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比喻”进行有效教学
2019-06-09张承荫
张承荫
修辞教学在语文课堂中散发着他独特的魅力,比喻是小学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个重点。比喻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领悟其奥妙,灵活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比喻教学于名师:妙不可言
于永正《庐山的云雾》教学片段
师:(生读完第二段)你们脑海里出沒出现画面?生:出现了。谁脑海里出现了“像是戴在山顶的白色绒帽”的形象?谁脑海里出现了“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的形象?谁脑海里出现了“像是戴在山顶的白色绒帽”的形象?请你们画出你想象的形象。
笔者从于永正教学悟出名师之名,教学之妙。
(一)以画促读,触类旁通
直接用绘画来感受景色之美,感悟其中的感情,即以画促读。从侧面让学生感受修辞的曼妙,最终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一画胜百言”,相信学生在遇到类似比喻句时,一定能以此方法来理解和运用。
(二)学生本位,情悟并重
注重学生本位,创造了一个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语言提升的和谐课堂。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是于老师“五重教学”,这个教学片段重点体现了其中的“重情趣”和“重感悟”。于老师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体会朗读。
比喻句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它不仅给文本增色,而且让课堂教学放射光彩。比喻教学理应让学生的语言感悟和运用能力有很大的提升。然而,对比当前教师比喻句教学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于是引发对比喻教学的一些思考。
二、“比喻”教学现状
小学生对于比喻修辞似乎非常熟悉,其实学生真的掌握了吗?并非如此。
(一)学生学,疑虑多
1.应付考试,错误率高。
在一次语文素质调研中,三年级试卷有一题:判断“南沙是祖国的蓝色宝库。”是否是比喻句。错误率特别高。
很多学生都认为不是比喻句,其实这是暗喻,南沙是一座岛屿,因为资源丰富,所以比喻为宝库。还有的学生说没有“像”“仿佛”等词,所以不是比喻句。他们没有真正理解比喻概念。
2.课堂提问,答案单调
在语文课堂提问中遇到比喻句时,我们常常这样提问:“这一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什么?”学生回答正确了,教师就认为学生掌握了比喻修辞手法。
“你可以用像、似、仿佛等比喻词说一句话吗?”学生的答案千篇一律。如弯弯的月亮像香蕉;树上的苹果像小灯笼;火红的太阳像大火球。
综上两种现象,学生并没有真正领悟比喻修辞的真谛,更不用说主动创造,并运用比喻为自己写作添加光彩。
(二)教师教,无创意
1.比喻知识零涉及
在教学中教师对比喻句比较淡漠,没去给学生点拨、交流。
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东方之珠》的最后一段,“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是一个比喻句,但是在教学中很少去涉及这一概念,学生不知道这是比喻句。
2.简单告知无感悟
在教学中涉及比喻句,只是轻描淡写地告诉学生这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如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槐乡五月》,“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教师常常告诉学生这是比喻句。其实,教师应该通过对比找出比喻句的本体和喻体的共同点,再朗读感悟其中的奥妙。
三、比喻教学的策略
比喻是文学语言的根本,是文学辞藻的特色。教师在教学比喻句,应赏析为主,欣赏比喻修辞,分析语言特点。
(一)以朗读促体验感悟形象
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反复朗读感悟形象、感悟情感。
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北大方的秋天》,“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的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教学时,让学生反复朗读,想象美丽的景象,体现语言的优美。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有情感体验的基础上,感悟比喻修辞,感受其美。
(二)变被动为主动激发思维
学生对比喻句的理解有自己独到的表达形式,转换句子的表达形式是一种主动的创作思维活动,这样加深对比喻句的理解。
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石榴》,“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学生知道该句子是比喻修辞手法以及本体和喻体,教师再让学生不用比喻句,将这句话修改为“只见一颗颗石榴子儿紧偎在一起,红白相见,晶莹透亮。”学生发现比喻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刻了解石榴的形象,想象其模样,开发学生思维。这是比喻修辞带来的益处。
(三)学语言创语言提升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书上的比喻修辞手法,并仿照其修辞手法造句,如此长期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槐乡五月》,“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上的小辫儿。”学生反复朗读后并欣赏槐花图,问:“你看到的槐花想什么?”生:槐花一串串的,像白珍珠串成的项链;有的槐花一串一串的,像小葡萄……
这样的创造性的造句,让学生倍感自信,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比喻教学对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比喻的内涵,采取朗读、比较、想象、仿写等方法,让学生掌握比喻修辞手法,体验语言之美。
【作者单位:宿迁市宿豫区来龙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