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创新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视角
2019-06-10陈元志
陈元志,吉 超
(1.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上海 201204;2.卢森堡科技研究院,卢森堡 999021)
0 前言
进入2010年代之后,创新政策进入聚焦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创新的3.0阶段,与之相关的主题或词汇包括绿色技术创新、扶贫创新、包容性创新、草根创新、社会创新、负责任创新等[1]。包容性创新作为创新3.0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新的创新政策范式的关注重点。本文从文献计量学的视角,分析包容性创新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
1 数据来源
英文文献选取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输入主题关键词inclusive innovation,文献类型为Article,检索得到463篇英文文献,除重后为460篇,文献的时间跨度为2003年1月—2018年5月。中文文献选取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输入主题关键词 “包容性创新”,手动剔除不相关文献后,检索得到87篇论文,文献的时间跨度为2010年1月—2018年5月。
1.1 英文文献的基本情况
图1列示了英文文献在时间上的分布状况,从论文的发表数量来看,包容性创新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2003—2010年为起步阶段(年发文量小于20篇);2011—2014年为稳步发展阶段(年发文量20~50 篇);2015年至今为提速发展阶段(年发文量50篇以上)。总体来看,包容性创新是21世纪之后逐渐发展的研究课题,样本文献总体上呈增长态势,尤其是2011年以来文献数量出现了提速增长的态势,但是从发文数量来看仍然属于小众研究,包容性创新作为创新3.0的重要组成部分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图1 英文文献的时间分布
包容性创新是关注金字塔底层弱势人群的创新,尽管从实践上看发展中国家更应该关注此类问题,但英文文献的作者仍集中在美国、英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学者之间的合作研究也是以美国和英国为主要节点展开。表1是英文文献国家合作的频率和中心度(在同一篇文章中多次出现来自同一个国家的学者,仅统计1次),巴西、南非、印度的统计频率分别为12次、11次和10次,属于对包容性创新问题有较多研究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统计频率为6次,首次统计时间为2017年。
表1 英文文献国家合作的频率和中心度
表2显示,英文文献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发展规划、经济管理、环境科学、城市问题、教育研究以及地理学等领域。
表2 英文文献的研究领域
1.2 中文文献的基本情况
图2列示了中文文献的时间分布状况,在2010年之前鲜有包容性创新的研究,2010—2011年有零星的文献见诸期刊,2012—2014年期刊年发文量保持在10篇左右,2015年和2017年出现了两个小高峰,分别有19篇和22篇。总体来看,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包容性创新已经引起国内部分学者的关注。中文文献的合作研究分析识别出如下几个比较活跃的研究群体,一是邢小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周江华(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仝允桓(清华大学)团队,二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赵武、陈琳、孙永康团队、三是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封颖、吴家喜、李恩敬等人的团队。
图2 中文文献的时间分布
检索中文文献数排在前列的期刊高度集中在科学学与科技管理领域,如表3所示。检索期刊的集中度显示,包容性创新的研究在国内主要集中在科技创新研究的学者群体中,在国外则得到更大范围、更多领域学者的关注。
表3 中文文献的检索期刊
2 数据分析
2.1 包容性创新的共被引期刊分析
期刊共被引是指两本期刊被同一篇文献引用的现象,所反映的是各类期刊及学科间的关联性,通过期刊共被引分析可以获得某个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分布。我们采用Citespace V软件,将time slice设置为每一年一个阶段,从文献标题、摘要和关键词等方面选定搜索词,网络节点为引用期刊,计算排名前10位的英文共被引期刊[2],如表4所示。中文文献囿于数据限制,无法进行共被引期刊分析。
表4 共被引期刊的重要程度分析
被引期刊大都为政治经济学、管理科学、公共政策、创新领域的国际顶级期刊,这些期刊对学术领域的热点及前沿发展起导航作用。此外,Nature杂志也成为包容性创新研究的重要引证来源,这说明包容性创新也涉及自然科学领域,与科学世界中的重大发现、重要突破存在关联。其中,重要程度排在第一位的杂志是Research Policy,该期刊致力于分析、理解和有效地应对经济、政策、管理、环境等方面的挑战的多学科杂志,是创新研究领域的高水平期刊。重要程度排在第二位的杂志是Harvard Business Review,该期刊是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国际顶级期刊,是商业领导者的新观念之源,这说明包容性创新的商业实践研究受到世界各地的顶级企业家和管理学家的影响。
