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0后男孩,把厨房垃圾制成染料做成服装

2019-06-10李雷

分忧 2019年6期
关键词:剩菜厨余染料

李雷

關注环保,做垃圾变染实验

2010年,埃瑞还在香港环境大学上学时,就一直关注环保。他在调查中发现,在我们扔的日常垃圾中有大概三分之一都是食物。那些丢掉的水果蔬菜中有很多都是完好的,只不过不新鲜或品相不好而已。在香港每天约有3600吨的食物被抛弃,重量接近两百辆坐满人的双层巴士。它们就真的一点用处也没有了吗?这种浪费又该如何解决呢?

大四的一天,埃瑞参加一个回收婚宴剩余食物的活动,不小心被咖喱弄脏了衣服。他突然想起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一篇文章:食物之所以能变成染料,就是因为它们含有天然的色素。一个新奇的想法在埃瑞的脑中萌生了:咖喱能弄脏衣服,说明是能上色的。假如我把厨余垃圾变成染料,不仅避免了浪费和环境污染,还能让它们物尽其用,这岂不是两全其美?但因那时忙于毕业,这个想法暂时放下了。

大学毕业后,埃瑞考上了公务员,但他仍然念念不忘“把厨余垃圾变成染料”的研究课题。可如何把垃圾变成染料呢?绝不是碾碎榨汁这么简单,在埃瑞所能接触的环境里,从没有人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埃瑞查了大量的相关资料,虽然在国外有过成功的先例,但值得借鉴的信息却很少,所以只能靠自己去实验摸索了。

埃瑞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做。他把车库腾出来,作为工作室。他像流浪汉那样翻垃圾箱,把混在生活垃圾里的果皮、烂菜叶捡走。先给这些“垃圾”做基本的消毒,再按照颜色分类,用工具捣碎,上锅熬煮。好看的颜色是埃瑞的终极目标,有时为了配出想要的颜色,他整整一天都会站在锅子旁边盯着“厨余”,并在一定的火候时,还要往锅里加醋、糖、盐。这样,做染料的实验室,生生就被变成了厨房。因为没有经验,失败也在所难免。比如,温度对食物的影响,制作时间把握不当,比例程序的一点点疏漏等,轻则串色,重则发臭,这都是常常发生的事情。

然而,千百次的失败,并不能阻止埃瑞的脚步,他反而越战越勇。半年后,他不顾家人反对,索性辞职全力以赴做这个事情。那段时间,他遭到了无数白眼。当他说烂菜叶能染布、做衣服时,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

成立工作室,以此安身立命

2012年,他借钱重新租了面积更大的工作室,创立了香港第一所天然剩菜染坊,取名“染乐工坊”,上了新设备,又雇了两个志趣相同的同学。在反反复复的实验中,埃瑞终于琢磨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比如想要蓝色,先把紫椰菜切碎晒干,加入葡萄糖,用搅拌机打碎,真空保存180天,等“厌氧发酵”让紫椰菜变成糊状时,再兑上水,就变成了蓝色染料。

想要黄色,埃瑞从法国料理中获得了灵感。法国有一道菜叫洋葱汤,洋葱做成汤会呈现暗黄,埃瑞便在洋葱主料之外,加入咖喱、姜皮、金银花。这些颜色较为明亮的食材,都是从“垃圾”里淘来的,而咖喱则是餐厅用剩的。

他家楼下有一家很大的茶餐厅,每天都会往垃圾桶里丢很多残渣剩菜。于是埃瑞用一把长柄夹子在里面翻啊找啊,捡出了一袋大蒜头,足足有一百来颗。更惊奇的是,这些蒜头大部分都完好无损,仅有五六颗干瘪或者发黄了,就整袋被丢掉。还有台风天被水淹的卷心菜,剥开外面几片蔫了的菜叶,里面的菜心完全没有损坏。

