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常态下企业生产成本管理改进要点探讨

2019-06-09范长春

大经贸 2019年4期
关键词:新常态企业

范长春

【摘 要】 工业企业在发展阶段,生产成本属于核心组成部分,在新常态背景下,企业需要明确自身面临的挑战及机遇,强化企业转型,才能更好的满足市场发展需求。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生产成本管理现状及管理问题,同时阐述了新常态下企业生产成本管理目标及要点,最后总结了新常态下企业生产成本管理改进要点,仅供参考。

【关键词】 新常态 企业 生产成本管理 改进要点

1引言

企业生产成本控制,不可仅仅以控制或降低为目的,还需要基于新常态背景下,参照企业战略,加速企业转型,以此推动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企业只有依据自身需求,参照行业发展环境,制定针对性的战略成本,才可实现企業生产成本管理方式的改进。本文主要阐述、探讨新常态下企业生产成本管理改进要点,详细分析如下。

2企业生产成本管理现状及管理问题

部分企业选择的是作业标准化、设备更新等手段,实现生产成本控制,虽说对改善效率与降低成本有利。但在生产作业阶段,生产成本控制仅停留在生产环节,通过设定人力、物力,实现成本控制,影响采购程序及校验程序,无法实现整体成本管控。制造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需要依据其生存发展特点,合理调整发展战略,加速企业生产成本管理制度的落实,以此更好的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新常态背景下,制造企业需要明确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基于行业发展背景及行业发展环境基础上,依据自身需求,以此实现战略成本改进, 实现成本控制效果的提升,以此实现盈利目标。

3新常态下企业生产成本管理目标及要点

3.1目标。在经济新常态背景,国内制造行业产生了较大的变动,以工业企业为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直接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但受到外来经济的冲击,使得企业发展阶段呈现低收益、低价格、高压力的现象。在这一背景下,虽说制造企业生产产量不断增长,但其投资主要集中在生产资产与固定资产基础上,就科技与环保难以有效全面投入。在新常态背景下,制造企业应当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实现生产经营活动的转变,紧抓技术,实现机械制造行业生产活动、经营活动的调整,在强化成本控制的同时,切实降低企业发展阶段对环境的污染。

3.2要点。(1)现阶段,我国制造行业库存激增问题较突出,部分制造行业已经确定季度亏损。就这类情况,制造企业必须要明确成本管理理念,在生产过程基础上,强化各个部门的协调,切实解决订单、存货问题,以此推动制造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2)站在行业发展角度基础上,就需求与产能矛盾问题,在市场中较为常见,考虑受到市场价格的影响,导致市场竞争力。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社会对制造行业工业需求会逐步下降,导致制造企业发展缓慢,使得固定资产开发依旧停滞不前,使得问题愈发明显。

4新常态下企业生产成本管理改进要点

4.1引入战略成本理念。战略成本管理本身是从企业战略层面出发,分解各项成本,配备对应的控制方案,构建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只有参照科学标准,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健全战略成本管理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核心,强化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应用,如此才可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不仅如此,企业还需要站在长远发展角度上,就战略成本管理体系设计,应当以客户为核心,强化精细化管理,注重精益生产,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实现上游采购、下游营销分析,实现采购规模的有效控制,以此扩展产品销售渠道,实现成本运转效率的提升,以此保障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促使企业制定精细化战略发展目标。企业在实际运行中,应当强化内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实现竞争分析与竞争力互动,切实提升企业竞争力,借助价值链,优化各项资源配置,推动企业得到更好发展。

4.2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企业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生产成本管理的有效整合,实时收集上下游信息资料。通过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手段,以此实现企业生产成本的深入分析,强化监督与改进,科学制定生产成本管理计划及执行计划,实现企业生产成本管理方式及理念的优化。企业需要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完善供应链数据库,并将生产、库存、销售等纳入到数据系统内,通过开展全过程生产成本管理,就其中的问题选择对应的解决措施,以此实现企业生产成本管理,不断优化企业管理。在大数据基础上,其系统不仅可实现历史数据的分析,还可实现销售预测,参照市场因素,预测产品的未来市场。

借助大数据系统可实现市场需求信息的挖掘,就最新市场动态,做出合理的判断,设计针对性的销售路线,以此满足市场需求量,避免生产数量与市场需求不符的现象出现,以此实现生产成本管理质量与效率的提升。市场销售阶段,大数据系统还可实现销售信息的检测,及时掌握产品销售情况,科学整理销售数据,为后续供应链管理提供科学指导,以此实现生产成本管理改进工作的有序开展。

4.3协调定制规模关系。在新常态背景下,生产成本管理强调的是经济效益与企业竞争之间的有效协调,为实现企业经济损失的降低,或减少不必须要生产损失的出现,企业不能单纯的按照规模生产,还需要抓住市场机会,紧抓市场机遇,依据市场实际情况,定制生产数量与销售数量。在产品生产数量定制阶段,应当综合考虑研发成本及资源浪费情况,参照企业规模,合理设置定制数量,确保各项的均衡性。相关部门通过借助一些定量分析工具,可实现某个阶段定制生产数量及规模生产数量的分析,以此保障企业生产成本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生产成本管理阶段,需要明确市场变化趋势,重新整理、分析企业内部外环境、企业发展战略等,强化新政策的应用。将绿色、低碳战略作为导向,以此构建满足市场需求的战略成本管理方案,推动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实现企业经济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传波. 企业实施精益生产管理的路径研究[D]. 天津大学,2017(8):132~135.

[2] 徐艳辉. 新常态下企业生产成本管理改进探析[J]. 中国市场,2016(12):30+34.

[3] 刘晓路. 新常态下房地产开发成本管理研究[D]. 山东财经大学,2015(15):207~208.

猜你喜欢

新常态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