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农村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改善

2019-06-10徐正欢

速读·下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学生课外阅读作文

徐正欢

从教以来,有一个深刻体会,农村学生语文学习很吃力。我想这并非是农村孩子智力低下,应是后天缺乏“营养”。相比城市,农村生活环境缺乏文化氛围。相对而言,父母文化程度低(以我从教的乡镇来说,该乡镇家长大部分接受文化教育程度是初中以下),教给孩子的也只是一般的交际语言,谈不上文学熏陶。即便如此,很多家长还不在家,大多出外务工。大部分农村家庭几乎没有藏书,购置电脑也少。有电脑的家庭,家长也疏于引导,只是用电脑作为娱乐消遣,疏忽电脑的信息学习作用。很少家庭订报纸杂志,学生难以买到合适的书籍。农村学生的这一生活基础直接影响了他们后来的语文综合素养。

阅读量少,这就造成农村学生的语文能力偏弱。我曾将本班一学生(八年级)和我外甥女(城市小学生)的作文进行过对比,农村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只相当于城市高年段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大部分还不如。城里、乡村如此大的差距,农村孩子语文水平为何会如此低下?我想这主要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第一,城市中学生的小学教育比农村更有保证,他们的基础较好,学习能力强;并且学习条件较优越,比如他们有机会随父母到各地游玩,见多识广;父母文化程度较高,耳濡目染,自然有所增益。课外阅读量多,知识面相对较广;并且城市的学生通过电脑接触的信息量较大,能及时的了解社会上的重大事件等等,这些都有利于城市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农村孩子学习环境较落后,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很多学生连一本课外书都没有。接触的新鲜事物少,知识容量相应也就变小。因此,农村中学生语文素养低,语文学习吃力也就成常态。

第二,缺乏家庭教育。农村经济的落后,致使很多家长为了生计出外谋生。以我目前带的班为例,五十多个学生,其中有一半以上是留守的。这就造成大部分农村中学生都是接受“隔代教育”。他们的爷爷、奶奶大多是文盲或识字很少,靠他们来辅导完全是不可能,更不用说给孩子一个完全、系统的语文学习氛围了。还有些爷爷,奶奶的观念是:让孩子在学校混毕业,然后去打工,他们连学生的成绩都不过问,更不必说语文素养了。并且还有一些“空巢孩子”他们的学习从无人过问,语文素养更无从谈起了。

正是这种较差的语文素养,造成了农村中学生语文学习很吃力。其语文现状反应如此。

1.语文知识面窄。我校属于偏远山村中学,教学资源比较薄弱,图书馆藏书较少。学生阅读量少,不注重语文阅读的积累。曾在班级做过调查,课外名著阅读超过三本的学生寥寥无几。肚中无墨,又谈何语文素养。

2.书写不规范。大部分学生书写比较差,别说美观整洁,字迹都是潦草难辨,标点符号不规范,错别字较多。学生从小没有养成练字的习惯,家长也缺少引导。

3.作文水平低。每次改作文都是件痛苦的事,學生交上来的作文,内容空洞,没有真情实感,层次结构混乱,语言没有神韵。

面对如此境况,我们农村中学如何走出困境,怎样提高农村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本人从平时语文教学和教学实践中,略有所得,以述如下。

1.教师综合素养的提高。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不说要有一桶水,怎么也得要几碗水吧。一个高素质的语文教师是可以改变很多,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有毕业的学生曾和我说,语文在工作中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那么,老师应该具备哪些素养呢?我想,深厚的文学素养、与时俱进的教育素养、人文美学素养、综合实践素养这些是必不可少的。

2.扩大阅读量,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农村学生语文素养低,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缺“米”是主要的,学生平时阅读太少,自然积累素材就少,词语就不丰富,写起文章来,必然内容空洞,语言贫乏。众所周知,要写好作文,光靠语文书上的文章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在学好语文的前提下增加阅读量。可农村中学生拥有的课外书籍有限,很多学生连我国古代四大名著是什么,作者是谁都不知道,更不要说内容了。针对这一实际,我在语文教学中,常常要求学生多读一些相关的课外书,以便扩大视野,丰富知识。

学生课外阅读教师要指导,首先指导学生随时摘录,深刻理解,记住要点,把好的片段、精美的词句摘录下来,分类整理。同时阅读时要专心致志,勤于思考。要求学生每天记一个成语,背一句名言,抄一段美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好习惯。其次,还要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把自己读了文章之后的感受写下来,这样做不仅改变了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缺乏的局面,而且增大了阅读量。这样,学生积累的东西多了,素养自然就提高了。

3.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老师不必急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毕竟素养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对于农村中学生,我们应因地制宜,他们虽然缺乏对外界一些新鲜事物的认识,但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我们的教学也有着独特的优势。首先应引导他们认真观察农村景色,“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花草树木、村落炊烟、落日晚霞”这些都能给他们带来美的熏陶,并为他们描写优美的田园生活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写作素材。同时他们父辈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强烈愿望都是他们熟悉的生活画卷,都能激起他们心中的浓烈情感。只有在作文中有了自己的真实情感才能“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有了这种种优势,只要农村语文老师加以认真利用,就可以为农村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作天地。比如教师命题,应该根据农村学生生活环境和特色,出一些实实在在的题目,能让学生从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农村事物入手,学生就不会觉得没有东西可写了,当然也就乐于写作了。

还有,教师可利用有效的批改激发学生的兴趣。农村中学生大多对作文不感兴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常受“打击”,老师们在批改作文时太苛刻。其实,再差的作文也会有亮点。所以,老师在批改作文时首要的任务就是用心发现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就是一个精当的词语,一个优美的句子,都应及时地给以鼓励,对学生来说,或许一千句批评抵不上一句表扬。

以上所述是我的一点经验和体会,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有许许多多的方法。这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争取找到更好的途径。

猜你喜欢

中学生课外阅读作文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