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半”成难题,学生及家长何去何从?
2019-06-09朱畅万雪焓章树熳张荣荣朱骏惠章雨婕
朱畅 万雪焓 章树熳 张荣荣 朱骏惠 章雨婕
【摘 要】 全国各省份出台相应减负政策,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减负”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因此产生了“三点半”难题,本篇论文旨在分析“三点半”现状为小学生及其家庭所带来的隐性负担,并针对相应难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对该难题带来的负担有所缓解与帮助。
【关键词】 “三点半”难题 小学生 家长 减负 隐形负担
一、绪论
近年来,小学生的“减压减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想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式来弱化应试教育所导致的过分追求分数的功利性思想,减轻学生的负担,并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此,全国各省份相继出台相应的政策,浙江省出台了《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将小学生的放学时间从五点半提前至四点半甚至是三点半。作为减负的重要举措,“三点半”政策表面上是为小学生减负,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减负”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与此同时这一政策也带来了“隐性负担”,比如孩子的接送问题、学生的课程进度问题、补习班的开办问题等,由此产生了“三点半”难题。事实上,“三点半难题”体现了当代社会,家长及学校对于教育的更高要求。如何科学有效地利用好“后三点半时间”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三点半难题”成为家校之间热门话题的同时,社会力量也做出了相应贡献,各种不同形式的课后托管机构迅速成长,在市场经济的触动下,托管机构良莠不齐,由此也产生了许多“三点半”难题的应对乱象。
新课改之后教育模式和教育现状的矛盾与冲突引发了“三点半”难题,通过分析“三点半”这一刚性政策下小学生和家长的“隐性负担”能够探寻中国学生减负总是事与愿违的原因,找寻“减负期望”与“增压现状”之间的根本矛盾,并期待提出建设性的方案,使每一次的“减负”政策真正成为学生们的福音。同时献力于新课改,以期新课改能够更贴合教育现状与学生需求,从而使学生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二、现状分析
(一)总体情况
总体而言,学生对于“三点半”政策青睐有加。“三点半”政策将放学时间提前,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合理分配课余时间,比起在学校中,所有学生必须聚集到一起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上同一门课,更多课余时间显然使得学生和家庭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出符合切实需要的计划和安排,使得学习更加灵活高效。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与分析,有近68%的学生喜欢现行的上学和放学时间。相比较过去,超过80%的学生倾向于现在的上学、放学时间,即“三点半”政策下的作息时间。
从家长和家庭的角度来看,“三点半”政策给大多数家庭造成了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有限的。根据数据,仅有13%左右的家长认为家庭生活因为“三点半”政策发生了较大改变,更多的家庭则表示“三点半”政策没有带来影响。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认为“影响非常大”的家庭主要是由于父母親自带领孩子,没有老一辈的帮助。还有一些家庭则是因为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同时家庭经济状况不甚理想,所以首先“三点半”政策突出了这些家庭在接送、管教上的问题。有36.73%的家长认为孩子接送环境并不安全。其次孩子在校时间的骤然减少使这些父母感到束手无策,39.8%的家长认为孩子学习成绩更加成为自己的负担。因此,接送安全和学习辅导应当成为“三点半”政策改进和完善中最需要关注的问题。而学校方面,在政策出台后都制定了相应措施,大部分家长都认可了学校加课的必要性,学校加课收费的行为,超过60%的家长表示这是“合理的”,但同时也有16%左右的家长无法赞同这种做法。
(二)学生负担变化
1、课内学习负担
“三点半”政策实施以后,对学生的课内学习负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91.79%的学生表示,在课内时间减少的情况下,听懂老师的授课并不困难。
