级版经济的重大战略选择,有利于川南民族地区协调均衡发展、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利于形成优势互补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缩小川南民族地区与其它地区的经济差距。川南民族地区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在初期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拥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条件,川南民族地区应把握好政策优势,完善基础设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共建环境保护机制等,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

猜你喜欢

川南宜宾泸州
泸州老窖
大数据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以川南页岩气田为例
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3500米以浅探明万亿方页岩气田
川南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与对策
川南古叙矿区煤层气资源有利区优选
宜宾面塑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探讨
宜宾高州季秋印象二首
宜宾(外四首)
宜宾豆腐乳毛霉分离及应用
泸州医学院 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