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而教,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回归原点
2019-06-09郁美红
郁美红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课程,与学科课程有着质的区别,表现在该课程突出知识的综合运用,注重问题解决的实践性。由于该课程的学科性不强,加之没有被列入考试科目,因而被许多教师视为“副科”,不被重视,在教学中思想守旧,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过分关注教的手段,忽视学生学的过程,以“口头实践”为活动方式,极少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该课程的价值,以生本的理念指导教学,用前瞻性的目光去审视课堂,做到为学而教。为学而教,旨在让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回归原点,缔造真学的课堂。教学的原点在于“学”,即学生和学习。为学而教,要求我们心中有学生,一切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为学而教,要求课堂以学习为中心,一切活动围绕有效地学而展开。
一、趣学——玩乐中体验
“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兴趣”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原点,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引擎,是探究的不竭动力,兴趣又是学生的老师,能够帮助学生获得发现,甚至讓学生无师自通。“兴趣”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趣学”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落脚点。为学而教需要趣中教,让学生在趣中学,在趣味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科学兴趣、实践兴趣、创新兴趣,趣学是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效的必经之路。
讲授型课堂容易枯燥无趣,让学生昏昏欲睡、无精打采。玩乐是学生的天性,玩乐可以点燃学生探究热情,玩中学能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使学生乐此不疲地沉浸于实践活动之中。玩乐中体验是提高综合实践教学质效的起点,我经常将综合实践打造成各种游乐活动,赋学习以娱乐的色彩,引领学生边玩边学。理解木蜻蜓的升空原理是《木蜻蜓》一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我原先准备利用精美的课件,为学生讲解木蜻蜓的飞行原理,后来放弃了该设计,在实际教学时,我给每个学习小组发放了一个木蜻蜓,让他们自由地玩耍,玩着玩着,学生体验到:“在旋转木蜻蜓时,感觉到叶片下面有风”,从而发现了“木蜻蜓是靠空气的反作用力”的升空原理。玩乐趣化了学习形式,胜过了教师的千万句讲授,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有效地掌握了科学知识。
二、做学——操作中提升
我国古代教育家颜元说过:“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教师如果只是空洞的口口相传,不给学生实践探究的机会,其教学效果定然低效。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怎么可以没有实践活动。“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原点,我们要为学生搭建实践的舞台,提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操作中提升实践能力。
“做学”体现了以学习为中心,以实践探究为方式;“做学”彰显了知行合一,实践为学生提供了知识运用的平台,让英雄有了用武之地,促进了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提高。例如,在教学《木蜻蜓》一课中,为了使学生学会打磨技法,有效掌握木蜻蜓的制作方法和流程,我给学生提供了木片、手柄、打磨木块等材料,让学生动手制作一只属于自己的木蜻蜓。“纸上得来终觉浅”,学生虽然通过讨论知道了木蜻蜓的结构和制作步骤,但是真正动起手来却并不容易,尤其是蜓翅的打磨,要在打磨时控制好手与蜓翅的角度,用力要做到均匀,许多学生开始时操作时显得笨手笨脚,但是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琢磨,慢慢地改变角度,调整力度,有的还想出了好办法,把蜓翅放在桌子边缘打磨,不断的优化打磨技法,提高打磨效果,学生的劳动技能在操作中得以提升。
三、共学——合作中探究
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传统课堂中学生各自封闭在一个狭小而独立的学习空间里,相互之间缺少互动往来,更谈不上合作学习,导致他们的视野狭窄、思维封闭,因此学习效率颇低。合作学习成为新课程背景中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借助团队力量,开展互助互学,通过思想交换,获得共同提高,合作学习的价值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被广泛运用于各科课堂教学之中。
“合作”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原点,学生相互之间结为学习共同体,集聚众人的智慧和力量,开展群体性合作共学,在合作中探究建构,大大提高了学习的质效。在教学《木蜻蜓》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各小组围绕木蜻蜓的结构组成、制作步骤、打磨方法等问题展开合作探究,为提高各组学生合作的积极性,我还激励各组开展比赛,比一比哪组制作的木蜻蜓外观最美、飞得最高、停留最久。小组合作使得学生有了互动交往的机会,学生凝心聚力共同完成任务,增强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提高了探究学习的效率。共学既有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又有师生之间的合作共学;既可以是小组之间的小合作,又可以是全班之间的大合作。共学是一种协作学习,不但提高了学习效果,而且孕育了团队精神。
让我们在综合实践教学中立足原点,为学而教,带领学生在玩乐中体验,在操作中提升,在合作中探究,缔造趣学、做学、共学的课堂。
【作者单位:海门市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