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长制在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优劣分析及建议

2019-06-09李小双周恺沈天宇张佳豪陈雨尧

大经贸 2019年4期
关键词:学长制学长适应性

李小双 周恺 沈天宇 张佳豪 陈雨尧

【摘 要】 学长制,由组织化的学校选拔的优秀学长以及非组织化的自发热心学长相辅相成[1]它是一种在国际上普遍推行的大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其要点在于通过高年级学生以平等、博爱的精神与新生实现良性互动,帮助他们解决在全新的环境中所必然面临的各种学习、生活以及情感上的困难,以早日适应正规的大学生活。本次選题目的主要是研究上海商学院学长制对于新生适应性教育有何影响及本校学长制存在何种利弊,以此为基础给出未来学长制所需要改革的分析和建议。

【关键词】 学长制 适应性教育

随着高校的扩招,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涌入到了大学这样一个新的环境之中,而高校学生数量激增势必会导致师资教育力量的稀缺,针对这一问题,却没有合理的办法来彻底改革这一情形。学长制的出现无疑给这一问题带来了转机,然而作为一种较新的管理方式,学长制的内容及措施仍有待加强,我们小组针对本次选题,总结了学长制目前在我校开展的状况,并给出了相应的分析及建议。

一 学长制在我校新生适应性教育中优势分析

(一)新生对学长制持欢迎态度。我校的学长制采用的是一对多的管理形式,通过一个学长对接几个学弟学妹的方式,对新生从生活,学习,交友等多个方面进行指导,安排答疑解惑,以此来帮助新生适应新环境。根据问卷调查所得出的数据来看,49.04%的新生提到了学长工作认真负责,能主动询问自己需求,51.92%的新生谈到学长能与自己谈心,解答自己的疑惑,31.73%的新生认为学长态度诚恳,服务热情。从满意度来看,67.1%的新生很满意我校的学长制,可见,学长制在我校的开展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

(二)学长制在多个方面给予新生帮助。根据研究,我校的学长制大致分为以下几各方面:1.对接制度(主要负责联络) 2.朋辈计划(主要负责学习) 3.学长会(主要负责管理)

1 对接制度。以一个学长对接多个学弟的方式进行沟通联络,从假期开始,每一位新生都会有一位学长学姐作为对接,其主要任务是为新生答疑解惑,帮助新生认识新环境。

2 朋辈计划。我校所开展的学长帮助新生学习的一种形式,由学长学姐进行备课,耐心为学弟学妹辅导功课。

3 学长会。作为一种管理的机构,学长会的作用就是管理学长,进行有关培训,给学长分配工作以更好的为新生服务,且每年都会进行换届选举,新鲜血液不断流入。

(三)学长制解决了师资力量的不足。由于大量新生涌入高校,教育资源的分配就变得相当重要,学长制的出现解决了燃眉之急,使得辅导员和教师不用分散大量精力在备课之外的其他方面,弥补了师资不足这一问题的不足。

(四)学长制效率高。很多时候辅导员不能第一时间了解每一个新生的想法,且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可能羞于表达,不愿意和老师沟通,这种时候学长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年龄相近的一群过来人,学长可能更有发言权,更能第一时间了解到新生的需求,在此基础之上,解决问题所花的精力以及时间势必会少之又少,效率自然而然也就很大程度上有所提高。

二 学长制在我校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劣势分析

(一)学长分配不合理。由于我校招生范围广,地域不同,常常会出现沟通不便的状况,针对这一问题导致了很多问题,在一对一采访中,有位来自西藏的新生由于不了解新环境向学长咨询,却由于听不懂语音内容闹出了很多尴尬,针对这一问题还没有相关的解决办法。

(二)奖惩制度不够健全。对于优秀学长,我校会有奖状颁发及相应的奖励,然而对于一些相对懒散,工作不积极的学长,却很少有相应的惩罚制度,与此同时,新生的评价与反馈很少被过问,这也就造成了一些新生有问题却没处解答,有疑惑却没人过问的情况。[2]根据问卷得到的数据来看,21.82%的新生认为我校的学长制不足主要原因在于学长不够细致认真。可见,更加完善的奖惩制度的制定很有必要。

(三)学长选拔机制不够完善。我校学长的选拔主要通过上届部长进行面试的形式来筛选,这就造成了走后门等不好的行为,有的学生依靠关系成功进入了学长会之中却又不干实事,在学期末甚至还能拿到优秀学长的奖状,不仅没有帮到新生,还挤掉了本应该属于别的有爱心的同学应该的位置。

(四)缺乏对学长的培训。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学校中很多情况下工作都是交给学长自己完成,在采访中,某位学长告诉我们很多情况下安排工作,部长都是只告诉自己要去做什么而不是具体怎么做,工作中的注意事项也需要自己去摸索。另外,有的学长对于沟通的方法也很有问题,也缺乏交流的技巧,上去就是直接告诉新生应该怎么样,要怎么样,没有考虑别人的感受,这些都是缺乏培训的后果。

三 改善学长制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学长制有关活动开展及宣传。首先学校要做的是进行有关学长制方面的宣传,例如:定期讲座,面对面座谈会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一方面丰富了新生对于新环境的了解,另一方面使得新生更加适应接受学长制。

(二)改善对接制度。针对我校学长对接分配不合理这一问题,我认为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有:1.按地域分配对接学长组织工作[3]2.可尽早安排电话或网络方式的沟通,增进了解以便交流 3.尽可能1个对接学长安排3个新生,缓解工作压力。

(三)制定较为完善的奖惩制度。一个优秀的制度少不了奖罚规章的制定,对于我们学校而言,可定期开展新生反馈大会,及时了解对接学长的工作情况,对于那些有较好表现,如:经常帮助新生解决疑难困惑,以身作则进行相关讲解等等,应组织表彰大会激励其更好的发扬有点,相对的,对于那些浑水摸鱼,没有良好作为,仅仅为了拿个职位以便操行评定拿优的学长,也要在大会上通报批评。这种做法啊相对而言更能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四)优化选拔机制。为了尽可能减少走后门等不当行为的发生,学校选拔学长在面试这一环节上可由部长投票加候选人互投两方面组成,不但信息透明公开,而且候选人当场就能知道结果评价方便之后的改进。

【参考文献】

[1] 学长制在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优劣分析及建议——以山东理工大学为例 赵鹏

猜你喜欢

学长制学长适应性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白鹭起舞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学长制的思考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基于大学生事务中心的学生自治模型探究
致新学妹
他永远是我们的老学长——清华大学受助研究生来信摘编
学长启导制在汽修专业教学上应用与实践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