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我国“新阶层”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6-09鲍海彤

大经贸 2019年4期
关键词:政治参与制度

【摘 要】 新社会阶层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和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出现的自由择业人员。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新社会阶层的队伍正在不断成长和扩大,其政治诉求也在不断增强。新阶层不仅从方方面面影响着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而且更是我国社会和谐的保障。因此,分析新社会阶层在政治参与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化解这些问题的相应措施,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意义重大。

【关键词】 新阶层 政治参与 制度

新社会阶层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和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后,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出现的自由择业者。当前,新阶层的人数规模、经济实力、科学文化素养和政治参与意识都在不断提高,这决定了他们进一步参与政治生活的条件已经成熟。所以,及时研究新阶层的政治参与问题,引导新阶层人士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意义重大。

一、“新阶层”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我国的“新阶层”这一新兴社会力量参与政治生活的进程还是较为稳定的。但是,由于相关制度的改进和生产力水平的发展等状况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和渐进的过程,所以无法乐观估计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参与状况。因此我们应注意到新阶层在参与政治生活时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一)参与动机多样化

我国新阶层的构成很是复杂混乱,这就导致了其政治参与的动机体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虽然新阶层群体中间有很大一部分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劳动者,但也不乏一些居心叵测之人。这一部分人长期游离于主流政治体系之外,导致了他们的思想观念较为混乱,但同时也渴望参与到政治生活当中,但是由于对现实充满了不满情绪,这就导致他们反感和排斥我国现有的政治参与体系,转而盲目地崇拜所谓的西式民主,并情不自禁的模仿西方式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缺乏管理和组织

总体上看,新社会阶层在社会当中缺少一个代表自身利益的强有力组织,有也只是工商联、工会这种较为松散的组织,同时他们也不具备如公有单位那样的行政隶属关系。因此,对于从政治上管理新阶层具有很大的不足。

总之,由于缺少代表自身利益的组织,导致了新阶层这个犹如散沙的社会群体在面对社会体制时只能是以单个的个体出现,这种弱势地位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三)参与渠道不通畅

日本學者蒲岛郁夫认为:“如果制度准备不足,扩大政治参与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1]。参考当前我国社会的发展,在公民的合理有序的政治参与的层面上,目前的政治参与机制还有待建设和完善。比如,新阶层的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意愿越来越强烈,但同时他们也存在着组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流动性强的特征,这就给开展党建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

三、完善“新阶层”政治参与的相关对策

为能使新阶层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关键作用,我们必须根据新阶层政治参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出一套解决方案,引导新阶层正确地参与到政治中来。在目前的情况下,应该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

首先,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致力于普及思想文化教育,逐步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平;其次,还应该开展形式多样的的思想政治工作。比如,广泛宣传和严格贯彻党和国家制定的方针政策,使新阶层坚定拥护党和国家的领导。

任何国家的国民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价值取向都间接地决定了该国的政治参与水平,公民的思想程度越高,就越能意识到政治参与的重要性,从而推动国家的政治体制的完善与进步。

(二)健全参与制度和机制

首先,在法律层面上,我们要加快建设和完善有关新阶层政治参与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为新阶层的政治参与提供相应的保障;

其次,还应建立起有效的执法监督体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新阶层政治参与机制无疑是重要的,这能够使政治参与有制度上的依靠,从而保证政治参与的有序性和合法性。但是另一方面,健全政务监督机制,规范政府行为也必须充分重视起来。

(三)畅通、拓宽参与渠道

随着新阶层的不断成长和扩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原有的一些规定和程序已不能完全照顾到新阶层。为解决这一问题,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议应该进一步扩大成员构成中新阶层成员的比例,使越来越多的新阶层人士影响到国家事务。

当立法机构、执法部门在研究、制订和修改有关新阶层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时,应建立起由新阶层的代表人士所能参加的座谈会、听证会、咨询会等制度,从而使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能够切实落实到新阶层的政治参与活动中。

同时,我们还应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等组织的作用,可以让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新阶层的利益的协调和维护,并通过参政议政的方式将新阶层合理的利益诉求逐步法制化。这些措施都有利于保障新阶层的利益。

总之,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是我国政治建设的一项关键课题。正在不断成长的新阶层已逐渐成为了决定我国发展关键力量,将他们纳入到我国当前的政治体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我们必须将新阶层政治参与的研究重视起来,除此之外,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还是要积极引导新阶层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当中,让他们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添砖加瓦,这样才能够为解决政治参与问题打好坚实的基础。

【注释】

(日)蒲岛郁夫. 政治参与[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55.

【参考文献】

[1] 卢勇,丁俊萍.社会新阶层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科学社会主义,2010,(3):68-71.

[2] 唐若兰.我国新社会阶层的特征及社会功能探析[J].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8,(3):83-88.

[3] 焦连志.“行政吸纳政治”模式与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J].理论与改革,2015,(3):34-37.

作者简介:鲍海彤(1994—),男,汉族,甘肃庆阳人,法学学士,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研究方向:网络政治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政治参与制度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网络对大学生政治参与影响的实证研究
改善农村妇女政治参与对策研究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论让与担保制度在我国的立法选择
制度严格 温柔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