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 从弃婴到好莱坞大明星(下)
2019-06-09
前文我们说到上世纪80年代早期,吴国良终于有机会在舞台上发光发热了。当时,他一连参演了几部岩松信导演、黄哲伦编剧的舞台剧。
黄哲伦也是华裔,他的剧本大都是写华人在美国,与美国社群之间的冲突与融合的。吴国良来自中国,成长环境也充满坎坷与挫折,正好与他剧本的精神相符。凭借精湛的演技,吴国良很快就得到了美国百老汇的认可,并获得了“奥比奖”最佳男主角奖。“奥比奖”是美国戏剧的最高奖。尊龙,是第一位获得此奖的华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改叫了尊龙。
有人说,以尊龙的颜值,如果放在今天,完全是一个小鲜肉的水平。但今天的小鲜肉们,又有哪一位能达到他那样的高度?暂时一个都没有,也很难看出哪一个有此潜力。都说戏剧舞台是最磨炼演技的地方,但今天的小鲜肉们大都是奔着钱去的,谁还有心待在戏剧舞台上,慢慢地修炼自己的内功?
我不做过去的自己
尊龍修炼出的内功,终有一天派上了用场。他在舞台上的闪亮表现,让他得到了著名经纪人黄玉美的青睐。在获得“奥比奖”后不久,尊龙就得到了他的第一个大银幕主要角色——《冰人四万年》里不会说话的原始人。这个角色在今天看来,其实是很毁人设的一个角色,但是尊龙却完成得相当出色,这个孤独的,不会说话的,喜欢手舞足蹈的野人,不就是年轻时候的他吗?
哪怕是已经开始成名了,尊龙也还是逃不出孤独的宿命-1972年,他和一个美国女孩结了婚,但他们的这段婚姻只维持了五年,就黯然收场了。至今没有人能说出原因。也许孤独内向惯了的人,无论与谁在一起生活,都不会让对方过得很开心。既然在现实中逃不出孤独的困境,那就到电影中去发泄吧。尊龙接戏,并不在乎是不是大制作、大投资,但一定要与他演过的角色不一样,他才肯接。
在《冰人四万年》后,他又接了《龙年》,在其中扮演一个黑帮老大,这个角色让他得到了美国金球奖最佳男配角奖的提名。
一年以后,吴宇森才拍出了《英雄本色》,周润发开始叱咤华人影坛。而尊龙,早早就进入了世界顶级明星的行列。
1987年,尊龙叉接了《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是一位一出生就成为了“全世界最孤独少年”的皇帝,他几乎只能待在紫禁城里,连母亲死亡时,也不能去送别。溥仪,俨然就是80年前的尊龙。难怪尊龙一穿上戏服,就让导演贝托鲁奇惊为天人。影片一出,立亥风靡了全世界。凭借此角,尊龙又得到了美国金球奖最佳男主角提名。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华人,能够两次得到金球奖的提名。周润发不行,成龙也不行。永远不肯重复自己的尊龙,也成为了不可重复的那一个。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也许在外人看来,尊龙最大的遗憾,是错过了《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
可能是因为和尊龙一起拍过《末代皇帝》的原因,陈凯歌最早是希望用尊龙来演程蝶衣的。但是编剧、执行导演、摄像等人都投票选了张国荣。尊龙落选的真正原因,有很多种说法。我觉得最可靠的一个说法应该是:1991年,制片人徐枫已确定了请尊龙来扮演的程蝶衣,但后来他在戛纳电影节上,看到了张国荣,又觉得张国荣的脸更加女性化,于是就想换掉尊龙。恰在这时,尊龙提出了自己的参演要求,于是,就有了那个著名的关于“狗”的谣言:
尊龙提出自己来北京拍电影可以,但要连同他的狗一起带过来,而且狗也要坐头等舱。气得陈凯歌直发抖,制片方则正好找到了换人的理由。谣言绘声绘色,但熟悉尊龙的人都知道一向温文尔雅、吃苦耐劳的他,是绝对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的!尊龙也没有理会这些谣言。但不管怎佯,最后他还是错过了《霸王别姬》。
但失去的东西,他总是能找回来。几乎在同一时间,他接演了一个与“程蝶衣”类似的角色——《蝴蝶君》里的宋丽玲。
宋丽玲原本是个男人,专攻京剧女,和程蝶衣一样,雌雄难辨。后来,为了套取情报,他男扮女性,让一个法国外交官掉进了对他爱而不能自拔的陷阱……凡看过尊龙女装扮相的人,都会发现,他的女装扮相,是绝对可以和张国荣比肩的,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也不要说什么“时不再来”这种话了。对于真正的艺术家,时间永远都是和他们在一起的。所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那个就该是他的角色,哪怕是一轮回三世,最终也会回到他的身边。
哲学家皇帝
尊龙对剧本是很挑的,在演完《蝴蝶君》后,因一直没碰到合适的角色,他就很少出来了,给人的感觉几近于隐居的状态。他也说过:“如果是为了名利,为了大房子,为了万人瞩目,我劝你还是不要来演艺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演艺是—个私底下冷暖自知的事,只不过有时恰好你碰上了一个讨喜的角色,一下子就成名了。但如果你是为了名声来的,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对于辞演《霸王别姬》一事,他说:“那进候他们雇我的钱超过了一千万,他付我那么多钱我都可以离开,所以钱不是我最看重的。”
你说他会不会因为辞演《霸王别姬》而后悔呢?我觉得肯定不会。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上世纪八几十年代的尊龙,名声如日中天,后来由于自身的坚持,不乱接戏,名声反而大不如前了,他会感到落寞吗?
我想也不会。因为一个早已习惯孤独的人,外界是不能再增加他的—分孤独了。尊龙曾经说:“我不认为我是在中国的现实环境中长大的。我学京副,学的是古人的方法论。”古人的方法论,是指中国古时候的人的情义抉择、善恶取舍,这在现实的中国都已很难再见了。
处于半退休状态的尊龙,养了两条狗,没事就和狗外出散步。他还领养了两棵千年古树,把它们当作自己的祖父祖母。“每次一见到他们,就会泪流满面。”天人合一,物我同在。难怪看过《末代皇帝》尊龙饰演的溥仪后,有评论家说:“尊龙是演艺界里的“哲学家皇帝”。
红过周润发、比成龙还牛有什么用?能够在内心成就哲学的境界、忘乎功利得失,才是真正能够自作主宰的“王”。孤独是庸俗者的毒药,却是孤独者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