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风格,不改装

2019-06-10王健鹏

汽车之友 2019年10期
关键词:改装车轮毂车身

王健鹏

改裝车在全世界的风格有很多,悉数尽数的话,可能整本杂志也写不完,所以,选了相对多见的一些风格来给大家打个印象牌。谨记,不同的改装风格,自然会吸引不同性格的人群聚集。从改装风格看出个人审美和性格特点,也不是什么说不通的事情。

第一章本源

所谓Sport Style就是我们常说的运动性能风格,这是一个很宽泛的风格流派。这个流派的玩家,满脑子想的就是一件事,车得能开的更快。这里面包含的技术性就相对多,比如足够快的车崇尚的并不完全是引擎输出功率,还有车架和底盘的优化调教,车身重量和传动效率以及推重比,都是性能控需要去认知和解决的。毕竟车是要在地面上奔跑的,一味的追求马力,却忽略了平衡性和操控质感的话,那是会随时“起飞”的。没有翅膀的汽车,成不了飞机。

运动性能风格,往浅了说,算是经过进阶升级后能开的比原来的出厂设定更快更顺畅的车;往深了说,随时就是赛车了。有时候不明就里的初级玩家很主观的会把一些兼顾了赛道属性的民用改装车称之为竞技风格。通常被这么理解的车,有些是纯粹性能提升为首要,不会太注重外观美观性;有的则是内外兼修。表现的方式很多元。早期性能风格的车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外观特点,有时候你甚至感觉不到它蕴含的攻击力,外观与市售的原厂车外形几乎没有区别,这种类型的玩家现在也有很多,被戏称为“扮猪吃老虎”。

随着全球改装风格的互通性,运动性能风格也慢慢开始有了更多的元素融合,玩的比较高级的,被称之为内外兼修。内,是性能风格的核心特质,外,可以是任何单一风格甚至多种风格的混搭。所以,运动性能风格可以说是全球各种改装风格的本源,有着很宽泛的包容性,历史悠久。

如果抛开纯粹竞技改装的话,可以说Sport Style是所有改装风格的本源,只要涉及改装的话题,就一定与进阶提升车辆性能和操控质感有关,Sport Style是任何改装玩家都绕不开的。

第二章地区派系

世界很大,不同国家地区有着各自迥异的人文特质,改装风格能够在全球有多钟风格衍生也是源与此,我们通常用派系来划分全球的改装流派,比如日式改装派系以干净精致著称;美式改装派系以大排量暴力著称,欧式改装派系则有着很多你意想不到的玩法。不同的派系中又有很多种分支流派,改装风格决定了人群特质。

JDM

源自日本的JDM风格,在抛开比如日本本土生产的汽车零配件等元素,单纯属于汽车改装的这一类,是全球范围内炙手可热的一种改装风格,它的受众群体遍布全世界。国内通常把所有日本本国生产的,出口到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上的进口日系高性能车通称为JDM,不管你改不改装,都可以称之为JDM。另外,国内有很多合资生产的日系车款,崇尚JDM的玩家会去日本购买其原型车辆专属的,由日本本土生产的各种零部件来进行JDM化改装。哪怕是一辆铃木奥拓,也会有人花费超过购车价格几倍的费用去给车子更换各种JDM零件。

随着JDM的普及和被曲解,全世界也开始有各种玩嗨了的玩家试图把一些欧洲车款JDM化。可能JDM实在是太吸引人了,让很多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玩家们不惜顶着被争议的压力让自己的欧系车款、美系、甚至法系车上DIY各种日系车零件。改装车,很多时候就是这么奇妙。

Bosozoku

Bosozoku就是人们常说的暴走族,他们的车外形很容易区分,车头有很长的前扰流,车尾有高高翘起的尾翼,排气管的造型也是千奇百怪,排气尾嘴无视一切的冲着天。夸张的宽体,车内和车底五颜六色的彩色灯管,一到夜晚就聚众出行,生怕别人看不到自己。

在日本,交警叔叔们最头疼的就是暴走族,如果你扣押了一个暴走族成员,那警察局门口就会聚集一大群暴走族示威滋事,闹的你不得安生。所以日本的交通警察一般不太会去“招惹”暴走族。

Kaido Racer

Kaido Racer是最容易被人误认为是Bosozoku(暴走族)的一种风格,其实你仔细留意就回发现Kaido Racer和Bosozoku还是有很明显的区别的,Kaido Racer的外观基本都是模仿七八十年代日本本土品牌赛车的样式。虽然也有宽体,但不会有Bosozoku车身上那些华而不实的造型。