在学生成绩提升方面,“三点半”政策似乎起到了积极作用,学习成绩提升的学生人数超过成绩下降的学生人数。
总体来看,“三点半”政策的颁布对于学生学习成绩来说,并没有过多的负面影响。
2、课外学习负担
首先,在作业布置方面,37.96%的学生则反映作业量有明显增加,同时数据显示,32%的中、高年级学生需要1小时以上的时间完成家庭作业,而根据我国小学生家庭作业布置的要求:小学二、三年级每天课外作业量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可见学生目前的课业负担有“超标”的嫌疑,特别是“三点半”政策实施以后,打乱了了教师原来对作业布置的把握,因此这需要教师进一步加以控制和权衡,减轻学生负担。
其次,在课外辅导班方面,“三点半”政策带来的负担更为明显。据调查,浙江省的大部分学生都报有课外辅导班,同时34%的学生表示,“三点半”政策实行以后,自己的课外辅导班数量增加了。
总体来看,“三点半”政策施行以后,大部分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加重,辅导班数量也较之前有所增多。
3、与同学相处时间
“与同学相处时间”的变化方面,近半数的学生和同学相处时间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而认为“与同学相处时间显著增加”和“与同学相处时间显著减少”的人数持平,也就是说,“三点半”政策在这一方面带来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有些学生会利用空余时间和同龄群体交流、玩耍,而有些学生比较内向或与玩伴的住所分离,与同学的交往主要集中在校内,因此,这类同学受“三点半”政策的影响较大。
总体来说,同学交往情况变化因人而异,总体影响并不大。
4、同学间隐性竞争
“三点半”政策增加了学生的课余时间,而如何利用这部分可以自由发挥的课余时间成了激烈竞争中的关键,利用越是充分,学习成效越高,因此“三点半”政策实际上增加了同学间的隐形竞争,多看一本课外书、多背一页单词、多上一门辅导课,都有可能拉开学生间的差距。
对家长的问卷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孩子的多出来的课余时间主要被分为三类:参加辅导班、学校加课和家长自己辅导孩子学习。只有10%的孩子拥有可支配的自由时间
同时超过半数的家长承认,“三点半”政策加剧了孩子们之间的竞争强度和学习压力,让孩子的竞争从校内延伸到校外,甚至成了家庭与家庭之间的竞争。
总体来说,“三点半”问题的出现使家庭间的竞争从双休日延伸到了放学之后,父母和孩子的压力一同变大。
(三)家长负担变化
1、经济负担
尽管现在家长们都很愿意为孩子花钱,想要给予孩子最好的条件,但不可否认的是“三点半”政策给家长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从孩子的课外辅导班、兴趣班到雇佣保姆或司机接送。照顾孩子的开销,以及因为孩子在家时间延长必然增加的费用,都一点点地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以在辅导班的开支为例,大部分家长都愿意选择孩子感兴趣的、高质量的辅导班,但随之而来的高额费用依然让许多家长直呼昂贵。
2、安全负担
在“三点半”政策带来的诸多负担中,安全负担是家长最为束手无策也最为担心的。孩子的放学时间提前了,但对于绝大多数的上班族来说,孩子放学时自己还在工作岗位之上,因此,孩子的接送问题成为头等难题。大部分家长只能依托家中老人或是聘请保姆、司机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还有些家庭住所离学校比较近的孩子会自己回家,他们的父母也表达了对他们安全问题的担忧。
同时很多家长也反映,“三点半”政策让孩子的接送时间与自己的工作产生了冲突,尽管更多家长表示这样的冲突尚且可以协调,但依然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3、心理负担
经济负担、安全负担、孩子竞争压力的增加等等最终都会转为家长的心理负担。首先,要不要报辅导班、报怎样的辅导班、报多久的辅导班对家长来说就是一道难题,许多家长认为,在给孩子报辅导班时实际上受到了一定的攀比心理的影响,比如,因为那个家长给孩子报了这个班,所以我也要给孩子报这个班;因为邻居家的孩子在学音乐,所以自家孩子应该学个画画。就是这样的心理负担,让家长疲惫不堪。
而“三点半”政策增加了孩子在家的学习时间,同样给家长带来了不小的心理负担,许多家长都在忧虑自己的文化水平无法很好地辅导孩子,给孩子“拖了文化后腿”。
(四)结论与问题
“三点半”政策对学生、家长、学校给予了一定的影响,尽管他们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较好地消化了“三点半”政策,但想要真正发挥这一政策的“减负”作用,趋利避害,仅依靠学校“杯水车薪”的举措是远远不够的,仍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一起应对政策带来的难题。