2.2 包容性创新的关键节点文献分析2.2.1 英文关键节点文献分析
文献共被引是指两篇文献被同一篇文献引用的现象,共被引网络中的聚类及关键节点可以揭示出某个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表5是包容性创新研究被引用关键节点文献前10名,其中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和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各自贡献了三篇文章,The 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Research贡献了三篇,Research Policy和Environmental Politics各自贡献了一篇。这10篇英文关键节点文献的发表时间最早是2007年,最晚是2015年,有7篇集中发表在2012—2014年,构成了包容性创新的重要研究基础。
表5 英文关键节点文献
(1)研究综述。文献[3]是高被引的综述性研究,该文在反思包容性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关注包容性创新的新模式,总结政策和实践领域的经验教训。
(2)理论框架研究。文献[4]是包容性创新的经典文献,全面论述了包容性创新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议题。该文将包容性创新定义为对弱势群体有利的创新,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绩效结果。包容性创新的发展和商业化过程可能产生不平等现象,在创造价值和捕获价值中也可能出现不平等现象。该文强调围绕创业、战略和营销对包容性创新开展理论和实证研究,呼吁未来的研究应该关注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
(3)实现路径研究。Shahzad等提出以社区为中心,对金字塔底层人群实践包容性创新的思路。金字塔底层人群面临贫穷的原因不仅仅在于缺少收入,还在于缺少能力。评估面向金字塔底层的创新活动不仅要看是否转移并且在弱势群体中保留能力,而且要看是否在现有BOP群体中能够保存已有的社会资本[5]。
(4)关键成功要素研究。Kees等关注创新平台对包容性创新的作用,当创新链中各参与者之前呈现弱联结关系,创新的中间人成为服务创新过程的关键角色。创新平台对包容性创新研究是有前途的领域,但是在制度和机制层面需要仔细评价和调整[6]。SGill等认为,应该关注技术创新与社群行为之间的联系,并且将这一分析框架用于草根创新的剖析[7]。
(5)重大战略研究。Joyeeta等详细描述了包容性创新的政策目标——包容性发展[8],该文认为,包容性发展必须建立起真正的交互式治理机构,为边缘人群提供适应性学习和授权的政策工具和条件。Joanna等侧重政策研究,该文认为世界上绝对贫困人口仍然巨大的原因在于创新的轨迹和重点定位于规模化的资本密集型创新,将创新轨迹和重点定位于包容性创新具有重大意义,应该从整个创新链审视包容性创新的功能定位[9]。Raphael指出,全球性的创新更多适用于富裕国家和高收入环境,中国和印度技术能力的快速提升和低收入人群的巨大基数,使中印两国成为 “为穷人创新”的主导力量[10]。
(6)案例研究。Jeremy等从政策层面思考企业家创新对金字塔底部人群的影响,该文基于巴西旅游业的实证研究,得出 “弱监管”和 “企业家精神”的搭配可能会怂恿有害结果的判断,包容性创新的商业实践在提高社会福利的同时,也会带来社会问题[11]。Foster等认为,包容性创新的概念化研究仍然不够。该文剖析了肯尼亚移动支付的案例,认为应该修正传统的创新框架,使包容性创新能够在生产、零售、微型企业以及创新环境方面得到有效支撑[12]。
2.2.2 中文关键节点文献分析
中国知网的文献数据不支持共被引文献分布研究,我们将前10位的中文高引文献作为中文关键节点文献,如表6所示。中文高引文献的研究内容覆盖了包容性创新的文献综述、理论框架、包容性创新体系、区域包容性创新绩效、包容性创新的中国实践、典型国家创新政策等内容。
表6 中文关键节点文献
(1)研究综述。邢小强等认为包容性创新是企业面向低收入市场的专门创新形态,强调在获得经济回报的同时也能以缓解甚至消除贫困的方式创造社会价值,促进包容性增长的实现[13,14]。作者从营销、战略、制度与组织四个理论视角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与归纳,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高霞认为从包容性增长到包容性发展,再到包容性创新,包容性正成为现阶段社会和谐发展的政策关键词[15]。
(2)理论框架。吴晓波等从社会排斥角度提出了包容性创新推动包容性发展的三大理论促进机制(即通过创新降低壁垒、提升能力以及制度变革)[16]。从理论构建的角度,分析了在限制形成和限制解决两方面可能的理论发展问题。赵武等认为包容性创新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及创新驱动发展一脉相承[17]。影响包容性创新的因素包括创新政策、制度体系不完善;创新技能不足;信息基础设施落后;创新融资服务欠缺;市场需求信息匮乏。