Kanjozoku

Kanjozoku是環状族,这个群体的车没有什么具体的风格划分,环状族和暴走族不是一类人,环状族纯粹就是一群飚车党,因为没什么预算去买好的车,通常他们都会选择早期的本田思域EF、EG、EK等等,这些车排气噪音都非常大,车身还有很多挑衅的词组,有些甚至还有一些无政府类的标语。环状族聚集出行时,通常会用面具或者面罩挡住自己的脸,以防被警察认出来。

Itasha

Itasha就是痛车,痛车在全世界都是独特的存在,痛车的车身一定会有一个二次元人物,痛车玩家把自己钟爱的二次元人物贴在车上,表达一种从冲破次元墙,把二次元(动漫作品)带进三次元(现实)世界的决心和情感。痛车玩家经常也给自己一个人设,比如是自己喜欢的二次元人物在三次元世界的经纪人,或者伙伴,情人等等。

痛车在全世界有很多不同的群体人设,所以痛车也没有绝对的定义,当然了,你往车上贴可口可乐Logo的话,那就真的不是痛车了,那最多算广告车。

之所以说痛车是全球改装风格里独特的存在,是因为痛车本身是一个特定的改装风格之余又可以完美的与其他改装风格混搭。你可以与JDM混搭;与Hellaflush混搭;也可以与赛车混搭。国内有些痛车玩家喜欢强调自己玩的不是改装车,甚至去抨击其他混搭了别的改装风格的痛车不是真的痛车,这个说法是很狭隘的。至少在国内,你痛了车身,不管多大的面积,都算改装车,因为跟你原车出厂外观不一样了。

Dekotora

Dekotora(デコトラ)又是一个特殊的改装风格,这个风格的车型通常是一些货车,也有非常夸张的造型和五颜六色的灯饰,但不能说Dekotora玩家是暴走族。这个风格的历史背景很有意思,因为日本原住民靠海为生,很多货车司机要用货车去运输很多海产品,而海盐是有一定腐蚀性的,时间久了,货车车身会被海盐侵蚀而到处生锈和漏水。司机们为了防止海盐侵蚀和降低维修成本,选择用不锈钢去给车身打各种补丁。不锈钢材质总是闪闪发光的,补丁越来越多,车身就越来越闪亮。慢慢的,就有人开始给车身定制各种造型美观的“补丁”,再假装各种的灯箱给各自的运输公司或者海产公司打广告。后来就有了Dekotora风格,在日本一些改装车聚会上,也会看到这些装饰的非常炫目的卡车。

VIP Style

全球又一大热的VIP Style风格,1970年起源于日本大阪,上世纪70-80年代是日本暴走族繁荣的阶段,大量的暴走族加入黑社会并成为其中帮派的中坚力量,这些原本就在玩车的日本黑道大哥为了把自己的身份凸显出来,开始给自己的高级轿车换上夸张的包围,大尺寸抛光或是电镀工艺的轮毂,降低车身营造出一种严肃庄重的气质,早期的VIP Style车型很单一,都是长轴距的行政轿车。早期日本的VIP Style车型其实是奔驰S 系列,比如奔驰W140 S系列。VIPStyle车型的内饰也是很奢华的,有昂贵的皮草座垫和黑色的毛毯脚垫等。

到了八十年代末期,受日本泡沫经济的影响,大量的高级房车进入二手车市场,不再那么昂贵的价格使得普通的车主也有机会可以享受一下雍容华贵的乘驾感受,慢慢的VIP Style风格流行起来,全球范围受欢迎的VIP Car以当年的日产Cedric以及奔驰车型为主。

HOT ROD

Hot Rod是美国汽车改装文化里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一种风格。Hot Rod风格通常都是用美国本土生产的汽车去进行改装,这些车款大多数是老爷车,会使用美国人喜欢的V8大排量引擎去进行深度的暴力改装,这些车的引擎盖上会有粗大的吸气孔,前后轮很多会直接露在车身外侧,然后车身会喷绘各种鲜艳的颜色和图案(通常是火焰的图案)。

在美国,Hod Rod是不会出现在老爷车博览会里的,想看HodRod的最佳途径是去每年11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专业汽车改装展SEMA SHOW。

DUB

DUB是美国改装文化里的又一代表风格,DUB这个词是美国俚语,意思是20,所以DUB改装风格的最直观表现就是车子会装着至少20寸的轮毂,总之什么都要。

早期的DUB风格都是用美式大型SUV 去改装,巨大的,亮晶晶的轮毂,鲜亮的车身颜色和同样颜色华丽的内饰,还有一车重金改装的,狠不得让整条街的人都能听见的音响系统。DUB这风格在美国是一些黑人说唱明星很喜欢玩的风格,他们很乐意用这种方式告诉所有人自己赚到钱了,很有钱,很奢华,有点暴发户的意思。