对学生而言,虽然大部分学生表达了对“三点半”政策的喜爱,并且在这一政策背景下,成绩有所提高。但根据调查结果,“三点半”政策看似减轻了课内学业负担,实则大大增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各类辅导班、兴趣班成了新的“竞技场”,更多的课余时间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学生间的竞争在无形之中加剧了,课业负担实际上“不降反升”。加上在校时间的缩减导致部分学生因为种种原因与同龄人的相处时间减少,长久以往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对家长而言,“三点半”政策带来的最大烦恼是安全负担。由于放学时间的提前导致与自己的工作时间相冲突,不少家长只能依赖于老人、司机保姆接送孩子,甚至是让孩子自己回家,这些方式都让家长分外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此外,不少家庭也感受到了“三点半”政策带来的经济负担,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争相给孩子报名各类辅导班,而越是高质量的辅导班花销越大,这逐渐成为一项“不得不”且“占大比重”的家庭支出。最后,由于孩子和家长相处时间的延长,自然而然就要求家长具备辅导孩子功课作业的能力,而这给很多家长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也成为家长们集中反映的心理负担。
三、对策与建议
(一)三点半之前
1、国家应加速推进教育改革,将教学内容是否完整传授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点纳入考评体系,并要求学校、教师严格按照教师考核标准进行考评,并允许地方、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组织教师教学考评次数,一年至少两次。并且国家应该修改以往仅以教师教学成绩作为唯一考评依据的标准,建立一个整体化的教育评价体制,依次推动多元化教育体系的建立。
2、国家应根据当前社会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基本课程比例安排,在除基本课程的学习外加入兴趣课程的比例,允许地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并由地方教育局组织一定人员突击检查学校是否严格按照比例安排课程以确保情况真实性。
3、国家应加大对教师课外额外补习情况进行审查,严禁教师尤其是在课后服务时段安排集体补习文化课内容,不能安排集体讲新课,不能赶教学进度。
4、学校在招聘教师时,应对教师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加大对教师思想素质、职业道德方面的考察力度,保证教师质量。
(二)三点半之后
1、思想观念层面:引导树立正确教育观念、减少隐性竞争
从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到,“三点半政策”一方面是容易导致课内“减负”、课外“增负”的应对现象,另一方面是“容易形成“8+2=0”的教育負效果,即学生课后两小时的不合理安排可能抵消校内学习成果的现象”[1],因此破解“三点半难题”首先应该从教育的思想观念层面着手。
政府应该成为宣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的主导力量。政府应该秉承着素质教育以及公平教育的理念,并在“三点半政策”的解决措施中加以运用。在素质教育层面,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隐性竞争在不断地加大,而学业竞争的加大与素质教育的推进难免产生矛盾。在教育公平层面,政府应该是教育公平的维护者,“为每一位儿童提供惠普性、高质量的儿童课后照顾与服务,也是减少并逐渐消除儿童课后接受教育与照顾的不公平现象、降低儿童因课后资源缺失而对未来学习和发展产生不利的重要途径”[2]。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公平教育的理念应融入政府的教育政策中。其次,学校和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校应该定期开展关于先进教育理念的讲座和家长培训,使家长深刻了解过度教育的危害。
2、制度和实践层面
(1)政府层面
①经费保障
政府要“舍得”花钱,加大地方教育财政预算,为“三点半难题”的解决提供经费支持,为教师的课后额外付出提供补贴与合理酬劳,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许多公办学校都采取“弹性离校”的措施,那么,原本老师在“三点半”学生离校后可以放松一下神经,但是“三点半”之后的额外辅导,包括作业的批改,教学内容调整等使得教师的压力剧增,自然积极性不高,如若在教师自愿情况下,给予教师部分补贴,将大大提高教师的动力。或是购买第三方服务,引导社会资源积极参与课后服务工作。
②志愿服务
政府要发挥好“中间人”的作用,发动号召或出台政策等,引导支持校园义工或是社区托管志愿服务,亦或是加深校企联合,调动各方资源,解决师资、经费不足问题,促进学生提供全面健康发展。政府还可鼓励建立青少年活动中心、社区图书馆等活动场所,为青少年提供课后自主学习的资源和空间。
③加强监管
