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驾上海“智慧地铁”
——记上海市智慧工匠、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车辆分公司副总经理陈朝

2019-06-10李佳敏王陆杰

上海工运 2019年5期
关键词:号线检修列车

◎李佳敏 王陆杰/图

截至2018年底,上海轨道交通线路总数已达17条,运营线路总长705公里,列车保有量5116辆。地铁,已成为市民游客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伴随着车辆的增多和运营时间的延长,地铁维护保障方面的压力也与日俱增。

刻苦钻研,他翻烂综合线路图

2002年,陈朝从上海大学自动化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那时,上海总共只有两条地铁线投入运营,地铁是一门“朝阳行业”。并非科班出身的他,进入公司后,面临了比其他人严峻的考验,首先就是对地铁的熟悉程度。陈朝始终发挥着自己吃苦耐劳的钻研精神,一本地铁列车综合线路图总是不离手。渐渐地,他掌握了地铁新车的检验标准及调试验收流程,被委派至南京参与上海明珠线(地铁3号线)列车的监造工作。这份工作经历对陈朝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是学习更是成长。在南京时,陈朝与外国专家一起,从车上到车下,从一个台位到另一个台位,从原材料到列车装配再到整车试验,都事无巨细一一把关。在一次检查原材料的过程中,细心的陈朝发现列车的铝合金底架有受潮的现象。通过进一步观察,他判断这是运输过程中保管不当造成的,并提出了整改要求,将中空铝合金严重积水的质量问题“扼杀”在了摇篮中。自此,陈朝也从“纸上谈兵”收获到了“实战”的胜利果实。

不久后,上海地铁一列车发生故障,质保方的两名外国专家前往检修,可两个小时过去了还是没能找到原因,外国专家纷纷“败下阵来”。陈朝知道:故障排除刻不容缓!他主动向师傅请缨,凭借对列车的熟悉,短短一个小时,他就将故障锁定在了列车连接车钩线中一个小小的毛刺上,故障原因找到了,线路恢复运营了。同时,中国技术管理人员的出色表现,也赢得国外质保方的认可与尊重。

大家一开始都讶异于国内的技术人员可以比外国专家来得强,直到后来他们看见陈朝手上,那本已经被他反复翻阅几乎破烂的列车综合线路图,才终于明白了原因。

大展身手,他树立维保行业标杆

一次次故障检修的经验,让陈朝的自信大大提升,他内心也更加坚定,原来地铁建设维保都要倚赖国外技术,而现在,中国地铁人大展身手的时刻到来了。

首先一步,是对国外技术的优化。2005年,上海地铁1号线续购了欧洲领先厂家设计制造的10部列车,当时,这10部列车的客室车门首次采用了国外已成熟的电动外挂移门形式。然而,就在列车试运营时,这种客室车门却发生了严重“水土不服”的现象:在国内大客流冲击影响下,这种电动外挂移动车门几近“瘫痪”,久久无法关闭,运行线路晚点的现象时有发生。他与其他技术人员一起,将车门关闭动作全过程的每个环节都拆解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每一个动作对于关门的影响程度,并按照上海实际客流情况,对关门动作重新设计优化。通过与整车厂及车门供应商的讨论谈判,适应国内客流的新关门动作在1号线这10部列车上得以应用,陈朝据此还发表了《地铁列车外挂移门关键参数的调整》论文,在保障乘客安全的前提下一举解决了外挂移门关门难的问题。

对陈朝来说,接下来“从无到有”的攻坚过程更为艰巨。2009年,陈朝担任了上海首条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10号线的车辆采购项目经理工作。当时,全国对于全自动无人驾驶列车尤其是大客流情况下的设计经验几乎为零。为了在设计需求中尽可能多地提升列车可用性及安全性,陈朝带领一支年轻团队,深入调研分析,经常工作到深夜。功能增加、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也都意味着设计的改变以及成本的升高。陈朝和项目组又坐下开了一个又一个会,经过与列车制造供应商反复协商沟通,最终使绝大部分提出的设计需求都得以实现,也得到了国外设计人员的高度肯定。目前,上海地铁10号线配备的远程关键信息无线传输及图形化显示、控制系统输入输出模块冗余、控制系统自复位功能、关键继电器冗余、空气开关自复位功能等功能,均已在实际运用中获得验证,成为地铁全自动无人驾驶的标准配置。

“智慧地铁”,他的探索永不止歇

陈朝坦言,上海地铁有许多个全国第一甚至全球第一。“但做全球第一就要有全球第一的样子。”从基层技术岗位到管理岗位,不放弃学习,不放弃钻研,陈朝的每一步都踏实向前。

2013年起,陈朝担任了地铁车辆分公司设备管理部经理,负责上海地铁所有车辆及站场工艺设备的技术问题研究与解决,同时,还负责编制列车全寿命周期的维修规程。短短半年时间,陈朝带领的团队对上海地铁20余种车型数千页的列车控制系统资料进行了梳理,完成了一份近500页的整改计划,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为上海地铁运维保驾护航。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大众对于地铁出行需求的提升,在集团和企业的支持下,陈朝又带领团队大力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在地铁车辆检修中的应用,逐步推进上海“智慧地铁”建设发展。通过建立围绕车辆的全方位数据及信息采集系统及地面大数据平台,车辆分公司成功建设出全国首例车辆智能运维系统(RISE系统),该系统将“计划修”向“状态修”推进,对地铁车辆运营及检修产生重大的影响,并引发了地铁检修模式的“革命”。上海地铁17号线就是车辆智能运维系统的示范线,全长35.3公里,配属列车28列,自2017年底开通后,单从人员投入就比以往检修模式降低30%左右。在系统支持下,目前,上海地铁17号线配备的60人维保队伍能完成原先100人才能完成的工作,仅这条线路每年可减少支出就达近千万。2018年,《上海地铁车辆智能运维系统》课题也被中国交通协会立为全国示范工程,2019年该项目被国家发改委立为全国示范工程。

上海地铁维护保障有限公司车辆分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陈依新坦言:曾经,高级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紧缺,是困扰地铁维修保障发展的一大难题。企业通过开设“三才培训班”等方式,积极留住人才、培养人才。陈朝的出现,也是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的一大成绩,从2009年至今,已有55位像陈朝一样的英才走上不同的管理岗位。今后,在这些英才的引领下,企业对人才的培养将马不停蹄,而在他们的保驾护航下,上海“智慧地铁”也将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号线检修列车
登上末日列车
关爱向列车下延伸
2020?年中国内地预计开通?91?条城轨交通线路
杭州地铁1号线临平支线接入9号线通信系统的改造
穿越时空的列车
检修
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的意义及具体检修内容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茂名式大修
西去的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