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备课的几点体会

2019-06-10宋雁彬

速读·下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例题目标活动

◆摘  要:备课是教学的前期准备工作,是教师从事教学的基本功。备课时应充分考虑“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备课实际上是一种预设,而现实告诉我们,“生成”才是真,到了课堂上才知道真实情况,这就存在一种“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偏差,从而要求我们充分了解学情。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备课时要充分考虑课堂上可能会发生的情况,并制定好相应的对策。这样上课时,遇到特殊情况才能有游刃有余。

◆关键词:数学课;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环节,如何备好课一直是人们研究的课题,备课总的要做到“五有”:脑中有“纲”(课标),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高质量的教学方案。

一、三维目标要整体化

在教学设计中,将三维目标当作三个目标是一种普遍的理解,导致了一节课分成三个环节:先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再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最后留一点时间来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其实,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互相融合的整体,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可以这么说,“知识与技能”立足于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立足于学生会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立足于学生想学,任何割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必须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确定教学目标。

二、重点难点要策略化

对于一节课,如何突破重点,分解难点一直是初中数学老师关心的问题。因此,一般教师在备课中都能罗列出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但这还不够,还要思考如何来突破重点、分解难点。这样在备课和上课时,才会手中有“法”。

三、情境设计要有效化

創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是开展数学教学的前提,它能起到思维的定向、激发欲望的作用。什么是有效的问题情境?它应具有三个特征:

(1)学生熟悉的。

(2)简明的。

(3)能必然地引向数学的本质。

四、探索新知要活动化

有效的数学活动要遵循数学发展的规律和人类的认知规律,体现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原则。具体地说,就是要从具体事例出发,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发展过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如何设计有效的数学活动?一位专家提出应关注以下“四性”:

(1)必要性:是否需要组织学生活动。

(2)目的性:活动的目标是否明确。

(3)操作性:是否能真正活动起来。

(4)有效性:是否能真正地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这也是我们在设计数学活动室必须要时刻注意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数学活动的应有作用。

五、例题讲解要方法化

在探索新知识时,一般都要安排例题讲解。我们在备课笔记中经常见到的是抄写的例题题目(有些甚至是课本中的题目),但却没有半点分析的内容,例题怎样呈现?思路怎样发展?解题有何规律?题目能否延伸?方法如何揭示?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怎样活动?等等。试想:没有充分的思考,精心的设计,难免会就题讲题,一讲就了,发挥不了题目在强化方法、引领探索、鼓励创新等方面的应有作用。

六、练习反馈要基础化

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了新知识后的初步应用,由于学生刚刚接触新知识,在理解领悟、灵活应用等方面都不到“火候”,因此在组织练习反馈活动时一定要注意题目的基础性,让学生通过练习理解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应用新知识。所设计的问题一定要能反映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的情况,综合性不能太强。有些教师在学生还没有理解新知识、掌握新知识的前提下,就进行“综合拓展”、“能力提升”、“高考链接”等,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形成学生两极分化,学困生失去起码的信心雨兴趣,中等生向学困生转化,从而造成大面积的教学质量下降,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七、课堂小结要多元化

课堂小结是教师在课堂任务终结阶段,引导学生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再认识、再总结、再实践、再升华的教学行为方式。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本课堂的总结与延伸,又是后续学习的基础。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类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精心设计与之匹配的结尾,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学习“圆锥曲线与方程”时,其教学的重点是怎样建立椭圆的方程,为了强调椭圆的定义,教师事先准备好一根棉线及两根铁钉,在上课给出椭圆在数学上的严格定义之前,教师先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细线的长度),然后让两名学生在线内用粉笔拉近,使粉笔慢慢移动,就可以画一个椭圆了。画好后,教师再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点之间的距离大于棉线的长度),然后再请刚才两名学生按刚才的要求作图。学生通过两次作图的过程,总结出经验和教训,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椭圆的严格的定义。

八、作业设计要层次化

分层作业的设计,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需要,开拓学生的视野,体验数学的妙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灵活性,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我们在设计作业时,要注意基础知识的应用、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和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不可偏废。

九、课后反思要理性化

课后反思可以及时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培养严谨的教学风格;有利于系统的施教,提高教学质量;便于教育科研,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总之,教师备课时,一定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考纲、教材、教学参考书以及其它的相关资料;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要深入了解学生,摸清学情,要详备突出重点的方法和突破难点的策略,归纳注意点的方式方法,以便设计合理有效的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活动方案,利于授课时切中要害,化难为易,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

作者简介

宋雁彬,本科学历,一级教师,从教14年,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学。

重要荣誉: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

猜你喜欢

例题目标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