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 基本策略

2019-06-10戚建满

学周刊 2019年16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摘 要:伴随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新一轮课程改革也开启了,以往总提的“三维教学目标”逐渐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过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也用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通过课堂教学,有效贯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笔者在本文中,谈谈如何有效贯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素养,希望能与同行切磋。

关键词:核心素养;家国情怀;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6-006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6.052

何谓家国情怀,结合核心素养的文本解读以及个人理解,笔者认为,家国情怀让学生能够厘清家国区别,认同家国概念,最终把爱家与爱国统一起来。概括而言,让学生能够养成责任意识,懂得爱国就是爱家的道理。为了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有效落实“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笔者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走进家乡资源,让学生正视身边的历史

唐山市在近代是一个重要的城市,在洋务运动中,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以及抗日战争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天的唐山仍保留大量的历史及文化遗存,有些内容已经成为初高中历史的教学内容之一,有一些尚未编入统一使用的教材中,笔者在教学中,比较注意搜集唐山的地方历史资源,希望能有效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去。这些资源在身边便于发现,或者有相关的遗址、纪念馆等保存,市里的孩子有更多机会去参观这些资源,因此更容易引起共鸣。

这些家乡的乡土历史资源的价值在于,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仁人志士的鲜血换来了今天的生活,中国近代的血泪史也证明了,如果国家软弱,遭遇外强入侵,那么民众的个人生活也不能得到保障。正所谓,国家没有了安全,个人的家庭也就失去了屏障,让学生认同家国情怀的合理性与重要性。

乡土历史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同时也让学生对家乡历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乡土历史资源能让我们看到过去的历史,能让我们感受到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曾经发生的各种故事。爱自己是小家,爱自己的家乡,才能逐步上升到爱自己的国家。在今天价值观多元,各种思想纷繁复杂的情况下,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显得尤为重要,历史教师和历史课堂都肩负着不容推卸的使命。

二、弘扬抗震精神,让学生把家国情怀思想贯彻到生活中

今天的唐山市是一个经历大地震灾难的新兴城市,因煤而兴,同时也因为地震而闻名世界。给唐山人民带来沉重灾难的地震,既给唐山人民带来创伤,同时,也锻造了唐山人民坚贞不屈的精神,这种精神凝练成“抗震精神”。

在历史教学中,笔者把唐山地震的相关内容融入到课堂,尤其是让学生感受到,唐山大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及全国各地的人民对唐山人民进行了无私的援助,正是在这种援助下,唐山这座几乎被地震摧毁的城市,才能够在震后迅速地崛起,实现凤凰涅槃般地华丽逆袭。许多学生的家长,或者爷爷奶奶都是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亲人认知这段历史,从而学生真实感受到,正是因为有了党和政府的这种关怀,才有了震后新唐山的出现,也才有了今天人民幸福的生活。抗震精神既是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是一种知恩图报的精神,从而让他们认同家国情怀。

三、充分利用视频资料,落实家国情怀素养

在历史发展中,积累下大量的素材,尤其是今年很多资料被制作成视频资料,这些资料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加之目前一些城市学校的电子设备更新较快,也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对视频资料进行展示,笔者利用这一有利优势,搜集整理了一些视频资料,在历史课堂上有针对性地给学生进行播放。

例如在讲解《抗日战争》相关主题时,笔者给学生引用了唐山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补充了日军在冀东平原犯下的滔天罪行,如潘家戴庄惨案、潘家峪惨案等,这些视频资料真实,并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让学生对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受到一次家国情怀的教育。

四、彰显时代精神,弘扬家国情怀素养

我们正处在快速奔赴全面小康的路上,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即将实现。让学生紧跟时代的步伐,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也是落实家国情怀素养的重要渠道。历史课堂,不应局限于教室中,应该从课堂的局限中冲出去。笔者经常把时政内容引入到课堂,2018年适值改革开放40周年,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待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做了重要讲话,笔者及时把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贯彻到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的可喜的成就,同时也让学生有更强的民族自信感和自豪感。

有了今天国家的强大,才有了今天每个小家庭的幸福生活。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但是每个中学生身上都肩负着祖国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即使我们没有走上社会,课堂就是我们施展抱负的平台,正所谓“风声雨声读书声,国事家事天下事”,中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把个人奋斗与国家民族的利益,紧密相连,为国家的进一步强大而努力。

总之,家国情怀素养,并不是一句空话,爱国与爱家也不是一句空话。爱国与爱家是统一的,只有让学生认识到二者密不可分的关系,并把爱国与爱家统一在一起,學生才会明白,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家国情怀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只有国家复兴,国家强大,每个人的幸福生活才能有保障。

参考文献:

[1]付华敏.部编版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落实[J].中学历史教学,2018(7).

[2]于薇薇.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责任编辑 万淑蕊]

作者简介:戚建满(1981.5— ),男,汉族,河北唐山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历史教学。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