随着“三点半”政策的实施,大批晚托培训机构冒出,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安全隐患、教学水平低、价格高于市场等问题,难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政府应大力监管,或是出台相关条例规定,严格控制培训机构的设立、运行程序,环境,食品卫生,教师质量等,并对培训机构进行各项不定期考核并建立起追责机制,对不符合考核标准的培训机构采取停业整顿或是关停机构的措施。
(1)加强治安管理
随着“三点半政策”的实施,许多学校、家长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案。如“弹性离校”使得学生放学时间不一,学校监管难度加大,这就需要政府出力,为校园安全、交通安全保驾护航。
(2)学校层面
①完善并落实课后服务,充分调动教师资源,尤其是外聘教师。制定一系列课后活动计划,需要包括兴趣、学习、体育等方面在内。充分调动学校在岗教师资源,鼓动其积极性,适当给以奖励,并适当引入外聘教师负责课后服务,同时落实好外聘教师准入资格审查,确保教师质量。
②可将课后教学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范围,确保真正落实“三点半”政策为学生“减负”的目的,并通过“增质”补回原来时间,从而提高效率。
③“课后服务”注重公益性,但也需收取部分费用。“三点半”政策的实施给家长带来的问题之一就是孩子的接送问题:孩子下课了但夫妻二人都还在上班来不及去接,孩子自己放学回家又担心安全问题。部分学校为了实现家校合作,为有需求的家庭提供精准的课后服务。,例如“弹性离校”制度。学校的“课后服务”可以缓解孩子的接送问题,照顾到了不同家庭的情况与需求,但是如果学校的“课后服务”若为全公益性,则会使得很多有时间接送的家长也选择将孩子放在学校里,这样一来大大加重了学校的负担,尤其是师资不足问题。若让家长自主选择是否需要“课后服务”,签订协议,并支付部分服务费,一来可以节约学校资源,二来可以减轻学校与政府的经费负担,三则有偿服务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3)市场层面
各个教育培训机构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自觉自律运营,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改善优化教学环境,保证教学质量,遵纪守法,在法律的自约下实现自己的商业价值,成为主流教学的有益补充。
四、小结
一生牵系一个家庭,而教育又是一国之根本,则一生足以动摇一国。教育“三点半”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教育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产物,是在为学生进行“减负”衍生出的问题。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教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关系社会的根本,我们必须重视。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我们致力于探究新课改之后教育模式和教育现状的矛盾与冲突找寻“减负期望”和“增压现状”之间的根本矛盾。只有通过政府、学校、社会组织的联动配合,才能够充分调动社會资源,改变当前的焦灼局面,从而真正贯彻落实“三点半”政策之目的,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习兴趣共同发展,为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基础,真正实现我们的中国梦。
【注释】
[1] 我国小学“三点半难题”的现状、问题及治理 刘宇佳
[2] 杨启光,朱纯洁.论我国儿童课后照顾与教育服务的需求及政府责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25-29.
【参考文献】
[1] 周方苗.“三点半难题”的实质及其破解[J].现代教育科学,2018(12):27-31.
[2] 刘志华,张艳玲,康秀平.“三点半难题”解决思路和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9(08):190-191
[3] 赵丽.“三点半难题”如何破局[N].法制日报,2019-03-14(004)
[4] 郭星.解决“三点半难题”学校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N].辽宁日报,2018-03-13(011)
[5] 唐守伦.解决“三点半难题”政府要舍得花钱[N].中国教育报,2018-04-17(002)
[6] 贺丹.完善学校托管制度解决“三点半难题”[N].人民政协报,2018-06-01(005)
[7] 刘宇佳.我国小学“三点半难题”的现状、问题及治理[J].当代教育论坛,2018(02):16-22.
[8] 杨启光,朱纯洁.论我国儿童课后照顾与教育服务的需求及政府责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4(34):25-29.
基金项目:杭州师范大学2018年“星光奖”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