(3)包容性创新体系。邢小强等认为,由于贫困地区在资源基础与制度环境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很大差异,使得包容性创新系统既具有传统创新系统的共性,也有自身的特殊性[18]。包容性创新系统由相互合作与学习的企业、低收入群体或社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及辅助性专业机构等构成。邵希等认为,为构建一个以消除贫困为导向的包容性区域创新体系,政府需要从提供有益于包容性创新的制度框架,消除包容性创新面临的特有障碍,提高包容性区域创新提供的效率与扩散范围以及增加贫困群体能力等方面入手[19]。
(4)区域包容性创新绩效。高太山等探索性地从包容性创新主体、需求、支撑条件、环境和产出五个方面构建了区域包容性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利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对中国31个地区的包容性创新绩效进行测度[20]。
(5)典型案例与中国实践。文献[21]是被引频率最高的中文文献,该文着眼于包容性创新在中国的实践,探讨如何在新常态现实背景下通过包容性创新进行精准扶贫。目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该文认为应该探索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包容性创新机制,形成可持续的扶贫长效机制,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统一。印度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包容性创新均非常关注。封颖等分析了印度推出的第四套中长期科技政策,印度将包容性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印度特色的创新模式既追求卓越型,又追求包容性[22]。
2.3 包容性创新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2.3.1 热点关键词分析
在Citespace 软件中节点选择为关键词,阈值选择为top30,时间片段选为1,得到包容性创新施引文献关键词的频度和中心度,见表7和表8 。根据英文文献的关键词频度分析,科技创新、创新政策、创新体系、创新治理、商业模式、包容性发展是重点研究领域。
表7 英文文献的关键词分析
表8 中文期刊的关键词分析
根据中文文献的关键词频度分析,施引文献沿着宏观管理和微观管理两个视角:一是从公共管理视角探索新常态背景下的包容性发展的路径和具体措施(包括精准扶贫等);二是从企业管理视角探索面对金字塔底层市场的商业模式创新。
2.3.2 研究前沿主题分布
包容性创新的知识基础是由共被引文献集合所组成,通过谱聚类算法生成知识聚类,从引用聚类的相关施引文献中提取标签词,以此来表征对应于一定知识基础的研究前沿。根据共被引文献所形成的知识图谱,按照高频关键词聚类形成了两个主要的知识群 “朴素式创新”和 “包容性人类发展”。
知识群1:包容性人类发展。知识群1的聚类中所含有的成员数量为23,该聚类中文献的平均年龄是2012年,聚类成员同质性指标Silhouette 为0.993,能够表征 “包容性人类发展”的施引文献有文献[23][24],文献[23]分析了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推进公共政策实践包容性人类发展的可行性,验证了包容性人类发展依赖移动电话扩散知识的假设。文献[24]认为,能够表征包容性人类发展的因子有收入水平、法律渊源、主流宗教、政治稳定性、资源禀赋等,信息通信技术的普及率有助于促进包容性人类发展。
知识群2:朴素式创新。知识群2的聚类中所含有的成员数量为34,该聚类中文献的平均年龄是2011年,聚类成员同质性指标Silhouette 为0.79,能够表征 “朴素式创新”的施引文献有文献[25]~[28]。Mario等从印度的包容性创新实践出发,认为包容性创新虽然在学术界和政策界颇为流行,但是对其内涵的认识仍然存在扭曲和争论之处[25]。Nancy等认为,社会企业的相关研究仍然很少,该文提出了在发展中国家规模化社会企业的战略思想[26]。Peter等认为,朴素式创新是否能够推进包容性发展需要更多实证研究来验证[27]。Louisa等指出客观评价包容性创新项目的重要性,提出包容性创新体系的评价框架[28]。
包容性创新的前沿问题逐渐聚焦到 “包容性人类发展”和 “朴素式创新”两个方向。研究者开始从全球创新历史轨迹的视角审视重新审视包容性创新的定位,反思包容性创新活动产生的负面效应,试图建立包容性创新的科学评价体系。
3 研究结论
本文以Web of Science 收录的2003—2018年的463篇英文文献和中国知网收录的2010—2018年的87篇中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对包容性创新的研究现状、热点和趋势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研究发现,虽然包容性创新研究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但是从发文数量上看仍然属于小众研究,以包容性创新为代表的创新3.0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国内研究与国外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国内主要集中在科技管理领域,在国外包容性创新引起更大范围、更多领域学者的关注。从关键节点文献的研究内容来看,已有的经典文献已经全面覆盖文献综述、理论框架、实现路径、关键成功要素、重大战略、案例研究等诸多重要领域。包容性创新的前沿问题逐渐聚焦到 “包容性人类发展”和 “朴素式创新”两个方向,研究者开始从全球创新历史轨迹的视角重新审视包容性创新的定位,反思包容性创新活动产生的负面效应,试图建立包容性创新的科学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