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ZC公司成本控制引入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019-06-09肖娟

大经贸 2019年4期
关键词:成本动因作业成本法成本控制

【摘 要】 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ZC公司作为一家有历史的国有企业,成本控制的方法落后,根据ZC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与问题,对ZC公司引入作业成本法进行了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得出将其应用于ZC公司成本控制中具有十分的必要性和较高可行性。引入作业成本法,将有助于企业提高成本核算精准度、提升管理决策水平、扩大竞争力。

【关键词】 ZC公司 成本控制 作业成本法 间接制造费用 成本动因

现代商业环境正发生着巨大变化,之前电机企业获得竞争力取决于技术和制造水平,现在应着重于成本控制。机电企业大多使用传统的成本控制模式,存在很多缺陷,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这使人们重新思考如何建立良好的成本控制模式以保持成本优势,成本控制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

一、ZC公司简介

ZC公司是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的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4.537亿元,总资产逾14亿元。公司拥有雄厚的研发实力、先进的制造能力和一流的检测试验手段,在行业享有盛誉。公司是集牵引变压器、牵引电机、工业变压器、工业电机、于一体的专业化科研、生产基地,同时也是成套试验设备,检测设备,功率测量设备的专业研发、生产、销售基地。

公司在变压器、牵引电机等方面一直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依靠科技、质量、服务,公司成功打入风电、冶金、电动汽车等新领域。2008年,该公司成功实现销售收入12.88亿元,实现净利润4300万元。2009年,销售收入16.25亿元,净利润6000万元。2018年销售收入突破60亿元。

二、ZC公司成本控制的现状与问题

(一)ZC公司成本控制的现状

ZC公司的原始资料保管得当,设有档案室将原始资料进行统一保管,企业在拥有纸质会计凭证的基础上还有着一套完整的电子账簿。企业材料采购多头对外,对大宗材料采取材料消耗定额,达到降低消耗控制成本的目的。

成本控制责任主体。公司的成本控制责任主体是期间费用和车间制造成本,这两大主体,根据公司的目标利润倒挤出相关指标来进行成本控制。成本控制重心在车间,车间是成本中心,车间配备成本会计用来核算产品的制造成本,车间下面设置工部。

成本费用分配方法。公司采用品种法进行成本费用分配,产品按类别分为电机车间、变压器车间、风电车间、特种电机车间四类。销货成本是在产品销售后,采用盘存的方法倒挤出来,制造费用的分配按实际工时来分配,期间费用按销售收入的比重进行分配。

(二)ZC公司成本控制的问题

ZC公司作为大型国企子公司,近年来公司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业务持续快速扩张,公司由铁路系统内产品主导转向市场产品主导,公司的成本控制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公司成本控制的问题如下:

1、成本控制粗放。公司的费用按品种法进行分配,间接费用的分配过于粗放。车间是成本中心,成本指标仅到车间,成本控制无法涉及到各工序和作业班组,成本控制存在盲点。公司的成本管理组织松散,存在权责不明、职责不清的问题,不利于成本控制的绩效评价,成本控制不顺利。随着市场的变化,一些原材料的價格涨幅较大,公司材料采购多头对外,不具备谈价优势,造成企业高成本、低效益的现象。

2、成本信息扭曲不适应管理决策。在现代化制造环境下,直接人工成本在成本构成中的比例大幅下降,制造费和管理费所占比例逐渐上升。公司以实际工时作为成本分配的基础来分配制造费用,以产品销售额的比重分配期间费用,这种分配方法使产品成本信息内容不全,失去相关关系,成本核算精确度不高。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导致产品成本信息扭曲,使企业不能正确地选择产品经营方向,不适应管理决策。

3、销售价格决策不适应市场需求。成本构成中制造费用、管理和销售费用占比不断增加,但不能在成本项目中进行有效分配,导致成本信息质量对价格的决策支持力度不足,不利于市场营销。销货成本是公司在销售产品后,按照盘存的方法倒扎出来的,倒轧法获得的销售成本时效性差。公司以倒轧出来的销货成本为基础计算销售盈亏,完工产品从入库至销售需要一定周期,难以满足产品定价,不适应市场需求。

三、成本控制引入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分析

(一)从成本核算角度分析

传统成本核算法以产量为计算依据,而作业成本法是根据“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以成本动因为依据对成本进行分配。作业成本法先将生产流程划分为作业,再将生产过程中耗费的资源归集到作业中,进而分配到产品成本中。作业成本法的成本分配对象是作业,以成本动因为依据进行成本费用分配,可以提高产品成本的相关性和真实性,这种分配方式更为科学,能提供更为准确的成本信息。