DUB发展了一段时间之后,开始有更多年轻人愿意去玩这种风格,只不过不是所有人都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那些排量大、车身大的SUV,慢慢的也有普通玩家开始用一些普通的轿车去玩DUB,只要装上巨大的轮毂,改装一下避震缩短轮毂与叶子板之间的距离就可以了。慢慢的,美国DUB 和日本VIP Style之间车型款式的明显区别也变的不那么明显了,不过,DUB和VIP的气质区别还是不难区分的。

Lowrider

Lowrider也叫Lo-Lo。从名字上看就知道是一种汽车, 且译为" 低底盘汽车", 这种汽车始于上世纪6、70年代,那时的汽车已经进入了美国中产阶级,汽车的动力也变的更强,摇滚乐也开始在电台里出现,当时的美国是一个富有革命性的年代。在美国经历了一次经济大萧条之后,很多原本只有有钱人才能买的起的长轴距美式大排量汽车出现在二手车市场,一群年轻的墨西哥裔美国人,购买了自己经济所能承受的这类汽车后并开始尝试改装这些车,他们把车的底盘放的很低,车身采用华丽的涂装,大量的不锈钢饰件和小尺寸多辐条轮毂搭配有白橡胶胎壁轮胎,这就是Low Rider。他们驾驶着这些车在洛杉矶街头缓慢的行驶,以此宣泄他们也能享受的了当时只有白种人才能所拥有的生活方式。后来, 人们开始在车上改装液压系统,使汽车借助液压系统弹跳,甚至有了一些比拼类的汽车跳舞比赛,这些街头集会在当时也伴随着一些与墨西哥帮派有关的争斗,因此引来警察的关注,这使得Lowrider不得不渐渐远离了街头。不过Lowrider并没有完全淡出舞台。慢慢的LowrRider成为美国的一种时尚文化,很多人在车身涂上象征和平的图案。民俗学家认为汽车已成为了一种记录社会的方式,后来Lowrider甚至有了专门的博物馆和展览。

Hellaflush

有人說Hellaflush源自日本,有人说Hellaflush源自美国,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Hellaflush是源自日本的飘移运动风靡全球后,与美式暴力元素融合衍生的改装风格。

1998年在美国加州,热衷漂移运动,同时也是潮流品牌Fatlace创办人的亚裔年轻人Mark Arcenal、Jerry、Andy为了让自己的飘移赛车看起来更与众不同,在给赛车装上更宽的轮毂后,尽力的降低车身高度,然后配合基于赛车底盘调校标准的负倾角设定后,让整辆车的线条看起来几乎浑然一体,Fatlace的创办人之一Jerry给这种姿态取名为Hellaflush。其核心思想就是Offset is everything!

这种玩法在传统改装玩家眼中是一个奇葩的存在,Hellaflush首先要想尽一切办法把车身高度降低,然后用足够大的轮毂J值搭配足够小的Offset值让车轮的一部分突出叶子板以外,然后再用变态的负倾角设定让轮毂的外沿重新贴近叶子板。因为车身很低,轮毂与叶子板之间的距离很近,所以轮胎反而要选择与轮毂数据完全不符的规格,超窄的轮胎安装在超宽的轮毂上绷出来的胎壁斜面,恰好可以避开叶子板,这样即使车身高度很低,车子也依然能行驶。

2008年,Hellaflush风格被一位叫Stanley(牙签儿)的改装车玩家带进国内,国内也开始有人玩Hellaflush风格,不过早期的Hellaflush玩家在国内改装群体里几乎就是神经病的代名词。在国内一些比如iAcrophopbia、SWAG、SZ Lower的改装车组织的不断推广下,Hellaflush也慢慢开始在中国风靡。只是后来的Hellaflush风格里已经没有了原本与飘移赛车结合的元素,演变成了一个单纯外观属性的改装风格。Hellaflush风格对车型选择没有要求,任何车都可以用来玩Hellaflush,很随性,所以目前在国内,Hellaflush也是相当热门的改装风格之一。

极地越野

极地越野风格是世界上专门的实用性改装风格之一,这种改装风格没有华而不实的可能性,因为极地越野车是专门改装给那些用车轮丈量地球的勇士们特别改装的。要聊极地越野,就必须提及中国的极地越野探险家吴郁,和一家北极卡车(Arctic Trucks)公司。总部设在冰岛的北极卡车是一家专门从事极地越野车改装的公司。从1990年就开始在冰岛做起了极地车辆改装,具有非常丰富的改装经验,经过这家公司改装过的车辆都会以AT冠名。

极地越野不同于常规的越野车,普通越野车即使升高了车身高度,改装了宽大的轮胎,也不一定能够在极端环境下行驶。极地越野车的外表看起来比普通越野车有更宽的轮眉,根据不同环境改装的高性能越野避震器和强化摆臂以及拉杆,全封闭式的车底,车体密封改造和一系列能够应付极端环境的特殊改装。