除此之外,他还会到餐厅去收集多余的咖喱和豆渣,去咖啡厅找店员拿剩下的咖啡渣。它们被收集回来之后,通过消毒、风干、压榨等一系列操作,食物的颜色就能被提炼出来。比如,金黄色是用姜和洋葱调制的,灰色来自菱角和大蒜头,还有咖啡渣和卷心菜一起提炼出来的咖啡色等等。他把这些染料,分门别类放在不同的容器里密封好,贴上标签。每种颜色根据浸染的时间不同,会产生有层次的色差,染布前只要在这个布艺色板上找到你想要的颜色,就能知道需要用哪种食材,以及浸染多长时间和次数了。

埃瑞和同伴花一年时间,试验了近两百多种食材,终于成功地把纯天然无污染的基础色素配方开发出来。然而,染布却是一门手艺活。为了让染料发挥更大的作用,学到具有“匠人”精神的染布技术,他特意飞到日本奈良的染布坊,学艺取经。但是,日本染布所使用的原料中是含有化工元素的,而他坚持纯天然。

厨余染色除了能为剩菜发挥新的价值,使它们能再次被利用,最重要的是,它比用化学染色少了好几倍的耗能和污染。如果是染一件T恤,化工染料需要耗费200升的水,同时这些废水流入海洋,会造成严重的污染。埃瑞说:“香港人的海产食用量特别大,是世界第二,每年平均要吃掉720公斤的海鲜。如果这些鱼虾生活在融入了化工染料的海洋里,跟我们直接吃化工原料有什么区别?”

向世界各地推广环保理念

现在埃瑞的染乐工坊又多了一个新的“歪果计划”。“歪果”就是卖相丑陋畸形的蔬果,因生长过程中遇到了风沙或者被虫子啃咬的情况,外表就发生了改变。虽然食物本身的营养物质无损,但人们在挑选过程中往往会跳过这些“有点丑”的瓜果蔬菜,认为是转基因食品。通常埃瑞就把它们搜集到袋子里,埃瑞还专门让菜农挑不好看的给他,买下它们。为减少浪费,埃瑞他们还组织了活动,请专家,办讲座分析不同歪果的成因,消除人们对歪果的误解。

剩菜被提取出颜色后,总有些菜头菜尾,它们也都被发挥到了极致。他把菜头菜尾涂抹上染料压在需要染色的布料上,一朵鲜花便在埃瑞手中绽放。他用芹菜头蘸上染料,在布上压一压,一片树叶就出来了。圆萝卜头蘸上染料往布上一压,就是一个独特的印染印章。

埃瑞最初做这件事的时候,很多菜市场的小商贩们都不理解,有的商贩甚至讽刺他:“脑子进水了。年纪轻轻的不好好上班,捡什么垃圾?”直到他把用剩菜染成的衣服拿给他们看,他们才相信,并将垃圾分好类之后再给他。父母看到儿子在做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后,也慢慢地从反对变成了支持。

创业7年,埃瑞和他的伙伴们采用了6吨废弃的蔬菜、粮食、水果,不仅研究出了如何制成染料,还学会了染布、制衣等手艺;而且常把用“厨余染料”做成的旗袍、服装在网上秀秀,有时还飞往世界各地,把环保理念和染布工艺推广出去。

埃瑞说,不管是“厨余染料”还是“歪果计划”,都是避免浪费或是减少浪费的一种方式。希望透过染之工艺,把食物的故事、染艺的乐趣带给每一个与之有缘的人,最重要的是想物尽其用,看似是垃圾的厨余,其实也能拥有美丽的灵魂。

如今 “厨余染料”已经去到了意大利、德国、英国、日本、新加坡……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了这个有意义的事业中来。

责编/昕莉

猜你喜欢

剩菜厨余染料
基于厨余垃圾处理实践活动开展生态环保教育的探究
姑苏区最大厨余垃圾处理项目试运营 日处理能力达100吨
这三种剩菜易滋养癌细胞
为什么彩色照片时间久了会褪色?
我爱吃剩菜
欢度佳节,芝加哥河又“绿”啦!
心中要筑全程
染料、油和水
食物废料处理器
拧巴是一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