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眼病筛查结果与策略研究

2019-06-10朱钰娜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10期
关键词:红球眼病先天性

朱钰娜

新生儿视觉系统尚未发育成熟, 由于幼儿大脑视觉中枢系统发育需接受双眼对外界信息的反馈刺激, 若儿童的双眼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无法为大脑提供清晰图像, 则会出现不可逆性视力障碍, 因此早期发现儿童眼部疾病对改善预后产生着深远的影响[1]。为了探讨行之有效的新生儿眼病筛查方法, 促使眼病患儿及早就医接受治疗, 本文以本院近2 年收治的3625 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 就新生儿眼病筛查策略及筛查结果展开了下述研究, 以供临床参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3 月~2018 年3 月本院出生的新生儿3625 例, 其中男1922 例, 女1703 例;正常新生儿3368 例(正常新生儿组), 高危新生儿257 例(高危新生儿组)。

1. 2 方法 正常新生儿于出生后2~3 d 进行筛查, 高危新生儿待其身体状态稳定后行眼病筛查。初筛内容包括光照反应、视觉功能筛查、外眼检查、红光反射、红球反应等检查, 当出现异常则判定为阳性, 表示未通过初筛。对于未通过初筛新生儿应持续进行复筛和随访, 当患儿连续2 次未通过复筛时, 即需接受专业治疗。具体检查流程如下:①为新生儿家属科普眼部健康知识, 详细询问家族病史。②视觉功能检查要求医师在新生儿在安静状态时, 用黑白卡、聚光灯、视动性眼震仪等对新生儿开展功能性检查。③视动性眼震仪应放置在新生儿眼部前方约30 cm 处, 缓慢转动, 观察新生儿眼球对刺激运动是否出现矫正性反向运动, 若有即为阳性[2]。④光照反应要求检查者在新生儿前方用手电筒照射其双眼瞳孔, 多次重复进行, 观察有无反射性眨眼或闭目反应, 若无即为阳性。⑤红光反射检查要求将检眼镜屈光度调整至8.00, 在距离新生儿眼睛前方约15 cm 处观察其瞳孔区红光反射状态, 当存在左右红光反射不对称、白光反射消失时, 即为阳性。⑥红球反应使患儿取半卧位, 头部处于正中线处, 用直径4 cm 的红球在新生儿眼前约25 cm 处晃动红球, 观察新生儿有无追随晃动球体或短暂寻找球体的行为, 若无即为阳性。

1. 3 观察指标 ①统计新生儿眼病筛查结果。②对比正常新生儿和高危新生儿先天性眼病发生情况。③对比正常新生儿和高危新生儿后天获得性眼病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先天性眼病发生情况比较 3625 例新生儿中眼病发生率6.01%(218/3625), 其中包括先天性眼病患儿137 例, 占3.78%(137/3625), 后天性眼病患儿81 例, 占2.23%(81/3625)。3625 例新生儿中正常新生儿3368 例, 眼病发生率5.34%(180/3368), 高危新生儿257 例, 眼病发生率14.79%(38/257)。

2. 2 两组先天性眼病发生情况比较 高危新生儿组先天性眼病发生率为10.51%, 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组的3.2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3 两组后天获得性眼病发生情况比较 高危新生儿组后天获得性眼病发生率为4.28%, 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组的2.08%,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先天性眼病发生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后天获得性眼病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国内外相关报道显示, 在新生儿出生早期实行眼部检查, 持续追踪其进展情况, 是防治小儿眼病的有效方法, 可为后续视觉系统监测及治疗提供可靠的原始病历[3]。部分临床实践结果显示, 胎儿在母体子宫内成长发育过程中受营养成分不足、实践缺乏等因素影响, 体内部分器官组织尚未发育完全, 导致新生儿出生后个体抵抗力相对薄弱, 加剧了新生儿眼部感染引发后天性眼病的风险, 因此有必要对高危儿展开眼部防护干预[4]。临床研究发现, 对于存在眼部炎症反应的患儿应及时采用药物治疗, 防控感染扩散, 影响患儿眼部正常生理结构[5-7]。

结合本文研究结果可知, 3625 例新生儿中眼病发生率6.01%(218/3625), 其中包括先天性眼病患儿137 例, 占3.78% (137/3625), 后天性眼病患儿81 例, 占2.23%(81/3625)。3625例新生儿中正常新生儿3368例, 眼病发生率5.34%(180/3368), 高危新生儿257 例, 眼病发生率14.79%(38/257)。高危新生儿组先天性眼病发生率为10.51%, 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组的3.2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新生儿眼病筛查策略有助于早期检出眼病患儿, 促使患儿及早就医接受治疗, 做到早期预防和治疗。有学者研究发现, 对孕产妇加强优化宣教, 能够有效增进新生儿眼病患儿家属对眼病筛查相关知识的认知和了解, 有利于眼病筛查工作顺利展开[8]。

综上所述, 采用新生儿眼病筛查可有效检出白内障、鼻泪管阻塞、瞳孔残膜、视网膜出血等多种眼部疾病, 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对改善预后发挥着积极作用, 因此有必要在医院科学建立眼病筛查系统, 为儿童眼病的有效预防和监测创造有利条件。

猜你喜欢

红球眼病先天性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眼睛太突出可能是病
一定、可能和不可能
TOP10遗传性眼病防治应引起重视
概率与统计高考解答题考向
骗人的抓奖游戏
说说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眼开眼闭查眼病
当心药物致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