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实践课的特点和类型思路构建
2019-06-10欧亚娟
欧亚娟
◆摘 要:近年來,随着中国教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被引入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其中,实践课的开展被人们更加重视,一方面实践课是新课改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为了满足现代小学学生成长的需求。本文则是通过分析以往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探究构建和开展实践课更加有效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小学学生;语文教学;实践课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基本是以思想性和理论性为主的文化课教学,然而单一的文化知识的累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中小学学生的成长需求。实践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构建和应用,目的在于通过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更加深入的层次学习和理解语文,从而令语文教学更加的多元和实际。
一、小学语文实践课的背景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课程背景
小学学生的综合素质直接界定了他们未来的成长发展以及社会的文化,因此重视学生在基础教育中的文化和素质的培养,则应是我国当前教育教学领域的重要问题。素质教育所包含的项目的元素较多,但核心在于学生的需求,重点在于培养小学学生的思维意识,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不良学习心态。其次,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摆脱理论教学的限制,给予学生更多学习上自由和自主的意识。最后,通过让学生走出课堂,让其认识到语文的学习不应限制在学校和课堂中,而是与实际的生活相联系,以此拉近小学学生与语文的距离,令语文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
(二)教学表面化的问题
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实践课程,首先应以学生的需求和特征为基础,例如:学生的学习状态、思维模式、课堂上的专注度以及个性化特征等。但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单一化。教学内容的单一化很容易限制小学学生的思维发展与创新意识。例如:教师提出的问题与答案的统一化特质,同时学生思考的方式被严重的影响,包括:概括文章或段落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等。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接触最紧密,影响也就最大,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则解决了语文教学或实践课的具体细节,进而影响学生的学校效果。当学校与教师的教学理念都是以学生的短期学习效果为目标,实践教学则会被忽视、轻视。虽然短期内学生的成绩得到快速的提高,但从长远而言,语文知识的价值被低效化,对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小学语文实践课的特征
1.实践性特征。小学语文中的实践课程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室外的活动,让学生可以亲身经历和体验各种实际元素,在观察,分析和总结等一系列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此验证自己所学所想,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首先赋予了学生学以致用的机会,然后培养其收集资料、分析信息的自主能力,这是现代小学学生所缺少也是必要的学习过程。
2.开放性特征。实践课不同于以往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即:教材的限制。通常每堂课有固定的教学内容,而实践课则打破了教材的框架,令学生的学习模式和学习内容更加多元化和生活化,无论是教学目标或教学内容都更加的丰富。实践课不单单只针对一个知识点,而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和锻炼,进而令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一个质的改变。
3.自主性特征。小学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尤为重要,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直接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学习效果。首先,实践课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与喜好,从而启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小学学生在实践课中是以主体形式出现,而教师只是引导和启发性的作用,并没有统一化学生的学习内容。学生的个性特征得到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也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三、构建实践课的核心要素
(一)明确实践课内容的意义
选题和确定实践内容是小学语文开展实践课的第一步。首先,实践课的选题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实际价值与学生实践活动的反应和感受,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是否有所收获,是否产生了课堂教学无法产生的积极影响。因此在选题和设置实践内容时,应以自身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耳钉,例如:学生的喜好、社会资源等。如果选题和设置实践内容是以学校或教师为主导,则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的流失,从而令实践课表面化。
(二)实践课的核心要素
第一,实践课应做到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这表明在实践过程中将学生作为活动流程的主导,真正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令学生学生主体意识有发挥和自主的机会。学校和教师首先赋予学生接触社会与实践的条件,以此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价值感。实践过程中的亲身的体验与感受最为重要,实践结果则次之。小学学生的好奇心较高,这是培养其探究意识的关键时期,只有令学生的主体思维得到成长,其自主性的探究意识才可稳固。
第二,探究性学习。这是指学生以自身的性格特征与兴趣爱好为中心的学习过程,在语文教师的协助下,以课题为活动的方式,从自然与社会环境中去探寻问题的存在与答案。探究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及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第三,社会实践性学习和社会服务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参与简单的社会或社区活动,以社会实践为主,语文教学则为次要。以获得社会经验为首要,进而引导学生的学习思维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三)实践目标
实践课的实践目标可以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丰富的学习经验和积极的体验,从而令小学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知自己的所学所想。以此让学生对自然、人文和社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并拓展其思维。小学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是良好学习心态与创新意识的重要基础。从小学开始针对学生进行实践性的教学,将为其未来的成长和学习树立正面而积极的目标,这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小学学生的必要要素。
四、结语
小学语文的实践课是把学生所学所想与实际结合,最终转化为实践的重要课程。只停留于校内的语文课程,最后学生的所学也必将无法与实际相融合,因此实践课是现代和未来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必要要素。
参考文献
[1]魏云兰.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学周刊,2013(34).
[2]王莹.关于小学语文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5(13).
[3]朱国民.提高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课效率的策略[J].甘肃教育,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