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实验教学对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研究
2019-06-09吴敏琦
吴敏琦
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44页例3是学生“认识平均分”第二课时的教学。这部分内容意在引导学生根据平均分成几份的要求,学习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方法。教材是让学生感受把8个桃一个一个地依次分给2个小朋友,每次都分给2个小朋友1个桃,像这样分4次正好分完,通过这种最基本的平均分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平均分本质与内涵。
以教师的角度来看,“一个一个依次分”对于已有一定“分”的经验的二年级小朋友来说是不难的。但在让学动手操作,展示分的方法时却出乎意料地产生了问题,教师预设出现的多种分法并未被学生说出,笔者有些措手不及,还好及时出示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回归到本节课的重点。这节课的教学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下面我们先一起来回顾一下这一教学片段。
【教学片段】
师:下面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在黑板上展示一下分的过程。
学生从手中的8个圆中直接拿出4个放在画的第一个圈中,再将剩下的四个放在另外一个圈中。
师:你为什么这样分?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8可以分成4和4,这样就是平均分了。
师:这种分法很棒!用到了以前学过的“分与合”的知识,还有没有同学分的过程是和他不一样的?
此时教室里鸦雀无声……
师:同学们,我们一定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过果糖吧,那么在不知道一袋糖果一共有多少颗时,你是怎么和好朋友平均分的呢?是你抓一把,我抓一把吗?
生:是一颗一颗的分的。
师:对,是一颗一颗的分的,那有没有同学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分一分8个圆圈?
学生在黑板上分圆,左边一个,右边一个……直到把8个圆全部分完。
师:非常好!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了两种分桃的方法,请大家比较一下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他们分的过程不一樣,第一种是一下拿出四个分给第一个小朋友,再拿出四个给第二个小朋友。第二种是一个一个分完的。
师:说得很好,他们的过程不一样。一位同学是知道结果后直接分的,还有一位同学是在不知道结果的情况下进行平均分的。
生2:但是最后他们每个人拿到的桃子是一样多的。
接着让学生再次动手操作感受第二种分发。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第二种分发是在对分的结果不做任何假设的前提下,也能确保得到正确的结果。
【教学反思】
1.让教学预设为教学添光增彩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把8个圆片平均分成2份,由于一年级已经学习过了分与合,所以学生会直接想到8可以分成4和4,即将四个圆片放在左边,四个圆片放在右边。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说简单并且直接,教师不能否定这种分的方法和结果。但本节课是希望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体会最基本的操作方法,即一个一个的平均分。但是由于前面所学知识形成了负迁移,所以学生反而会忽略最基本的方法,笔者稍做思考后从生活中“分糖果”这一学生都熟悉的事情引入,明确当无法知道糖果的具体数量时,我们必须按照一人分一颗的方法进行平均分,从而再引导学生说出最基本的分法。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也应该多加关注这些基础方法的预设,有难度的知识确实需要教师关注,但有时简单知识的生成也需要教师多加注意,反而越是简单的方法,越容易被学生忽略。其实很多数学知识的本质是从简单操作出发的,所以教师在对新知进行教学前必须做好充分的预设,为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准备。只有高质量而充分的预设,才能灵活的调控和捕捉“生成”。只有全面的了解教材才能在遇到问题时产生“教育机智”。灵活的选择、整合预设的方案,将预设方案变成一个动态的过程,这种动态的生成不仅不会偏离教学的重点,还会为教学预设添光增彩。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动态调控,搞活课堂氛围,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自然也得到了提高。
一、让基本操作抓住知识的本质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一些基础方法的引导教学,随着学生所学数学知识的增加,学生会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简化操作的过程,甚至可以直接说出答案,对于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反而是学生比较容易忽略的。数学教学还是需要学生通过最基本的方法来感受数学知识的本质内涵,比如上面的“平均分”。对于学生来说可以脱口而出平均分的结果,但是只有通过感受“一个一个”的平均分才能让学生感受平均分的本质,从而对平均分有更深刻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抓住数学知识的本质才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变得更有益。古语有云“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可夺矣。”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数学知识的本质是重要而不可忽略的教学问题。作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只有抓住知识的本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
新课标指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数学基础比较薄弱,数学生活经验较少,所以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引导。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将知识更加具象化,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感受知识的本质,体验到知识的形成过程。比如上述平均分的过程,如果教师直接将规范的分法讲给学生听,学生只是机械的记忆方法,很难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时教师可以巧用学生爱动手的天性通过日常生活的实例引入,先让学生体会在无法确定结果的情况下规范的操作方法,由学生自己说出这种操作过程并让其自己动手感受,学生很容易理解这种方法的规范性,也便于对知识进行形象的记忆。为适应教育的发展,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的愿望,为学生课堂学习留白,让学生参与学习中去。所以教师可以以实验教学为基础进行教学,但不能用实验教学束缚学生,只有通过师生的长期配合,实验教学才能显著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无论数学教学中遇到什么样的难题,我想只要教师回归到知识的本质,做好充分的课前预设,引导学生自行感悟简单的操作方法,那么教学一定会变成一个可调控的动态过程,课堂会变成一个高效的课堂。
【作者单位:苏州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