应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成本控制可以为公司提供更加准确的财务信息,使公司管理人员能够更清新的看出哪些流程和工序是增值作业,哪些是非增值作业无法为企业带来利润的,这就为ZC公司的成本控制优化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传统成本法相比之下,作业成本法在成本核算上的优势使其应用在制造企业有其必要性。

(二)从管理决策角度分析

公司目前正处在由系统内产品主导转向市场产品主导的转型的阶段,传统的成本控制的缺陷对于企业管理决策非常不利。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ZC公司目前的问题,作业成本法所提供的精准的成本数据能更有力的支撑ZC公司管理层的成本决策。

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控制是以作业为核心来归集各类成本的。它将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从各个职能部门具体到了作业单元层面,进而实施作业单元成本的全面管理,使企业的内部管理更有针对性,对现有的成本控制体系起到补充作用。所以,以作业成本法为核心优化现有的成本控制体系是ZC公司改变成本控制现状的一个有效的方法。ZC公司通过完善和优化成本控制体系,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下占据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

(三)从提高企业竞争力角度分析

随着公司的不断成长,销售规模不断扩大, 公司产品种类也越来越多。ZC公司的产品品种超过160项,成本控制的对象非常复杂。原有的成本控制模式已不能适应企业的变化。公司的生产作业流程具有产品品种多样化、产品流程柔性化、生产作业标准化等特点,这些特点适合运用作业成本法,所以引进作业成本法是首选方案。

四、成本控制引入作业成本法的可行性分析

(一)外部环境

1、作业成本法的理论成熟。作业成本法的概念是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作业成本理论体系的建立完善在80年代,到90年代是作业成本法的实践应用,至今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概念体系、内容框架、动因体系、作业成本开发步骤和程序和作业成本财务会计体系。随着作业成本法的提出到应用,作业成本管理也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国内学者对于相关理论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且积极探索了符合我国国情发展的理论指导。

2、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广泛。随着作业成本法理论的成熟与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运用作业成本法的适应性和优越性,开始逐渐采用作业成本法代替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随着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应用性也得到了极大提高。同时,作业成本法的理论也在实践应用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因此,作业成本法在ZC公司的应用拥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具体操作方法,引入作业成本法具有可行性。

(二)内部条件

1、财务管理人员素质高。ZC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高,特别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ZC公司的员工2800余人,拥有工程技术人员200余人,其中教授级高工6人,中高级以上职称100余人。财务管理人员共28人,其中,注册会计师1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6人。公司目前处在转型阶段,因此企业加强了人才管理,并且企业加强了对财务人员业务方面的培训,企业的财务人员的素质水平不断的提高,这些为公司成功引入作业成本法提供了很好的人才支持。

2、信息化技术条件完善。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如果只是依靠人工来实施作业成本法,是很难完成的,即使勉强完成效果也不能够得到有效保障。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财会软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程度也在日益提高。利用信息化的数据分析软件,能够实现对企业成本信息的有效统计和整理,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依据。可以说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企业的成本控制效率将能够得到极大提高。ZC公司会计系统稳定,能够适应作业变化,应用ERP和OA等计算机系统,为作业成本法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五、结论

综合上述,ZC公司目前的成本控制较为落后,存在成本控制粗放,成本信息扭曲無法满足管理决策需要,也无法满足市场的要求的问题,迫切需要改革,引入作业成本法可以改进企业的成本控制体系。通过从成本核算角度、管理决策角度和市场竞争角度分析,公司引入作业成本法是必要的。同时,通过对公司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分析,公司引入作业成本法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 卢其波.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制造企业应用的必要性分析[J].财经纵横,2014(04):247-248.

[2] 肖大梅.传统成本核算法与作业成本法应用的对比分析[J].商业会计,2016(08):83-85.

[3] 陆远.作业成本法在L轮胎制造公司的应用研究[D].沈阳:沈阳工业大学,2017.

[4] 吕蕾.基于作业成本法下HT公司成本控制研究[D].西安:西安石油大学,2018.

作者简介:肖娟(1990.9—),瑶族,女,湖南邵阳人,在读研究生,湖南工业大学,研究方向:企业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成本动因作业成本法成本控制
新经济时代下管理会计的应用案例探索与启示
作业成本法在酒店业成本核算中的应用研究
作业成本法在WLQ矿山的运用研究