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浅析
2019-06-10李平
李平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问题正在被逐渐提上日程,教育影响人的很多品质,比如性格、品格以及价值观等。如果学生儿时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就会有一些道德上的问题。学生的价值观出现问题,不仅自己没法成才,更会成为社会的隐患。简单的说教不能解决问题,生活化教学可以会让学生更易接受,教师需要承担起生活化教学的担子,让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关键词:教育;生活化教学;道德
对于小学生来说,道德与法治课程至关重要,因为道德的树立十分重要,一个学生的优秀品质足以影响其一生。学生的生活与这门课程也是息息相关的。教师要注意不能在教学上仅仅局限于理论,还要脚踏实地,将知识生活化,进而让小学生能够处理好自己身边的道德与法治问题。
一、为生活化教学做好铺垫
教学形式丰富多彩,其中生活化教学是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学生将会在生活化教学中,感受到优于传统教学的内容,进而带来更好的教学体验。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成为主人公,教师要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起到引导与启迪的作用,让学生主动发现自身错误并改正。教师要想学生之所想,融入学生中,让学生信任自己。比如在学习《春天在哪里》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带学生到教室外面的院子里,去感受春天的气息,感受大地回暖,一草一木的细微变化,万物的生长发芽等,这样学生在细微的观察后,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生活化的教学中,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师生关系也会在生活化教学中变得更加融洽。此外,学生也会更加积极学习,更好地掌握知识。改变从前课堂上一板一眼的教学模式,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教师也会变为学生的大朋友,在师生的互动中,加深彼此的了解与认识。此外,大家也会学会关怀彼此,尊重彼此。这样,学生也会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彼此帮助,增进友谊。
二、生活化教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生活化的教學,包括教学方式,更包括教学内容。二者缺一不可,一方面是生活指导教学,教师要在教学中向学生传递做人做事的道理,让学生能够拓展知识面,拥有健康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是生活实践式教学,教师要带领学生感受生活,结合实际学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学生亲自做过,才能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以上两种教学方式要一起使用,这样才能让生活化教学的目标顺利实现。比如小学课程《上学路上》,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扮作路人,并设身处地思考几个问题:你平时利用什么交通工具去上学?如果是步行上学,应该遵守哪些交通规则?通过这些生活化的教学,学生就会意识到一些理论常识的重要性,让自己的道德水准和理论知识同步提升。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过于抽象的知识会让他们的学习兴趣减弱,甚至产生厌烦抵触的情绪。这时,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用比较生动的语言去解释一些重点与难点问题。这样才能让课堂重新焕发活力。师生关系会在互动中提升,教师的教学成果也会得以彰显。比如说课文《古人刻苦学习的故事》中,学生因为没有体会过古人的生活,对课文内容云里雾里,无从下手。教师就可以多说一些古人的奇闻逸事,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古人生活环境中,并有兴趣继续学习。卧薪尝胆、凿壁偷光等典故,让学生领会到古人学习的刻苦、意志的坚定。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古人的事迹,并在这些故事中,找到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
三、生活化教学和小学道德与法沿的有机结合
学生价值观、道德观的形成,与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有很大关系。这门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将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渗透给学生,引发他们的自主思考,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将道德与生活紧密结合。比如学习课文《学会过马路》时,教师可以制作模拟交通岗,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交警、红绿灯以及路人,让他们学习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通过模拟练习,学生不再觉得学习或者遵守交通规则枯燥,而会把它当作一种游戏,在游戏过程中,积极学习新知识,并活学活用,即使遇到真正的过马路场景,也会记忆深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这样道德与法治课程就顺利实现了教学目标,教师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目标也得以顺利实现。
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师要教书育人,让学生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就要耐心细心,并与学生形成伙伴关系,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教学预期效果。师生之间良好互动,将抽象的道德与法治和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结合起来,让教学变得活泼生动,有意义。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是简单的课程,更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绝佳机会,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道德观,做一个守法的小公民。通过师生的努力,能够让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生活化教学顺利进行,实现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高嵘.低年级《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设计[J].小学教学参考,2017(15):76.
[2]邹德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浅谈[J].才智,2017(22):64.
[3]刘维花.品德教育生活化,培养合格小公民[J].课程教学研究,2017(3):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