划重点

如果你是去冰雪极地探险,那你一定要用诺记轮胎。诺记轮胎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好的雪地轮胎,并且没有之一,它的名字叫做“诺记轮胎”,生产商是曾经生产过手机可以当板砖使用的诺基亚。

雪地行驶时得胎压是约0.7bar左右,轮胎几乎已经变成了一个围成圆形的“橡胶板”。保证你在雪地上的奔跑能力。

另外,诺记轮胎的胎面有很多不规则排列的钢钉,这样的钢钉是为了提升车辆在行走冰面时候增加抓地力,不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将钉子拆下,以减小轮胎的损伤。

RWB

某种改装方式能够成为一种风格,很多时候决定于人。RWB也是全球数种改装风格里自成一派的独特改装风格。

中井啟(Nakai San),最初属于一个叫Rough World Concept的漂移车队。随着岁月老去,竞技赛事的巅峰渐逝,中井转而投身民用改装领域。后来成为专门改装风冷Porsche的公司,為930、964及 993设计、开发并安装基于街道和赛道的宽体套件,并提供引擎、底盘的升级和调教。这家叫RWB的改装公司现在不只是一个改装公司,已然是一个品牌,甚至是一种改装风格。RWB-RAUHWeltBEGRIFF。RAUH-Welt BEGRIFF 本为德语,英文近译为ROUGH-World,旨在进化风冷保时捷至一个狂野、极限的境界。全世界每一辆RWB都是中井独自一人亲手改造,所以每一辆RWB都是独一无二的。

风冷时期的Porsche 911,在中井看来是结构简单又极具机械美感的产物,而且这些上了年纪的老车非常适合二次再造,就像把回忆里的一点点亮光慢慢积聚起来,中井花了30多年时间,使得RWB成为一种改装风格。

在日本,每年的7月都会举行一场12小时耐力赛,中井也会邀请世界各国 的RWB车主参加,可以说,这是RWB文化的家族盛会。而这个耐力赛中,更有一个十分有意思的规则,只要车子不是因为出现故障而回到PIT房,那么所有换油换胎工作都必须由同队车手协力亲自完成。

德国改装

德国改装是一个泛意的改装风格,它可以指专门改装德国汽车品牌的改装工厂,也可以指一些德国人特有的变态改装方式。比如奔驰AMG、宝马M Power、奥迪RS、用保时捷汽车进行改装又与保时捷本身并无直接关系的改装品牌RUF、9FF等。德国人的造车理念大多数时候是很严谨的,偶尔也会有一些非常变态的作品,比如Golf GTi W12,这种压根不会量产的概念车,即使不量产,也一样成为被车迷膜拜的旷世之作。

第三章衍生

世界很大,改装风格也非常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改装风格都不会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会因为玩家的想法而发生转变,时不时就会衍生出一些新的风格。

Stance

Stacne也称为姿态,是大约2012年开始有的说法,因为有太多玩家为了让自己的车看起来独一无二而往原本有的风格里融合各种各样的想法,慢慢的就混搭出了一种四不像。后来人们开始把融合了Hellaflush、VIP Style、JDM、DUB等等风格元素,车身很低的改装车统称为Stance。

Stance风格在全球风靡中,玩家们的元素融合程度越来越宽泛,很多甚至开始在代步车上融入大量赛车元素,甚至是赛车化的改装和调教。

Mini Truckin

Mini Truckin是一种混搭了Lowrider和DUB的改装风格,有专门的杂志和专属的聚会,Mini Truckin风格也存在了很多年,玩的通常是日产早已经停产了的单门皮卡。这风格里有很多DUB的元素和Lowrider的影子,Mini Truckin的玩家们很喜欢做一件事,就是在车子行驶时,把后尾厢降到最低,让尾厢底部的金属件在地面拖出长长的火花。

尾声

改装车是个奇妙的存在,玩改装车的人都是有个性的。回想起20年前,如果说一个人很有个性,那可能会是叛逆和不合群的代称,随着信息时代的繁荣,个性已然成为彰显人们独特气质的代名词。改装车因为有无法言喻的吸引力,所以有了全球范围内各种各样的风格,这些风格甚至诠释了整个汽车工业发展的进程,是现代人文发展的缩影。也许不是每一个玩改装车的人都会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懂的守规矩,不过给他们一点时间,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找到玩改装车的真正乐趣时,他们就会成长。就像台湾某大学教授说的,不要扼制人们想要改装汽车的欲望,他们懂得了改装汽车,之后就会去改装飞机。改装是一种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释放。无风格,不改装。

猜你喜欢

改装车轮毂车身
商用车白车身刚度影响因素分析
追求十秒快感
恐高患者
重庆版“速度与激情”震撼上演 “极速改装车之夜”派对完美落幕
最具创意改装车
彪悍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