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社区社会多元支持体系与高龄老人孤独情绪的相关性
2019-06-10陈长香郝习君张敏李叔杏窦娜
陈长香 郝习君 张敏 李叔杏 窦娜
(1华北理工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2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我国老年人口预计到2055年达到4亿人口的峰值,占比27.2%,且呈高龄化发展〔1〕。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健康不仅是躯体上的,还应具备心理上的健康及良好的社会适应状态〔2〕。而相对老人的躯体健康,精神心理问题关注较少〔3〕。既往研究表明老年人的抑郁、孤独等负性心理情绪可以加速老化进程,降低生活质量〔4〕。本研究旨在探讨高龄老人的孤独情绪,分析其家庭、社区、社会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于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选取对辖区内所有居民都进行了登记建档的唐山市工人医院和唐山市弘慈医院直属的10个卫生服务中心下设的32个社区,均分布于唐山市区的东南西北中。纳入标准:年龄≥75周岁,居住该社区1年以上并且档案健全的老年人;意识清楚,有一定阅读能力或可用言辞表达,与调查人员沟通无障碍;经研究者说明研究目的后,愿意配合研究者。排除标准:存在严重的疾病、精神异常、老年痴呆、认知功能障碍者;调查期间外出者。10个中心符合入组排除标准的老年人共3 612人,回收有效问卷3 448例。
1.2方法 采用一般人口学特征及家庭、社区支持相关内容问卷进行言谈调查。(1)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UCLA)孤独量表为自评量表,主要评价由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的差距而产生的孤独感。全量表共有20个条目,每个条目有4级评分〔5〕。其中有9个条目反序计分,总分20~80分,分数越高,孤独程度越高。20~34分为低程度孤独感,35~49分为中等程度孤独感,50~64分为中上等程度孤独感,65~80分为高等程度孤独感〔5〕。(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包含10个条目,3个维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评分越高患者的社会支持越好〔6〕。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高龄老人孤独情绪分析 低程度孤独感1 071人(31.07%),中等程度孤独感1 664人(48.26%),中上等程度孤独感679人(19.69%),高等程度孤独感34人(0.98%)。UCLA孤独量表得分(40.24±10.225)分,为中等程度孤独感。
2.2高龄老人孤独情绪的影响因素分析 单因素结果显示,年龄、婚姻、受教育程度、子女数、与子女关系、子女们看望频率、子女轮流看望、有无不管赡养老人子女、与子女交流、谁给谁打电话、子女能及时提供帮助、对于老人的事情,子女采取老人意见、家族中的主事人、 家人认为您非常重要、对于老人的事情,子女郁闷时对他人倾诉否、接受过心理咨询、与亲戚朋友来往、与邻里交往的频率、社区提供服务、参加社区活动频率、社会支持与高龄老人孤独情绪有关(P<0.05)。以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自变量(除一般因素外,均正向赋值),以UCLA孤独量表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因素为在家中的重要性、和邻里交往的频率、与子女关系、采取老人的意见、社会支持、跟亲戚朋友来往、接受过社区心理咨询、有不管赡养老人的子女、婚姻、与子女交流、文化程度。见表1、表2。
表1 高龄老人孤独情绪的单因素分析分)
1)数据缺失
表2 影响高龄老人孤独情绪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UCLA孤独量表评分低于高茵茵等〔7〕报道的东港市城乡中老人的UCLA孤独量表评分〔(41.54±8.91)分〕及Wu等〔8〕关于安徽空巢老人UCLA孤独量表评分〔(42.84±9.06)分〕的报道,可能与社区卫生、娱乐等设施齐全、老人有较多的机会参与广场舞、棋牌等文娱活动有关,但该群体中等及以上程度孤独感的老人占68.95%,与高龄有关。本研究发现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是高龄老人孤独情绪的影响因素,与类似研究结论一致〔9,10〕,以婚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爱情、亲情可以作为老人生活中强有力的情感支持,满足老人精神上的爱与归属的需要〔10〕;文化程度越高者孤独情绪越低,可能与文化程度高者在经济文化、社交范围等方面的优势有关,文化程度较高者有相对广泛的兴趣爱好来缓解独处时的孤独寂寞及较多可以谈心的朋友,这些有助于消化高龄老人的不良心理情绪。
本研究发现与子女关系和睦、经常与子女交流、有赡养自己的子女的高龄老年人其孤独感情绪较轻,与既往研究一致〔7,11〕,提示家庭中子女的情感支持在满足老年人情感需求上占有重要地位〔11〕。家庭是老人朝夕生活的场所及情感支持的源泉,被子女照护是老人“养儿防老”观念的最好体现,同时也是老人引以为傲和被他人羡慕的资本;与子女沟通获得外界信息可以排解内心苦闷,融洽的家庭氛围可缓解老人的孤独和空虚,子女的照护可以给老人更多心灵安慰和情感支持〔12〕。本研究还发现感觉自己对家人非常重要、家人经常采纳自己意见的高龄老年人孤独感情绪较轻,且相关系数较高,体现出被需要、被尊重对老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而此方面研究尚无报道。精神慰藉是老年人口得到较好赡养的高级目标,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知,对家人非常重要、家人经常采纳自己意见是老年人被尊重及自我价值实现的具体表现,今后社会、家庭照护者应提供展现老人自我价值的机会,减少老人内心孤独。
本研究还发现经常跟亲戚朋友来往、经常和邻里交往、接受过心理咨询的高龄老人孤独感情绪较轻,且相关系数均较高,和既往研究一致〔13~15〕。经常与朋友、亲戚、邻居来往的老人,可以获得更多外界信息,远离自我封闭状态,邻里亲戚的交往可以为老人提供物质、心理上支持,缓解老人孤独情绪〔14〕。周建红等〔15〕联合家庭医生和护士的居家卫生上门服务对改善空巢老人的孤独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证实接受心理咨询者孤独感程度低〔15〕。本研究显示社会支持与高龄老人孤独情绪相关,即社会支持度高者孤独情绪低,与既往研究一致〔16,17〕。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角色的改变,老人人际关系的缩小令沟通交流的机会减少,尤其是高龄老人,有共同语言交流者更少,社会支持通过强大的社会关系网,从生物、心理、社会方面调节心理健康,缓解改善老年人的孤独情绪〔16〕。
综上,应重视家庭-社区-社会支持系统对高龄老人孤独情绪的改善作用,应从社会、家庭、社区多角度入手,提供高龄老人的多元化支持,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家庭、社区的支持力度;子女等照护者要尽可能多地陪伴老人,提高高龄老人自身对支持的感受度,提高高龄老人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