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视域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开发模式研究
2019-06-11孙嘉怡
孙嘉怡
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北京 100038
钱穆先生在曾言:“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钱穆:《文化学大义》,台湾正中书局1981年版,第3页。)文化作为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一种特殊的力量在当代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不仅因为文化作为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成为当今世界的竞争的主要手段,更在于文化能够不断产生凝聚力、向心力、鼓舞力和推动力,在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中起到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因此,基于文化视角的教育学研究也成为学术研究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基础教育而言,如何将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有效融入研究和实践之中,成为教育工作者积极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既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资源,又是民族发展的精神力量,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石。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教育部也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号),对在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为落实上级关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精神,北京市海淀区设立了“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策略研究”的课题,其中全区共有73所学校为实验点,笔者所在的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是其中之一。学校各学科结合传统文化设计课程,将传统文化逐步渗透于课堂教学中。作为一名综合实践课教师,本文尝试以传统文化为视角对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化开发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为更好地推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作出自己的努力。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背景和现状
(一)传统文化教育在多元文化时代亟待加强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引入中国,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外来冲击。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后,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被彻底动摇,影响力不断减弱。随着时代迅速发展变化,特别是进入互联网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中外文化也在交流中共融共通,社会文化日益更新,多元文化进一步强烈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在多元文化的熏陶下,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过度和盲目的崇拜西方文化等外来文化,对于本土的优秀文化关注较少,不断淡化,缺乏自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新时期也面临一定的危机,传统文化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亟待加强。
中小学教育是代际之间文化和知识教育的核心,因此也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所在,强调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因此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新的发展方向。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推进策略、课程教材、师资培训、家校联动、保障措施等方面做了全面、细致的规定,要求相关教育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同时,纲要的第23点提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这就对在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传统文化的教育在中小学推进中面临诸多问题
当前,在中小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以及挑战:一是教师自身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够深入,缺乏对于传统文化的系统性认知和讲授技巧的专业性训练;二是传统文化的教育未引起学校足够重视。虽然素质教育已经被倡导多年,但是在升学压力和考试指挥棒之下,能够提高学生素质修养却未必能够迅速提高考试分数的传统文化教育往往不被重视;三是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选择教育的内容比较杂,将其作为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
目前我国中小学传统文化教学的现状为:教学内容相对乏味枯燥,脱离学生生活现状;教育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学途径和手段不够宽泛,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精神的陶养。在深入、有效的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传播的过程中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制约。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匮乏系列化优良传统文化的课程资源
在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设的历史还不算长,课程资源特别是传统文化课程资源还未充分被开发,多数学校以突出本校特色为出发点而开发课程,忽略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文化,即使有关于传统文化的课程资源,也是一个课时或者几个课时,缺乏系列化和延续性、深入性、全面性。
综上,在中国经济日益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日益增强的今天,传统文化教育的提升关系到国家软实力的增强,因此变得越来越必要和紧迫。在中小学教育中增加传统文化教育的比重,让中国的青少年从小习得自己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才能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综合实践活动课能够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加强传统文化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校本化研究,能够更好地为传统文化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推广提供有益的帮助。
二、明确传统文化特色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感性认知基础上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
传统文化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多种多样的传统文化元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对传统文化蕴含的知识的学习和了解,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感性的认知,进而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通过培养学生发掘和探究传统文化时具有问题意识,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态度,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科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了解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基本方法,能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收集信息,积极主动的参与集体活动,懂得分工与合作,形成了好的沟通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养成学会分享的良好个性品质。
(二)学习领域分目标:知识、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
1.研究性学习:在教师的指导和协助下引导学生搜集关于传统思想、传统节日、日常生活民俗、民间观念、民间文学等相关文字资料,并带领学生进行资料整理。通过研究性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究意识,初步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
2.劳动与技术教育:在初步掌握相关传统文化知识的前提下,带领学生体验部分立足于学生现实生活和经验基础的优秀传统手工制作,通过从事操作性学习,将书本上文字表述的知识和手中鲜活的手工制作联系起来,动手动脑,学用结合,实现融会贯通,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走入实际的社会生活,对人文环境、物产特色、民间风俗和传统节日的亲身观察,获得对传统文化的真切体验,并由衷的萌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传统文化特色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开发模式研究
(一)发掘传统文化内在的有机系统,形成课程的体系化开发模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这对于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增加了难度,但同时也为自主开发课程,特别结合所在学校的情况和特点,发挥特长和优势进行课程自主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开展以传统文化为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课程设计,并不是仅仅通过教师自行开发完成的,而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来设计课程资源,才能实现好的教学效果。在开发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活动课程的多元性、自主性、开放性等性质,充分利用各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自主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类型多样,内容各有千秋,如果分散开发,各自为战,可能会造成整个课程难以形成体系,也就不能形成传统文化教学的良好效果。其实,正如上文在进行概念分析时谈到的,传统文化其实是包含着各种相互内在联系要素的有机系统。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和开发的时候,就要充分利用好传统文化的这一特点,注意发掘各部分课程直接内在的有机联系,从而形成相互连接、相互支撑的传统文化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二)有效整合各学科资源,形成课程的综合化开发模式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上文谈到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其固有的优势,但是在进行课程开发设计时并非将其他学科排除考虑范围之外。恰恰相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始终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应该并且必须利用好其他学科的优势资源,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设定的目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育主管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如2015年7月北京市教委出台了《北京市实施教育部的课程计划(修订)》,明确提出部分学科要拿出百分之十的学时用于开设学科实践活动,在内容上可以某一学科为主,也可综合多个学科内容,开设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针对这一计划的出台,校本课程的开发以传统文化为中心并整合某个学科或者多学科的资源,从而形成综合性的活动课程。
四、结语
加强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是文化传承和立德树人的题中之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平台。通过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探索出一整套适合本校学生特点和自身教学需要的系列课程,通过精心选择课程内容、完善教学策略、改善教学方法,吸引更多的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发展传统文化,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让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继续在新的一代学生中保持生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方向和应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