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智慧引领教育让教育生成智慧
2019-06-09赵强
赵强
教育是人类智慧启蒙和智慧激发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时教育本身也需要依托智慧的力量来提升效益,提高品质。把启智、引智落实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变得更加聪明。两千五百多年前,《孙子兵法》诞生于吴中山水之间。《孙子兵法》既是“兵学经典”,更是一部名副其实的智慧之书。其充满辩证思维和创造精神的内核成为人类竞争发展各个领域都能受到启迪的智慧宝库。运用《孙子兵法》中的大智慧来培养学生,可以启迪学生的现代智慧,去指导教学实践,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智慧教育的深入思考
从《孙子兵法》中寻找大智慧,倡导“智慧教育”的办学理念。通过学习、探索实践,对智慧教育要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一)智慧教育的本质
智慧教育不仅是教育的工具,更是教育的目的,教师运用智慧来教育学生,最终目的是启迪学生的智慧,使他们更聪明。初步确立“让智慧引领教育,让教育生成智慧”办学核心理念,这也是开展智慧教育的终极追求。
(二)智慧教育的内涵
“智慧教育”是动态生成的。从这个意义来说,智慧教育的层级应该处在其他教育主张之上。我们追求着教育的智慧,追求着智慧教育,从塑造“知识人”,走向培养“智慧人”。快乐体验、成功体验、品德养成,都有赖于智慧教育为其插上隐形的翅膀。智慧的渗透,使这些教育成了有根之木、有源之水。
开启人的智慧是对教育真谛的积极追求,实施智慧教育、创设智慧校園环境、构建智慧型课堂、开发校本课程、造就智慧教师、培养智慧学生、创建智慧德育与校园文化,符合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迎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体现了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三)智慧教育的目标
“智慧教育”以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培养人的智慧品质,引导人过上智慧生活为教育的核心目标。
“智慧教育”有三个层次,首先,潜能的开发需要知识;其次,品质的培养需要思考;最后,智慧生活又与幸福人生相伴共存。
从智慧与知识的关系来看,知识并不等于智慧,智慧根源于知识,但知识不应掩埋智慧,知识需要走向智慧,生成智慧。“智慧教育”需要以知识教育为基础,智慧的教育往往潜藏在知识教育的背景里,潜伏在知识海洋的深处,一旦条件具备,时机成熟,它将会放射出耀眼夺目的光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智慧教育”是在引导学生认知活动过程中,通过师生间的知识授受来增进学生智慧的教育形态。
从智慧与思考的关系来看,智慧始终和思考结伴而行。从这个意义上说,“智慧教育”是在引导学生认知活动过程中,通过师生间的知识授受来增进学生智慧的教育形态。“智慧教育”以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来启迪学生智慧的教育形态。建立起问题意识,在质疑中生成智慧,光死死地学知识是不够的。
从智慧与幸福的关系来看,追求幸福必须建立在科学智慧的基础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智慧教育”又是一种引导学生在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把握人生的前提下构建智慧化的生活来实现人生理想,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形态。
“智慧教育”必须走出传统教育体系框架,摆脱功利性教改取向的诱引,丢弃习惯性教学方式,借助日新月异的现代信息技术力量,构建起具有校本特色,体现教育智慧的“智慧教育”图式。
二、智慧教育的探索实践
智慧教育可以从多方面展开更加深入广泛的研究:学校管理智慧化,师资培养智慧化,课堂教学智慧化,学生发展智慧化。而构建“智慧型课堂”,是最直接、最有效的目标和途径。
《孙子兵法》的《形篇》和《势篇》中强调,在战争中,将领特别需要“谋形任势”,由此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同样存在的“形”与“势”,要改造我们的课堂教学,教师也应该特别具备“谋形任势”的能力,这也正是提高教师认知和转化能力,建构智慧型课堂的最佳切入点。课堂教学中的“谋形任势”要求教师正确而全面地认知影响教学的各个要素,比如说自身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智慧指数,也包括教学的内容、场域、工具等,然后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要素的改造和设计,在教学中不断调整,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谋形”是指正确而全面地认知影响教学的各个要素,并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要素的改造和设计;“任势”,包括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合理确定教学目标,设计和改善教学策略,营造和发挥教学场域的积极功能,利用和开发教学工具等等。我们提出的“智慧型课堂”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智慧教学和学生智慧学习同构共生的课堂。
构建的“智慧型课堂”应该具有四个重要特征:一是有丰富而新颖的联想色彩;二是有灵活而及时的矫正行为;三是有充分而有效的训练活动;四是有组织而多样的合作形式。在建构智慧型课堂过程中,重点突出的是智慧型课堂的实践性特征。具体的建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教学目标制定的智慧化,教学情境创设的智慧化,教学工具使用的智慧化,教学方式选择的智慧化,教学评价调节的智慧化。着重研究教师行为的改变,即教师如何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重新认知转化为自身合理有效的教学行为。教育专家成尚荣先生认为:如果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的话,“智慧教育”是指日可待的,或者说,“智慧教育”已经走进了你的教育生涯。
积极探索如何引领学生开发自己的内在智慧,并将外在的智慧转化为内在的智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一种适合于学生自己发展需要的系统智慧,形成智慧体系,提高自己的智慧层次,获得非凡的、卓越的智慧。这是一条没人走过的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吴中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